【导语】市场波动如何应对?哪些板块机构看好?眼下基民能否加仓?――
【嘉宾简历】柯海东,拥有11年证券行业从业经历,2010~2013年在中国中投证券研究所从事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工作;2013~2014年在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连续两年获得新财富食品饮料行业第一名。2015年后由卖方转向买方,2015~2018年在前海开源基金做研究部副总监兼基金经理;2018年年底加入中融基金,目前担任权益投资总监兼基金经理,管理包括中融竞争优势基金、中融策略优选基金等在内的6只主动权益产品。
记者: 欢迎中融基金的柯海东做客
柯海东:整体来看,今年市场确实震荡非常剧烈,对我们也构成了很大的挑战。面对今年3月份的市场调整和回撤,我们主要做了这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回撤之前,当时我们持有的所谓“核心资产”并不多,事实上1月末的时候,当时的市场是在集中交易所谓的“漂亮50”,我觉得这样的市场微观结构是需要逐步调整的。
因为去年是很典型的核心资产行情,今年初也仍然持续,所以就有一个自循环强化的过程和市场微观结构恶化的问题。我们出于风险收益比的角度做投资,并不从众持有这种所谓的核心资产。
第二,当时我们也谨慎分析了市场调整背后的驱动因素,以及后续将如何演绎。当时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是市场担忧十年期美债的走高,疫苗接种率加速提升之后,经济预期会恢复到常态,货币泛滥的局面将得到修复,导致整个流动性收紧。当利率走高,资产价格可能承压。但是审慎看待的话,实际上疫情的缓解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快。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如果说疫情可控、经济恢复,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盈利可能也在改善。如果盈利增速能够跑在流动性收缩之前,整个市场也是有机会的。
经过去年到今年1月份的调整,很多中小市值个股的估值已经具备吸引力,叠加盈利改善的环境,我判断市场有一个结构再均衡的过程,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适应市场的节奏去调整、优化配置,使得整个投资组合更具有风险收益比。
第三,我认为投资最后还是要基于大的产业趋势,去挣企业成长的钱。在一季报披露后,我们观察到一些很明显的产业大方向,判断今年最大产业机会还是所谓“双碳”(注:碳中和和碳达峰)的目标。基于这个背景,有很多细分行业投资机会。
记者:近年有不少公募产品押注于单一行业博取阿尔法,您还是会坚持比较灵活的调仓风格?
柯海东:我更倾向于不让自己的风险敞口在单一行业上。
从投资角度,我个人对于宽基是一个均衡型的配置,对于我擅长的,像泛消费一些行业,我会在我能力范围之内从中寻找一些成长股,进行自下而上的配置。另外作为一个宽基来讲,要适应市场风格的变化,我会进行充分的、宽泛的、自上而下的比较,希望能在一些行业空间大、景气度向好的方向做合理的配置,希望能够跟上市场Beta的节奏。
综合来看,整个组合体现出的特征肯定是有进攻性的,但在配置层面又注重适度均衡,避免风险敞口过多暴露在单一方向,可以适度控制回撤。
记者:您对四季度的市场有怎样的观点?美联储缩表、国内地产灰犀牛事件令行业担忧,是否会对权益市场造成影响?
柯海东:首先我个人认为美联储缩表应该是一个大的趋势,只不过是节奏演绎的问题。客观来讲,我们很难去做一个明确的预测,但是需要有一个应对的方案。对于涉及宏观层面的东西,比如像美联储的决策,预测往往是很难的,这就需要有一个谨慎的态度及思考预案。
对于地产而言,自去年8月份三道红线层层加码之后,今年下半年发生了行业部分龙头公司面临违约等事件。这对经济,尤其是地产行业产业链上的一些上市公司的盈利构成了负面影响。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积极因素,房地产的信仰被打破,使得居民对风险的认识重新调整,对资产的配置观念也在调整,在这个背景之下,我觉得居民新增财富加配权益市场是大势所趋,抖客网,对财富管理这个行业我长期看好。
我个人认为监管层比我们更提前的看到了这些风险因素,像7月初央行有一个全面降准的动作,当时还说这是一个常规性的货币政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现在来看,我认为这是央行的提前应对政策,为了对冲房地产下行的经济压力,流动性并没有收紧。目前来看,我觉得除了宽货币以外,可能后面也要宽信用。四季度国内的流动性还是相对充裕的,就所谓的系统性风险来说,我觉得不需要太过担忧。
记者:二季度以来市场呈现热点扩散的形态,和此前蓝筹股单边上涨的行情形成反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您会采取怎样的策略选择板块和个股?
柯海东:首先在我们的选股框架里并不会特别关注所谓的市值大小,而是重点关注这几方面因素:
第一,这个行业目前的景气趋势如何,处于什么阶段,这个很重要。比如近期新能源产业相关股票有所调整,尤其是中上游的股票。但拉长来看,这个产业是已经被公认的有强趋势的行业,短期的产业链内部矛盾的调整,我觉得并不会构成对这个行业长期发展的制约,反之这可能是一个“上车”的好机会,所以我认为先看行业的发展趋势很关键;
第二,行业的竞争格局,或是供给结构。只有供给结构稳定,或趋于稳定的情况下,里面的参与者才能分享行业增长的红利。如果这个行业虽然有红利,景气度也还不错,但竞争格局恶化,就有可能大家都挣不到钱。
第三,商业模式是否清晰。优先选择具备清晰商业模式、在上下游产业链地位比较牢固,或者是紧缺、有定价权的公司,来进行考虑是否投资;
第四,具体到公司内部,公司治理情况,团队怎么样,是不是有一个胸怀大志、目光长远的管理层;
最后第五点,才是去论证业绩跟估值的情况。因为要先观察盈利的趋势,然后再去评估目前的估值性价比,最后才决定是否参与投资。
记者:从中期来看,您看好哪些板块的投资机会?
柯海东:目前来看,我主要看好的几个方向:
第一个就是消费升级,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可能会诞生很多长期优质股。今年包括白酒、调味品在内的传统消费龙头表现不好,但我觉得消费升级的逻辑和趋势是没什么变化的。目前就消费升级这个细分方向来说,我觉得次高端白酒、餐饮或者烘焙产业链的上游供应商,还是有投资机会;
第二个是医药,生物医药是公认的,长期向好的行业,过去几年涨幅也很大。今年前三季度这个行业有一定调整,一方面是集采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消化估值的压力,确实前几年涨很多。那站在这个时间点上,我觉得很多个股已经经过了压力测试,未来一年可能充满投资机遇。所以可以关注像医疗服务,疫苗,以及一些创新药这些细分方向;
原标题:【中融基金柯海东:均衡配置,把握长期产业趋势的投资机会】 内容摘要:【导语】市场波动如何应对?哪些板块机构看好?眼下基民能否加仓?―― 记者联合同花顺(300033)打造“牛柿老司基”栏目,让老司机们给市场把把脉。 【嘉宾简历】柯海东,拥有11年证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31444.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