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10年PE枭雄路到尽头 千亿九鼎落幕市值仅68亿

  一代PE枭雄吴刚谢幕。

  近期,轰动金融圈的大事,莫过于九鼎吴刚被证监会立案侦查。

  今年初,因为操纵股价,九鼎控股被罚没6亿元。吴刚及九鼎集团均遭罚。

  曾经,吴刚的进取行为堪称励志典范。求学上,他从中专生自学成为研究生、北大金融博士,被称为学霸。仕途上,他用5年时间成长为证监会最年轻处长。

  大约是在2007年,吴刚开始创业,与央行当时最年轻处长黄晓捷合伙成立九鼎控股。

  不到10年,吴刚用惊人的速度搭建了九鼎的金控集团,几乎拿到了全部金融牌照。而马明哲执掌的中国平安用了28年才聚齐全部金融牌照。借助PE工厂模式,吴刚建立了千亿九鼎帝国。

  然而,2017年,九鼎帝国出现危机,2018年,证监会对九鼎集团立案侦查,随之而来的是系列违法违规行为浮出水面。

  如今,千亿九鼎集团市值只剩下68亿元,而证监会对吴刚的立案侦查刚刚开始。

  被罚、被立案侦查,似乎意味着吴刚的10年PE枭雄之路走到尽头

  证监会处长与私募大鳄

  吴刚的经历曾经以一种传奇形式在业内流传。

  公开消息称,1977年,吴刚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中学时,因家中贫困放弃读高中转而读了中专,但在中专期间通过自学,他拿到了一张数学大专文凭、一张法律本科文凭和一张会计本科文凭,堪称“学霸”。毕业后,他在镇上的水泥厂当会计。白天,他做会计工作,夜间自学,吴刚因此考上了西南财大会计系研究生,期间一举拿下注册会计师、评估师、律师资格证书。

  研究生毕业后,吴刚闯荡上海滩。先是在闽发证券干投行,期间读了北大的在职金融博士。一年多后,大概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干投行,他又寻找新的出路。

  2002年,吴刚参加了那一年证监会的招聘考试。结果,他考了全国第一,顺利进入证监会。

  在证监会,他从科员起步,短短五年做到了副处长、处长,成为当时证监会最年轻的处长。一时间,风光无限。但是,吴刚似乎志不在仕途。

  2007年,A股市场出现久违的大牛市行情,身处监管之位、深谙资本运作的吴刚,意识到巨大的“掘金”机会。

  于是,吴刚辞去了令人艳羡的监管处长之位,下海创业。他拉上了央行当时最年轻的处长黄晓捷,相传两人借了250万元,在五道口租了间地下室,成立了九鼎控股,正式开启九鼎扩张大幕。

  有坊间传言称,创业初期,吴刚募资不顺,危难之际,一名绍兴的司机机缘巧合,投了750万元,吴刚的事业才真正启动,后来又追加到5000万元,成为上海昆吾九鼎的第一个合伙人。

  传言是否属实暂无从查证,可以肯定的是,吴刚的九鼎控股发展迅猛。其原因在于,吴刚打破了私募慵懒散等传统,瞄准那些即将上市的企业,以比其它股权基金更高的估值,迅速介入投资入股,抢占先机。同时,以“扫街”方式跑马圈地,将股权投资工厂化,在业内实属首创PE工厂化。九鼎控股的运营模式因此被成为PE工厂模式。

  2009年9月,深交所创业板开板,上市门槛降低,九鼎前期的投资获得丰厚收益。

  2010年,第一批创业板上市股票解禁,九鼎迎来收割期,获利丰厚。有统计显示,2005年至2010年间,九鼎投资(600053)的Pre-IPO项目有14家,其中佰利联回报倍数16.5倍,吉峰农机回报倍数15.2倍,金亚科技的回报倍数达25倍。

  九鼎因此一战成名,声名鹊起,九鼎发行的基金受追捧。当时,九鼎每3个月就发行一只新基金,每只基金规模5-10亿元。

  正是在2010年前后连续投中高回报IPO项目,九鼎在多个私募排行榜中被列入前三甲,吴刚因此被称之为PE大鳄。

  疯狂扩张千亿市值帝国

  Pre-IPO项目让九鼎获利丰厚,也助长了吴刚的野心。

  机会来了。在中国,早期私募基金不能直接发行产品,只能借道券商、信托、基金子公司等。2013年6月,PE的监管权从发改委划转给了证监会。此后,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拉开了“阳光私募”的时代大幕,阳光私募基金可以自己发行产品。

  此外,2014年,A股IPO堰塞湖问题逐步得到解决,IPO回归常态化。

  可以自行发行产品,IPO常态化,九鼎迎来了巅峰时刻。

  2014年4月,九鼎集团登陆新三板,成为私募第一股。借此机会,九鼎密集融资,从100亿到150亿元,再到300亿元。

  与此同时,九鼎通过收购A股上市公司中江地产借壳上市,并将其更名为九鼎投资。

  借壳上市之后,九鼎扩张加速,不再局限于私募。通过投资等,九鼎不断揽下金融牌照。具体表现为,出资设立第三方支付机构易付通,起设立九泰基金,抖客网,控股天源证券(即目前的九州证券),控股中捷保险经纪,吞并富通保险,进入保险领域。此外,九鼎投资还投资了互联网金融借贷宝等,参与筹划民营银行等。

  在金融市场扩张,除了银行牌照之外,九鼎投资基本上聚齐了全部金融牌照,九鼎集团的金融控股集团现出雏形。

  如果不是被证监会立案侦查,九鼎可能会拿下银行牌照,从而实现揽获金融全牌照。

  在二级市场上,九鼎集团股价一度高达970元/股,市值超过千亿,成为新三板市值最高的公司,吴刚也因此成为新三板首富。

  在A股市场,九鼎投资的市值一度也能达到337亿元。

  经营业绩方面,2016年,九鼎集团、九鼎投资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分别为20.47亿元、6.28亿元,达到了历史巅峰。

  吴刚被查九鼎折足

  时隔4年,吴刚为自己的疯狂与歪心思埋单。

  2018年,九鼎集团被证监会立案侦查。

  原来,九鼎集团在新三板挂牌后,接连筹划募资。其中,2014年第二次定向发行股票,公司向九鼎控股等4家单位,包含钱国荣、王尔平、张征、易彬、冯源(以下简称钱国荣等5人)在内的11名自然人定向发行股票5.74亿股,发行价格3.92元/股,募集资金22.5亿元。

  第二次发行完成后,九鼎集团股东人数合计173人,未超过200人,根据豁免核准的相关规定,第二次定向发行不需向证监会申请发行核准。实际上并非如此,实际认购股东335名被隐瞒。其操作手法是,九鼎控股出资并安排五个账户接受九鼎集团第二次定向发行股票,并在五个账户将股票转让给真正的定向增发对象161家单位、个人后收回定增出资款。

  2015年5月份左右,吴刚将6个证券账户所持有的九鼎集团股票悉数卖出,获利将近5亿元。

  经过两年侦查,结果,九鼎控股被没收5亿元、并被罚款1亿元。

  其实,即便不是这次操纵股价翻车,吴刚及九鼎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2017年底,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炉,收紧了2012年以来“资管大跃进”。“资管新规”及其系列配套细则提出了重要改革方向,即打破刚兑、禁止资金池、限制非标、限制期限错配、实行平等准入、统一杠杆要求、鼓励子公司化运作等。

  这一新规对私募影响不小。当时,一些开展固定收益非标投资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因募资时承诺保本保息而后却无法兑付,被投资人维权,最终公司倒闭。

  九鼎旗下的九州证券也受到较大影响。2016年,九州证券发行的产品遭遇预期,投资人向九鼎追讨,引发了一场风波。

  也是从此时开始,吴刚的危机悄然袭来。

原标题:【吴刚10年PE枭雄路到尽头 千亿九鼎落幕市值仅68亿
内容摘要:一代PE枭雄吴刚谢幕。 近期,轰动金融圈的大事,莫过于九鼎吴刚被证监会立案侦查。 今年初,因为操纵股价,九鼎控股被罚没6亿元。吴刚及九鼎集团均遭罚。 曾经,吴刚的进取行为堪称励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32415.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均衡高手郭锐:敬畏“地心引力”,但“该出手时就出手”
下一篇:钢铁板块连续六周震荡下行,首钢股份下跌7.24%「钢铁周评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