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私募股权投资已成为直达实体经济的重要融资渠道,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推动力量。私募股权投资并不单纯是一种投资方式或金融工具,而是介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特殊资本形态,也是连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关键纽带和有效补充。
2020年初,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立项“关于推动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专题研究”课题,在为时一年的研究中,抖客网,课题组充分研究了海内外发展经验,资产配置逻辑,以及“募投管退”的现状与问题等。作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一书以其平实凝练的语言,放眼全球生态,纵贯研究理论,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别开生面的知识图谱。
从宏观层面来看,私募股权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和深度,就足以推动新经济成长及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截至2020年年末,私募股权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约11.56万亿元,超过了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8.25万亿元)。同年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规模约为9173万亿元,已经超过同期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8923亿元)。私募股权基金在向企业提供权益资本融资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向我们传递出私募股权投资的成功离不开政策支持,比如优惠政策、市场环境和监管体系等。在优惠政策中,为了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需要设立机构对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在市场环境方面,发达的金融市场为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尤其是美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私募股权交易提供了极大便利。在监管体系方面,不同体制促成了多样的各有侧重的监管模式,但法律制度对行业的规范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私募股权投资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蓬勃生长,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土壤中开枝散叶。随着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专业化、机构化程度不断提高,内部治理与投资流程逐渐规范化,行业逐渐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与海外市场最具差异的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半壁江山被成长基金所占据,行业整体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特征。从资本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在高增长阶段主要是粗放型发展,并购标的稀缺,早期投资风险巨大,所以成长期投资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现实策略。此外,家族式企业发展路径也制约了并购交易的拓展,而在金融工具领域,由于我国直接融资渠道有限,高增长企业的资金支持和成长期企业的上市前景互补,成长期投资自然而然成为市场供需匹配的产物。
从微观视角来看,归因分析表明,战略资产配置和战术资产配置贡献了90%以上的收益,私募股权等另类资产作为重要的新兴投资工具,成为了养老基金和主权基金改善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特征的重要方法。总体来看,国内机构投资者开展私募股权投资的主要策略包括投资老牌白马基金、投资新募黑马基金、投资二手基金、直接进行项目投资或跟投等,不同策略各具优劣势,与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习惯相关性较大。
作为解决资产配置不足的途径之一,参考组合模式是私募股权基金等争相借鉴的新兴前沿配置模式,其优势在于提供了透明的投资基准。但在实际应用中,该模式要求在不同私募股权基金与股票、债券之间建立准确的映射关系,如存在较大偏离反而不利于提升资产配置的效果。但随着国内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继续发展成熟,该难题有望得到解决。
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困境一直是LP和GP热议的课题。实现理想的退出与回报是私募股权投资的最终目的。IPO退出收益回报最高,但在实践中可以发现,退出收益率高的基金并不将IPO作为退出的唯一途径,而是善于综合运用各种退出手段,制定合适的退出策略,尽可能快速地以最高收益率收回投资额并获得回报。近年来,基金延期现象较为普遍,S基金正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退出机制,即通过私募股权二级市场转让缩短回报周期,提高IRR水平,降低盲池风险,实现差异化投资,从而提高收益和分散风险。
本书富有逻辑的语言和全面深刻的理论能够让读者提高对私募股权投资的认知,得到详实的方法论和较为明确的指引。在实践过程中,只有与中国资本市场同成长、共进退,不断摸索前进,才能够总结出匹配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私募投资模式,同时私募投资模式也能够有机的嵌入资本市场,优化市场结构,助力供给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良性发展。
原标题:【推动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 内容摘要: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私募股权投资已成为直达实体经济的重要融资渠道,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推动力量。私募股权投资并不单纯是一种投资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3644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