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涨幅已超50% 风电公司还有哪些后劲与潜力

  本报记者 邢萌 见习记者 郭冀川

  今年以来,新能源产业政策密集发布,极大助燃了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风电板块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也迎来一波上涨。截至11月18日,同花顺(300033)风电指数年内涨幅达51.17%。

  10月份,风电发电量与核电等新能源相比,增速位居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发电量接近6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速3.0%。其中,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3.5%,两年平均增长19.1%,增速高于核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等。

  行业扶持政策陆续推出

  板块整体市场表现突出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中信行业分类风电板块13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3336亿元,市值最高的金风科技(002202)也尚未突破千亿元。由于多数上市公司是民营风电设备供应商,或是能源集团分拆风电资产上市,这些公司规模体量相对较小,是整个风电行业的浓缩代表。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彭昕对《》记者表示,风电行业具有较高的政策壁垒与资金壁垒,风电场开发建设项目需要经过政府部门严格的审批程序,同时风场建设投资规模较大,单个风电开发项目成本过亿元,且回款周期较为漫长,对民营企业现金流产生较大压力。风电成本的降低会对民营企业产生一定吸引力,但该类企业也更倾向与电力或央企签订合作协议,或通过深度股权合作绑定以进入风电行业,降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

  不同于光伏技术迭代更新快以及成本降幅快于补贴降幅,风电行业颠覆性新技术较少,并且风电机组大型化推动海上风电降本以及分散式风电刚刚启动,短期难以见效。多种因素下,风电板块对于资本的吸引力较弱。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对《》记者表示,今年政策层面出台一系列行业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推动风电高质量发展,如推动分散式风电发展的“千乡万村驭丰计划”等。风电行业在中长期具有确定性的市场增量空间,具有长期投资潜力

  张翠霞说:“风电的二级市场投资热情近期已被调动起来,但短期炒作是受风电产业政策的利好刺激,一些仅有小部分业务涉足风电行业的公司,被市场炒作股价接连上涨,投资者需要警惕热度消退后的估值修复行情。”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1月18日,纳入同花顺风电指数的146只成分股中,今年来已有23只个股涨幅超过100%。其中,大金重工(002487)领涨,年初至今涨幅超400%;5只个股年内涨幅区间在200%-400%;其余17只个股涨幅在100%-200%之间。涨幅靠前的23只个股多居产业链上游,风电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商比重最大。

  风电行业的产业链可分为上游零部件制造商,中游整机制造以及配套商,下游的风场建设与运营商,其中,整机业务是风电产业最核心的一环。头豹研究院分析师鲍金玲对《》记者表示,风机在风电项目成本中占比高,陆上项目可达60%左右,叶片是风电机组的关键部件,也是成本占比最高的零部件。因此,风机领域的上市公司如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风电和叶片制造商中天科技(600522)、时代新材(600458)等都成为市场关注的风电行业细分龙头。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风电的并网友好性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金风科技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马金儒向《》记者表示,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2S、3S/4S、5S和6S/8S永磁直驱系列化机组以及全新一代中速永磁系列化机组产品,在提供并网友好型机组产品的同时,也积极提升控制策略,搭建从风电并网概念设计到风电场并网验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有效推动了风电对电网支撑能力的逐步提升。

  抢装潮推高行业规模

  补贴退坡产业链承压

  “十四五”时期,以“双碳”目标为背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核心主体之一,也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对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风能北京宣言》提出,“十四五”期间,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2020年风电新增装机量飙升,达到7167万千瓦,同比大增178%,这一数字已超过此前三年装机量之和,也创下历年新增装机的纪录。2021年装机量再度扩张。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2.97亿千瓦。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643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1261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382万千瓦。风电发电量49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5%。同时,风电平均利用率96.9%,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风场工程服务企业大生科技总经理王金生对《》记者表示,“国内风电行业的发展已近15年,产业链比较完整,除了部分核心部件(轴承、碳纤维叶片等)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其他领域已开始引领全球风机制造创新,形成的格局和梯队已经比较清楚。下游风场建设和运营领域,虽然同样受益于政策引导下的行业规模扩张,但面临一个艰难的生存问题――补贴退坡。”

  “今年是风电产业比较特殊的一年,陆上风电补贴全面退出,海上风电的中央补贴也是最后一年。所以去年的风电抢装潮下,行业规模增速明显,一些风电上市公司也因此业绩表现突出。可今年上半年,许多风机制造和风电站建设公司的收入同比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去年高装机量透支了今年上半年的部分市场需求。”王金生说。

  记者发现,今年前三季度,21只风电成分股净利润同比翻倍,但营业收入增速却并不匹配。21只个股中,前三季度营收同比涨幅最高者逾90%,最低者仅不足2%。下游补贴退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上游,部分生产风电主轴、叶片的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订单不同程度出现同比下降。

  “抢装潮的后遗症还只是表象,风电行业看似受益于行业规模扩张,但下游的风场建设和运营方压力并未减小。”王金生表示,虽然在技术推动和行业规模化背景下,风电建设的整体成本逐年下降,但补贴也是逐年退坡。对于运营风电项目的企业来说,非但利润没有增加,由于新建风电项目在某些地区需配套储能设备,反而又提高了投入成本。

  “行业都在谈规模化,风电装机量也在不断提升,但从风场运营角度看,每台风机都是独立的个体,它的运维无法通过集约化降低成本,没有补贴后的风电平价上网,必然给风电场的运维工作带来压力。”河北省康保县风电场运营负责人李瀚(化名)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平价上网也在倒逼风电产业链加快降本,如风电基地的土地开发、电网架设、配套设施等集约化利用,可以大幅降低建设成本,成本的下降也可以推动风电基地的开发建设。风电规模化发展还在推动风机的大型化发展,进而摊薄风机发电成本。

原标题:【指数涨幅已超50% 风电公司还有哪些后劲与潜力
内容摘要:本报记者 邢萌 见习记者 郭冀川 今年以来,新能源产业政策密集发布,极大助燃了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风电板块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也迎来一波上涨。截至1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48650.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新能源板块获机构持续加仓
下一篇:储能赛道受关注 机构密集调研125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