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娅消失了,但直播电商依然困在佣金围城里

  移动互联网走过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十年,迅猛的发展中也留下了丛生的杂草。

  资本的参与,让规模化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原则,许多互联网平台还来不及好好打磨自己的基本商业营收模式,就需要面对多元化营收的高阶难题。

  而这一切都在加剧平台与商家之间的矛盾。

  直播电商作为近两年迅速捧起来的风口,发展进程比传统电商短了整整一个量级。

  这个行业对于缩短营销链路、放大规模效应,的确功不可没。但相比头部主播所带来的反噬、行业不规范所引发的链路坍缩、GMV下隐藏的猫腻、主播言行不一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又很难让人从情感上将功抵过。

  薇娅漏税事件在敲响了行业警钟,人们也从天价罚款中窥视到了这个行业真实的吸金能力。

  一片“繁华”背后,大量的资源和流量涌向了头部主播的直播间,养肥了金字塔尖。而腰部及以下的主播和中小商户得到的流量,则是断崖式的下跌。

  这是一场流量高度集中化以后,平台、用户、商家三方博弈的真实演练。

  而这场风波的警示意义,也为一向流量至上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提供更多的反思:如果一个行业中只有少数人受益,那么这赚到的钱,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平衡各方利益?

  佣金围城之困

  似乎无论“人”“货”“场”怎么组合,在电商领域,“流量+佣金”都是最终的解题思路。

  传统电商自不必多言,流量焦虑的驱使下,几家巨头常年霸榜广告投放的TOP榜。

  社交电商用补贴做诱饵,高举着“诱导”的旗帜,瞄准价格敏感群体。为的也是流量。

  广告成本高企,补贴难以永续。于是,电商平台开始扶持带货主播,他们需要一个顶流的“神话”。

  但随着影响力到达一个临界点,又在反噬着供应链上的中小商家和中尾部主播。

  流量高度集中化,迫使许多商家会尽可能地去投靠头部主播。但与头部主播合作也并非一劳永逸。

  天价坑位费和产品销售佣金,以及时不时推出“全网最低价”的门槛,足以劝退多数品牌。

  而最终销售业绩目标还存在“保量(保证销售额)”和“不保量”两种量子态。

  直播带货的模式主要分三类:

  一、“抽佣+坑位费”模式;二、“坑位保量”模式;三、“纯佣”模式。

  一般来说,行业惯常的费率约销售额的20%,有些甚至可以拿到50%,更有甚者,能抽你70%。坑位费还得另算。

  至于坑位费嘛,明星直播坑位费一般在10万-20万,有些甚至高则达百万。商家还得先付坑位费,才有资格进直播间。像是李佳琦他们的直播间大概在20W左右,紧接着再拿20%的抽成。

  不过这种收费标准也并非铁板钉钉,比如薇娅曾经就在节目里自曝,有商户为了占她的坑位,提出过一个“让人难以拒绝”的条件:原价100元的美妆,可以抽65元的佣金。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业界盛传的20%。

  在低价+抽佣+坑位费的模式下,大部分利润都被头部主播攫取。一些极端情况下,假如商家的毛利率过低,在头部主播的直播间里,量走得越多亏得越多。

  直播电商其实并非高佣金困境中的孤例,烧钱烧出来的商业模式跟不上多元化的速度,是大部分互联网平台都遇到过的问题。

  有些带有暴利性质,比如在游戏分发领域,安卓应用市场抽成高达50%左右,甚至还有更高的。丁磊就曾经炮轰,中国安卓的分成比有名的“苹果税”还贵20%左右。

  互联网房产领域也发生过佣金过高的争议。像贝壳找房旗下德佑地产,每成交一套房源要拿走约7-10%(各城市不等)的分成费用。

  有些领域则比较吊诡,平台、商户、三方服务人员均表示没挣到钱,那钱都去哪里了?

  比较典型的就是出行和外卖。

  以出行行业为例,一般佣金在15-25%,滴滴官方称平均费率约19%。但由于司机看不到乘客支付的费用,乘客也不知道司机实际收款金额,中间的价格只有平台知道。所以也存在外界控诉过的高达35%的时候。

  吴晓波在2020年跨年演讲中提到过一个现象:

  “2015年,淘宝获得一个新增用户要花166元,京东142元,今天淘宝要花536元,京东是757元。2016年面向下沉市场,拼多多获得一个用户要花10元,到2018年第四季度,连拼多多获得一个用户都需要花143元。”

  中国互联网从不缺乏新故事与新概念,但无论怎样演变,抖客网,流量成本最终一定会分摊到商家和用户身上,这是颠扑不破的逻辑。

  从草莽走向透明

  以流量催生的商业模式,让商家困于流量的围城。为了对抗高额佣金,一些行业里乱象频出。

  直播电商为了给付出了高额代价的商家营造动辄上千万的成交量、10秒瞬间秒空清货的景象,“人工注水”都是行业心照不宣的事。甚至连有些品牌方还会被大主播暗示要刷单、保量。

  而在出行和外卖领域,因为平均客单价本来就低,商家对高额抽佣行为抗性更大。

  不少司机也都发出过抽佣过高抗议,为此,一些出行平台还推出过高峰期“零佣金”计划,但在黑猫投诉上可以看到,私下抽佣的情况仍然不少。

  在外卖平台上,一些商家此前也因为佣金问题而吐槽平台。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甚至用来路不明的料理包。

  商业模式从来不是一揽子买卖,平台对模式的每一次拆解、细化、迭代,都有可能改变生态,形成更加良性的发展。

  如果单从表面来看,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价值无非就是两大方面:一边以数字化手段聚合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培养消费习惯,另一边则提供更加精准的匹配服务。

  这看似是两个并行不悖的业务,但其实通过进一步拆分和调整重心,依然可以在业务上做出了优化调整。

  以美团外卖为例,今年进行了费率透明化的改革方案。当然,这场改革的推动力也离不开全国工商联的建议。不过这场敲打来的很及时。

原标题:【薇娅消失了,但直播电商依然困在佣金围城里
内容摘要:移动互联网走过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十年,迅猛的发展中也留下了丛生的杂草。 资本的参与,让规模化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原则,许多互联网平台还来不及好好打磨自己的基本商业营收模式,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6449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秋田满满因涉嫌虚假营销遭某平台下架 产品质量遭投诉
下一篇:2021年终盘点 | 一张图带你了解直销行业一年内人事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