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国企改革基金经理
看好两大方向
市场变动剧烈的2021年已经过去,崭新的2022年正式开篇。
站在当前这个时点上,我先讲讲对2022年投资的总体看法。基本面角度,我认为不应低估中央稳定经济的决心和政策力度,经济增长是有保障的;流动性方面,国内货币政策有望边际放松,加之目前仍处于居民财富配置从地产往权益资产转折的历史窗口期,股市流动性无忧。
总体而言,我对2022年的投资是有信心的,甚至认为机会比2021年更多。
那么,2022年是否会延续这几年巨大的结构分化性行情呢?我个人的看法是结构大概率会收敛,2022年风格会更加均衡。其实2021年是一个纠偏之年,是小市值相对大市值的纠偏,也是周期、成长等板块相对消费板块的纠偏。应该说经过一年的纠偏,前几年的风格割裂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收敛,2022年的风格会更加均衡。除了部分极度拥挤的高景气赛道外,2022年大部分行业都存在一定的机会。
因此,2022年选股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了。依靠押中某个赛道来获得巨大超额收益的做法,在新的一年很可能会行不通。只有通过中观和微观研究,选到优质个股,才能可持续地获得良好回报。
具体而言,我看好两大方向:第一个大的方向是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战略仍然是一个长期战略,是我国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包括传统高耗能行业、新能源行业、电力系统领域、节能降耗的新材料新技术等4个方面。第二个大的方向是中游制造业,专精特新类的制造业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具体抓手,也存在重大机会。
再简单分享下我对于投资的一些理解。我认为投资中最重要的是对于公司的定价能力,我也是采用现金流折现模型来分析公司价值,只是我会把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区分为中短期(2-3年)和中长期(未来几十年)两个维度。一个公司中短期业绩的较快增长,大部分情况下是由行业拉动的;中长期的业绩增长则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竞争优势。我希望能够构建一个攻守兼备的组合,因此需要兼顾公司中短期业绩(核心因素是行业景气度)和中长期业绩(核心因素是公司自身竞争优势),另外再叠加上估值来提高赔率。
2022年依旧充满挑战,但我仍有信心为大家带来长期超额回报。我深深珍惜持有人给我投出的信任票,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为持有人创造更好的业绩回报。
在此辞旧迎新之际,真诚地祝愿投资者新年快乐!希望大家都可以放平心态、放缓节奏,伴随中国经济成长,获得时间的馈赠。
钟帅
华夏行业景气基金经理
成长股继续当主角
警惕价值陷阱
对投资者而言,2022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机遇与风险并存,决定市场运行方向的主线将从生产力转移到生产关系。我们认为今年权益市场虽然出现大级别指数牛市的可能性不大,但仍然会存在较多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在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转型与权益市场流动性环境相对宽松的组合下,成长股仍然有较大可能性成为市场的主角。
具体而言,我们认为以下三大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业绩复苏的高端制造业。2021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频发、限电政策等因素影响,很多制造业公司业绩受到压制,一些质地优良且有长期成长逻辑的制造业公司今年很有可能会迎来业绩复苏。这批公司藏身于诸如消费电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军工等高景气行业的相关产业链之中,值得深入挖掘。
第二,困境反转的成长板块,如传媒和医药。这两个板块需求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小,自身有独立成长逻辑,在经历了估值收缩和盈利预期调整后目前已经具备了底部反转的条件。如果在2022年能够观察到基本面的边际改善,其中的优质公司有望实现较大涨幅。
第三,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重点是国企改革。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考核收官之年,做大做强公有制经济,以国有资本主导新兴产业发展符合我们的国家战略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在这个大背景下,相信在2022年会有一批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激励机制得到充分改善的优秀国企在资本市场脱颖而出,甚至有可能成为主导全年行情的中坚力量。
最后,也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2022年的投资风险,可能是来自对于传统西方经济学定义的“价值”的重构。我们正在面临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技术进步快速演进、逆全球化趋势刚刚开始、全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很多传统意义上我们所定义的价值很有可能转化为价值陷阱,这的确是2022年投资的最大挑战。
崔宸龙
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基金经理
新能源大产业波澜壮阔
行业天花板还很远
2022年继续看好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能源革命主线带来的长期投资机会,这一主线所产生的投资时间和空间维度可以媲美历史上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中国在这次能源革命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大量中国的龙头企业也是全球的龙头企业。因此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我们能够分享到行业最好的发展成果,助力国内优质企业加速发展。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大战略已经明确了未来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目标,相信在政策和产业的共同努力下,未来新能源整个大产业将会迎来波澜壮阔的发展。我们距离行业的天花板还有很远的距离,无论是从产业规模空间的角度还是从技术潜能的角度看,新能源行业未来的潜力无限。
2022年包括锂电池和光伏在内的主要细分领域基本面依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在这种快速增长的阶段,产业链的不同环节由于扩产周期长短不同,历史产能扩张进度差异等因素,容易出现个别环节的供给紧张,从而拖累整体销售量的增长。但是从长周期的维度看,这些产能限制往往是一个短期阶段的现象,长期看各个环节的产能会跟随着真实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增长,最终都能够满足终端需求。而在这种短期波动的情况下,紧缺环节会赚取超额利润,而其他环节利润受到挤压。但我相信除了个别环节的供给是由于高壁垒造成的,会形成长期较好的经营利润,长期看这种短期的盈利波动对于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影响较小。
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分析,目前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风电、光伏在全社会发电量中的占比均处于个位数的水平,未来的成长空间巨大,同时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经济性和产品性能均支撑这些产业在长周期中不断发展上行。
具体到细分领域和方向,能够始终带领行业技术前进的企业长期看会创造超额价值,同时要规避潜在有被淘汰风险的技术和产品。根据行业基本面的发展情况展望,未来锂电池的创新需要重点关注46800电池、硅碳负极、磷酸铁锰锂正极、CTP/CTC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光伏方面则需要关注异质结电池、颗粒硅量产化、大硅片等方面的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行业的发展中短期产生波动是正常现象。因此2022年也只是整个新能源战略投资机会中的一个年份。在这种可能持续几十年的投资机会中,更加需要着眼于中长期的投资机会,陪伴优质企业共同成长。
韩广哲
金鹰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总经理
A股结构性行情依旧
聚焦双碳时代能源革命
2021轻舟已过,2022业已到来。
原标题:【公募五虎将察先机:风格更均衡 紧盯新能源】 内容摘要:大成国企改革基金经理 2022年风格更加均衡 看好两大方向 市场变动剧烈的2021年已经过去,崭新的2022年正式开篇。 站在当前这个时点上,我先讲讲对2022年投资的总体看法。基本面角度,我认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6676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