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曝!公募基民投资大数据出炉:青睐公募权益类基金、关注创新产品,10大看点来了

  

大举报!公募基民投资大数据出炉:青睐公募权益类基金、关注创新产品,10大看点来了

记者 李树超

  近日,《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侦查报告(2020年度)》(以下简称《侦查报告》)发布,公募基民投资数据正式出炉

  本次《侦查报告》包括两部分:基于个人投资者问卷侦查回收的8.48万份个人投资者的主观意愿数据,完成了个人投资者的侦查结果分析;基于机构投资者问卷侦查回收的409份机构投资者的主观意愿数据,完成机构投资者的侦查结果分析。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公募基金场外和场内投资者保持整体上涨趋势。其中,场外投资者总量6.71亿,场内投资者总量2524.2万。公募基金稳定发挥普惠金融功能,服务大众理财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价值充分显现。

  下面就跟着基金君,来盘点这些有趣、一些超出我们预想的侦查数据的10大看点:

  看点1:对公募基金信赖不断增强

  青睐公募权益类基金

  《侦查报告》显示,接受侦查的个人投资者从投资金额占家庭年收入比重看,超八成投资者将这一比重控制在50%以下。

  具体到公募基金投资上,投资者资金来源主要为新增收入和存款,75%左右的投资者是这个选项。“从银行理财产品转入”以及“从股票转入”为次选择,分别有38%、36%的投资者选择。

大举报!公募基民投资大数据出炉:青睐公募权益类基金、关注创新产品,10大看点来了

  基金投资者最喜欢投资哪个类型的基金呢?

  数据显示,股票型基金被超过七成接受侦查的个人投资者(74%)选择为公募基金主要投资品种,54.8%选择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较为突出。其他债券型基金(不含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不含ETF)、货币市场基金的选择比例分别是 43.9%、40.6%、22.9%。而选择FOF基金、QDII 基金的比例均不足10%。

大举报!公募基民投资大数据出炉:青睐公募权益类基金、关注创新产品,10大看点来了

  看点2:长期投资者比例缓慢攀升

  持有期1-3年的最多

  那么,大家一般持有基金的数量有几只?数据显示,超四成投资者持有基金数量为5只以下。持有“5只以下”的占比42.3%,持有“50 只”占比 32.5%。另有14.4%、5.2%的投资者选择持有“10-15 只”、“15-20 只”,持有20只以上的投资者占比仅为5.6%。

  但数据还显示,随着年龄越大、收入越高、金融资产规模越大、投资年限越长,则持有基金只数越多的趋势较为明显。

  关键问题来了,投资者持有基金的平均时间有多长呢?

  数据显示,从总体来看,单只公募基金持有期为1到3年的个人投资者占比最多,为34.9%。平均持有时间为3年到5年和5年以上的个人投资者的比例分别为11.5%和9.6%。持有单只公募基金平均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投资者总计占比 56%。

  这一数据也说明,随着全市场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的引导下,投资者显然更有耐心了,持有更长时间的投资者比例在缓慢上升,比如持有5年以上的投资者比例从去年的7.7%上升至 9.6%,投资者更为倾向于长期投资。

  数据还显示,持有一只基金的时间长短,不受性别因素的影响,但受年龄影响较为明显:持有时长为1年以下者,年龄越小的投资者比例越高;持有时长为1年以上者,年龄越大的投资者比例越高。

  同样,收入越高、金融资产规模越大,投资年限越长的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时长较长的投资者比例也越高。

大举报!公募基民投资大数据出炉:青睐公募权益类基金、关注创新产品,10大看点来了

  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大家中长期投资呢?

  《侦查报告》显示,53.6%的投资者认为“基金收益表现与自己预期不符”是影响其开展中长期基金投资的障碍;50.1%的投资者则将“基金投资时长与自己希望的周期不匹配”视为障碍;45.6%的投资者认为障碍是“基金选择困难、需要专业的投资顾问帮助”。

大举报!公募基民投资大数据出炉:青睐公募权益类基金、关注创新产品,10大看点来了

  看点3:肯定基金定投方法

  关注教育储备、养老储备和创新产品

  为了促进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近年来公募基金广泛推出持有期或封闭期的公募基金,近9成投资者对该类产品会考虑,超过7成的投资者也对基金定投的方法持肯定态度。

  从2020年的盈利情况和投资者预期看,当年A股大牛,基金赚钱,约9成投资者表示基本达到或超过预期,对基金盈利的体验效果良好。

  在公募基金投资理念及投资目标方面,近8成投资者会关注招募说明书和基金合同等文件,约6成投资者认可与基金管理公司的契约关系,超7成投资者有考虑教育储备和养老储备。近年来的创新品种,比如碳中和、公募 REITs、养老目标基金、科创板主题基金,也获得近9成投资者的关注。

  在投资期望上,多数投资者认可收益与风险并存,盲目乐观的投资者较少,整体是比较理性的。

  在基金投资考虑因素上,投资者考虑的主要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金本身的表现,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聚焦于基金业绩表现和基金经理能力,另一类聚焦于基金投资策略和基金公司规模。

  另一方面,主要是基金外围相关因素,它同样可以再细分为两类,一类是购买相关因素比如购买是否方便,以及基金费率,另一类为是否新发行基金和他人推荐。

大举报!公募基民投资大数据出炉:青睐公募权益类基金、关注创新产品,10大看点来了

  看点4:超6成投资者购后关注长期收益

  基金投顾业务试点初显成效

  《侦查报告》还显示了公募基金投资的行为与心理分析,在进行基金投资决策时,大部分受访个人投资者表示选择相信自己的判断,“自己分析决定”的比例为71.6%。

  购买公募基金产品的渠道中,受访个人投资者表示选择最多的渠道是通过“银行渠道”(46.2%),接下来依次是“公募基金管理人直销渠道”(43.5%)、“券商渠道”(41.6%)、“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渠道”(37.1%)。

  由此可见,在近年来的权益类基金大发展中,基民买基金有了更多新选择,个人投资者购买公募基金的渠道也更加多样化。

大举报!公募基民投资大数据出炉:青睐公募权益类基金、关注创新产品,<a href=抖客网,10大看点来了" src="http://fund.10jqka.com.cn/e.thsi.cn/img/c630c85c8104d380" data-type="">

  另外,风险测评和产品适当性匹配已经被普遍接受,针对基金投资顾问提供的资产配置服务,20.1%的投资者明确表示“很需要”,多数投资者(46.6%)表示“提供投资建议即可”,上述两类投资者合计占比达到 66.7%,表明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购后态度方面,超六成(63.3%)的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后比较注重长期收益,不频繁交易。其中,“一般不查看账户盈亏”的比例为23.2%,“偶尔查看账户盈亏”的比例为40.1%。此外,还有25.1%的投资者虽然“频繁查看账户盈亏情况但不频繁交易”。仅有11.5%的投资者“频繁查看账户并进行交易操作”。

大举报!公募基民投资大数据出炉:青睐公募权益类基金、关注创新产品,10大看点来了

  看点5:有现金需求是基金赎回

  最主要考虑因素

原标题:【大网曝!公募基民投资大数据出炉:青睐公募权益类基金、关注创新产品,10大看点来了
内容摘要:记者 李树超 近日,《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侦查报告(2020年度)》(以下简称《侦查报告》)发布,公募基民的投资大数据正式出炉。 本次《侦查报告》包括两部分:基于个人投资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6933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导致基民亏损的三大坑,该怎么躲过
下一篇:大恒科技:投资股权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