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关键词
1.9——1.15
私募业绩 基金投顾
港股ETF 双创ETF
一周重磅回顾
1.14【★★★★★】 货币基金 周末重磅!刚刚,证监会放大招:国民理财神器,更“重要”了>>
为了完善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监管,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研究起草了《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对规模大于2000亿或投资者数量大于5000万个的“重要货币市场基金”,明确附加监管要求,明确风控机制,加强“未雨绸缪”,提高运作稳健性。据记者统计,满足上述要求的“重要货币市场基金”只有天弘余额宝、易方达易理财两只产品,上述产品分别在阿里旗下蚂蚁财富、腾讯旗下理财通平台销售,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海量客户,两只产品规模都在去年三季度末分别为7600多亿、2400多亿,有望纳入“重要货币市场基金”。
1.9【★★★★★】 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备战“新赛季”!今年将重点投资这三大主线>>
2022年A股开市首周,主流指数表现悉数告负。去年涨幅靠前的新能源、有色跌幅居前,家电、地产、银行翻红,延续一年的市场风格出现松动。正值去年业绩收官、积极备战2022年“新赛季”的公募基金,在近期密集发布2022年投资策略,主流公募机构认为新年市场将可能告别去年风格的极致演绎,未来市场走势将更加均衡,新的一年主要看好三大投资方向:一是继续看好新能源、光伏等高景气度方向,二是密切关注银行、地产、港股等低估值板块变化;三是青睐消费、医药、免税等疫情受损反转板块的投资机会。
1.9【★★★★★】 私募业绩 私募基金2021年业绩出炉>>
近期,私募基金2021年业绩数据陆续出炉,根据三方统计,2021年表现最亮眼的是量化策略,量化股票多头平均收益率22%,主观股票私募的平均收益则在10%、11%。去年一些股票私募通过布局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成长板块,同时较早减持港股互联网股票,取得较好投资业绩。而量化策略热度不减,四季度回撤更引发行业思考,市场风格切换对量化私募带来巨大影响,唯有不断迭代策略去适应市场,控制风险敞口,才能维持超额收益。
1.9【★★★★】 基金投顾 新一批基金投顾积极展业!整改进入尾声,抖客网,大V们做出重大决定>>
万亿级赛道的基金投顾大军的扩容,可谓是2021年行业最大事件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6月下旬开始,先后合计41家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备案函,基金投顾队伍补充了一大批“新鲜血液”,而这一波机构正在积极展业准备“大干一场“。据
数据盘点
周五(1月14日),上证基金指数收报7356.01点,跌0.48%。LOF基金价格指数收报4802.25点,跌0.35%;ETF基金价格指数收报1318.95点,跌0.25%。
本周数据有三个方面较为突出:截至2021年年底,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46万家,管理基金数量12.41万只,总规模达到19.76万亿元;截至2021年年底,香港特区销售的77只ESG零售基金总资产规模突破1万亿港元;截至1月12日,自去年12月以来非货ETF净流入资金已超过1000亿元,具体如下:
1.15【★★★★★】 私募规模 2021年私募总规模逼近20万亿大关!>>
1月14日晚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2021年12月的私募月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46万家,管理基金数量12.41万只,总规模达到19.76万亿元,一年增长了3.79万亿;其中2021年增长最迅猛的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增加了2.36万亿,达6.12万亿元,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则突破了10万亿元。另外,上海地区私募规模依旧位列全国第一,首次突破5万亿元。
1.14【★★★★★】 ESG基金 超10000亿!激增49%!这类基金火了>>
2021年对港股而言虽是至暗时刻,但面向零售投资者的基金产品中,ESG基金规模却逆市高涨。晨星(Morningstar)的统计数据,截至去年底,香港特区销售的77只ESG零售基金(包括港交所上市交易的3只ESG ETF基金)的总资产规模突破了1万亿港元,达到约1283.69亿美元(约合10012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对比2020年,香港特区销售的ESG基金的资产总规模仅为约861亿美元(约合6705亿港元),这意味2021年这一数字骤增超过3000亿港元,升幅达到了49%。
1.13【★★★★】 ETF基金 超1000亿巨资买入!这类基金火了>>
随着A股市场风格的切换和资金的净买入,股票ETF龙头产品规模悄然创新高。数据显示,截至1月12日,自去年12月以来非货ETF净流入资金已超过1000亿元,上证50ETF、沪深300ETF等产品受青睐,华夏上证50ETF总规模更是冲到703.8亿元,创下该只基金规模的历史新高。另外、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最新管理规模也分别达到586亿元、524亿元,都纷纷在近日创下产品上市以来规模新高,百亿基金数量也持续扩容,成为国内ETF市场大发展的一个缩影。
1.12【★★★★】 港股ETF 超50亿抄底这类ETF!大涨终于来了>>
2022年以来,港股ETF被大举扫货,恒生互联网ETF、中概互联网ETF、恒生科技指数ETF、恒生科技ETF等10只港股相关ETF开年来资金净流入超50亿元。数据显示,截至1月11日,中概互联网ETF近一周净流入约22.23亿元,恒生互联网ETF净流入约12亿元,恒生科技指数ETF净流入约7.56亿元,H股ETF净流入约4.03亿元。其余,恒生医疗ETF、恒生ETF、恒生科技30ETF等多只港股ETF近一周资金净流入在1-2亿元不等。
本周火爆
1.15【★★★★★】 基金观察 港股超级大反转?!嘉实、广发、博时、长城、光大保德信、创金合信、恒生前海七大基金经理最新研判>>
2021年是港股“失落”的一年,恒生指数全年收跌14%,垫底全球主要市场。然而,2022年港股掀起了一波小反弹,在A股表现惨淡的背景下,恒生指数上涨5.5%。处于估值洼地的港股是否存在“超跌反弹”机遇?持续力有多强?后续哪些板块或者行业更优秀?借道基金该如何布局?
1.14【★★★★★】 基金限购 陈光明大动作:放宽基金限购10倍!A股开年大跌关键时点,释放什么信号?>>
原标题:【“国民理财神器”迎来新规!公募基金今年将重点投资这三条主线】 内容摘要:一周关键词 1.9——1.15 货币基金 公募基金 私募业绩 基金投顾 港股ETF 双创ETF 一周重磅回顾 1.14【★★★★★】 货币基金 周末重磅!刚刚,证监会放大招:国民理财神器,更“重要”了 为了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7266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