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他以云南高考状元的成绩进入北大,2011年到瑞银任分析师,2012年进入买方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2016年底进入广发基金担任基金经理,职业生涯一路顺利。
但林英睿真正为行业所熟知,是在2021年年初。
当时,机构重仓持有的消费、医药等白马龙头出现回调,前一年的明星产品净值大幅回撤。反观手握一大堆冷门煤炭、有色金属等周期股的林英睿却逆流而上、风景这边独好。2021年上半年,广发价值领先的净值回报增幅达到40.16%,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仅为2.41%。
然而,还没等到基民、粉丝们把林英睿捧成“周期一哥”的位置,林英睿已经从煤炭板块中离开,转移到银行、航空等低估行业的标的上。
尽管下半年新能源热火朝天,他也并没有因为新能源的热度去盲目追随,而是专注基本面向好的低估值领域。对于2021年的投资操作,他用平静的语气说:
我的心态很平静,我的产品的Alpha也很平静。
广发基金 林英睿
有人总结他的风格:不追热点,不惧冷门,专注深度价值。
这种在喧嚣中保持平静、敢于与市场主流不一样的能力,显然是需要经过历炼才具备的――
2018年一季度,林英睿买入家禽养殖公司,而当时市场上是“买什么都可以,带毛的不碰”;
2019年二季度,林英睿把航空股买了个遍,而当时市场上的观点是“带轮子的不碰”;
2020年三季度,林英睿买入煤炭有色,当时消费医药正辉煌,但“下地的不碰”;
2021年二、三季度,顺周期行情全面爆发,林英睿选择激流勇退,卖出煤炭,转而买入银行、航空,甚至表示“未来可能会买地产”,而这些都是大家不愿碰的东西。
这种特立独行的风格,让林英睿旗下的产品,在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往往能够独树一帜。例如,今年1月前两周,当大多数主动权益基金净值飘绿时,重仓银行、航空公司的“广发价值领先(008099)”“广发睿毅领先(005233)”等产品却再次逆势飘红。
林英睿到底是怎么选择投资标的的?他是如何在逆向投资中坚持自己的风格?
本文将从投资案例、方法论入手,探讨林英睿的投资思路。
文章将分为三部分:
一、闪耀:低估值风格的逆袭
二、溯源:困境反转的投资范式
三、进化:Value 3.0勾勒高夏普曲线
以下为正文。
01
闪耀:低估值风格的逆袭
2014年1月8日,这正是北京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这一天,国内白羽鸡养殖规模最大的50多家公司,在北京望京组建了“中国白羽鸡产业联盟”,目的是限制白羽鸡引种进口。在此之前,国内鸡养殖行业经历了无比寒冷的一年。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养鸡品种长期以黄羽鸡为主,也就是俗话说的走地鸡、家养土鸡。但黄羽鸡长得慢、费饲料、鸡肉少,在城市化浪潮中日益无法满足庞大的消费需求。在这个背景下,引进白羽鸡显得非常迫切。
养殖周期短、消耗饲料少、肉量大的白羽鸡,简直是为工业化而生,很快就随着麦当劳、肯德基一起走上了中国人的餐桌。但在养鸡产业快速壮大的背后,却有两个难言之痛:(1)白羽鸡的国产化率比芯片还低,连养鸡也被卡脖子;(2)养鸡格局分散,企业难赚钱。
一个行业的历史进程,往往会被意外事件所改变。2012年底,央视播出《揭秘“速生鸡”》,抖客网,白羽鸡不光成长速度远超大众认知,而且还存在养殖户滥用药物的情况,一时间养鸡户成了舆论风暴的中心。但比舆论风暴更惨的是,2013年爆发禽流感,全行业整体损失高达6000亿元。
在行业低谷期,养鸡龙头成立了白羽鸡产业联盟,半年后又出台了《621北京共识》,限制白羽鸡引种。这场“供给侧改革”,很快让行业里的龙头公司扭亏为盈,但也在悄然之中为行业命运的下一次转折埋下了伏笔。
2018年,非洲猪瘟肆虐,猪肉价格上涨,庞大的消费需求转向鸡肉,“限产限进口”之下的鸡价上涨一触即发。
2018年春节前后,林英睿在调研养殖行业时发现一个“时间差”:在上游,很多养鸡企业生存状况不佳,生产积极性不高;但下游需求端,价格已经明显回升。
根据肉类供应形势以及鸡养殖行业特征,他判断该行业的供需将会是供不应求、量价齐升,于是提前布局,随后的市场表现也证实了他的判断。统计显示, 2018年沪深300跌幅超过25%,但广发睿毅领先的跌幅控制在7.18%以内,为投资者带来了相对更好的体验。
而这一笔交易,在广发睿毅领先的通告里,被林英睿总结成:“要想战胜市场,即战胜大部分的市场参与者,意味着要敢于与市场主流有偏离。因此不轻易追热点,不盲目怕冷门。”
这一套提前识别“供求错配”的思路,真正让林英睿大放异彩,是在2020年下半年埋伏煤炭。
煤炭长期以来是周期板块,跟养猪差不多,不断经历着“扩产、过剩、降价、出清”的循环,赚钱的时候投资电影只求认识女演员不干涉剧务组,没钱的时候墙倒楼塌众叛亲离。这个循环,在2016年戛然而止。
2016年,钢铁煤炭行业的限产政策随即铺开,煤炭价格大反转,还让煤炭价格从此稳定得不像周期品,一旦价格波动达到6%以上,“看不见的手”就会变得“看得见”。
但看上去灰头土脸的煤炭公司,虽然龙头年年利润丰厚,却不受市场欢迎,长期估值低廉,而作为替代品的新能源、光伏则享受着高估值。
变化与机会在悄然中降临。2020年疫情黑天鹅,加上双碳工程启动,煤炭库存锐减,但光伏水电风电还不如火电稳定,进入2021年,疫情后重启经济带动的发电量需求,直接刺激煤价一路走高,煤炭龙头企业股价随之大涨。
在一片追涨声中,林英睿在回顾提早挖掘煤炭机会时指出,
“我们买煤炭,很多人说这是夕阳行业,为什么买这种垃圾行业?我不在乎它是否被认为是垃圾行业或者这个公司被认为是垃圾公司,只要未来两三年大家对它的认知跟现在有非常大差异,对我来说就是机会。”
“认知差异”是投资行业里人人都在追求的圣杯之一。从养鸡到煤炭,如果从传统的行业视角来看,跨度非常大。那么,林英睿到底是怎么挖掘到这些机会的?这套方法未来可以继续复制吗?
02
溯源:困境反转的投资范式
在基金通告和媒体访谈中,林英睿把过去几年的主要投资方法,归结为“困境反转”,并指出,投资底部反转行业有着安全边际高、赔率高的天然优点。
然而,困境反转策略,重点不仅在于要在困境阶段识别是否接近底部,更在于判断――
(1)会不会反转。例如,需要认识清楚,一个困境中的行业,究竟是iPhone诞生后的诺基亚,还是疫情冲击下的航空业。
原标题:【广发基金林英睿:“低估值+”是如何炼成的】 内容摘要:在公募基金圈,林英睿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价值投资者。 2004年,他以云南高考状元的成绩进入北大,2011年到瑞银任分析师,2012年进入买方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2016年底进入广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73539.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