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下行压力骤升!瑞康医药子公司股权两次内部倒手腾挪为哪般?

  瑞康医药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76.36亿元,同比下滑11.90%;归母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下滑49.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0.3亿元,同比下滑117.88%

  瑞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康医药,002589.SZ)近日披露的一桩股权收购关联交易引发关注。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交易对方烟台慧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烟台慧烁)的实际控制人是韩春林,而韩春林是为瑞康医药董事、副总经理,系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韩旭、张仁华之子,为公司的关联自然人,故该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同时,该交易议案在瑞康医药董事会审议时,遭遇一名董事投出弃权票,但此后,董事会决议通告中并未披露相关董事弃权理由。此前,2019年的一桩收购议案,也有一名董事投出弃权票,该公司同样未披露。

  瑞康医药是一家向全国医疗机构直销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同时提供医疗信息化服务、医院管理咨询服务、院内物流服务和医院后勤服务的综合服务商,其优势在于构建了直接面向医疗机构和零售渠道的直销网络,是全国药品、医疗器械流通行业的领军企业,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份(直辖市)。

  从该公司近几年的财务表现来看,自2018年起,瑞康医药开始面临或营收或归母净利润的下行压力。主营业务下滑压力之下,瑞康医药的收购之路该如何走?公司实控人面临的大部分股权质押到期,会否为公司经营带来新的考验?

  关联交易引来关注函

  在关注函中,深交所关注的第一个方面是,瑞康医药涉嫌违规的未披露行为。

  相关通告显示,瑞康医药拟以自有资金收购烟台慧烁持有的天津国慧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国慧大健康)38.4%的股权,交易对价2.3亿元。

  这桩交易在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时,遭遇公司一名董事投出弃权票,抖客网,但公司并未按照《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在董事会决议通告中披露相关董事弃权理由。

  在复查的过程中,深交所还发现,该公司于2019年10月30日审议通过《关于收购威海衡健医院管理有限公司72%的股份暨关联交易的议案》时,同样有1名董事投出弃权票,也未披露相关董事弃权理由。故而深交所要求公司立即补充披露两次董事会会议投出弃权票的董事姓名及理由,并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对此瑞康医药称,此次收购国慧大健康议案的弃权票是因为在董事会会议结束并形成决议前,未收到董事冯红涛的书面表决意见,故将该行为视为表决权弃权。另一桩交易弃权是因为董事冯红涛与关联交易方的关系。

  深交所关注的第二个重点方面是,瑞康医药这桩交易的关联程度。据披露,该交易的对方烟台慧烁实际控制人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韩旭、张仁华夫妇之子韩春林,韩春林同时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该交易标的公司评估值5.99亿元,增值率141.82%,且已扣除部分尚未支付的股权对价款。

  据评估报告,本次评估增值主要来自国慧大健康,即标的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具体包括天际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际医疗)、吉祥雷(天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瑞康医药有限公司、瑞康医药河源有限公司、黑龙江瑞康医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瑞康鑫白云医药有限公司、云南嘉德瑞克药业有限公司等7家子公司股权。标的公司对天际医疗科技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77亿元,对其余6家子公司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均为0。根据审计报告,标的公司本体无营业收入,报告期内经营业绩主要来自上述子公司。

  《投资时报》研究员还发现,国慧大健康标的公司成立于2020年1月16日。上述7家子公司中,吉祥雷(天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为标的公司于2020年4月自主设立,目前已清算注销;天际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股权为标的公司2020年6月2日受让于瑞康医药;其余5家子公司股权均为标的公司2020年12月29日至12月31日期间受让于瑞康医药。

  对此,瑞康医药称,国慧大健康成立之初就是上市公司各股东以天际医疗的股权出资设立,转让是出于公司内部资产整合及股权重组的需要。

2页 [1] [2] 下一页 

原标题:【业绩下行压力骤升!瑞康医药子公司股权两次内部倒手腾挪为哪般?
内容摘要:瑞康医药 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76.36亿元,同比下滑11.90%;归母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下滑49.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0.3亿元,同比下滑117.88% 瑞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康医药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82081.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逸仙电商2021年卖了58亿
下一篇:开普云:同类合同数量焉何不一 信披内容为何频频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