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回购一般被认为是上市公司向市场传达公司股票被低估的信号,达到稳定股价,给予投资者信心的目的。
而且,股票回购并注销也会被看作是现金股利的替代方式,能提高股票的每股收益。
即使许多公司回购目的是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长期已发行股份数量不变,但其回购行为能减少短期的流通股数,且预设的业绩指标是投资者评估公司未来发展势头的重要参考。
恰逢2022年初至今,A股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许多上市公司的市值大幅缩水后,纷纷公布了回购方案。2022年3月证监会也向市场发出了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的信号。
风云君统计了今年上市公司的回购数据,找到一些有趣的数据与各位老铁分享。
一、已回购金额显著高于以往同期
截至今年5月21日,除了激励性股权注销以外,2022年共有58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方案或者已经用真金白银进行回购。
其中,有459家公司今年有至少一次的回购行为,还有129家公司仍在筹备中。
根据“吾股”大数据系统显示,今年已回购金额达691.4亿元,超越2021年同期的539.3亿元,是2020年同期284亿的2.4倍,表明面对市场的下跌,A股上市公司的回购行为明显增加,并成为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回购目的上,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多达283家,占比为48.1%;全部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的公司仅为57家,占比为9.6%。剩余上市公司会把部分股权用于员工激励,其余注销。
从回购进度看,已经完成回购计划的有202家,占比达34%;正在实施的有256家,占比为43.5%。还没开始的只有22.5%。
二、忽悠式回购
忽悠式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在没有正当理由(如股价长期高于当初设定的价格导致1年内无法完成等)的情况下,未完成回购计划中设定的金额下限就宣布结束,而且耗资很少,完全是“打嘴炮”。
风云君简单列示几家今年实际完成比例远低于方案下限的上市公司:
$正源股份(600321)(600321.SH)$在2001年上市,主营业务是人造板和房地产,“吾股”评级最新排名为4378名,倒数之列。
最近几年扣非净利润呈现半死不活的状态,2020年巨亏,基本变成“壳资源”股。
2021年3月,正源股份发布回购方案,拟回购股权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逆回购金额在0.5亿之间,价格不超过2.3元/股。
自2021年3月的1年时间内,正源股份的股价基本在1.86-2.23元/股的区间波动,极少出现超过2.3元/股的情况。
然而,2022年2月下旬,正源股份宣布终止回购,实际仅回购166.02万股,耗资350.6万元,仅完成回购方案规定下限的7.64%,并找出一堆理由推卸责任,如大宗原材料大幅上涨;偿还到期债务;商品预售款受影响等。
该公司难看的吃相连上交所都看不下去了,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没有完成回购的合理性。
情况相似的还有$宋都股份(600077)(600077.SH)$。
宋都股份在1997年上市,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吾股”评级最新排名为4411名,也是倒数之列。
该公司的瓜不少,风云君此前也发布过相关研报,明确指出公司“钱不够”的事实。
2021年1月,公司发布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在1.3-2.6亿之间,价格不超过4.61元/股,用于股权激励。
然而,宋都股份果然没钱,仅回购了约800万元,完成计划下限的6.15%。
而宋都股份的董事长兼总裁俞建午早已“劣迹斑斑”:早在2021年1月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侦查,并在12月末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收违法所得3679.3万,并处以1.1亿元罚款。
由于信披违规和回购金额太少等问题,宋都股份、俞老板和董秘近期均收到两封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并且在今年4月22日收到纪律处分决定书。
三、掩护重要股东撤退
由于协议转让和大宗交易减持需要找到接盘方,要求相对苛刻,因而在二级市场减持一直是A股的主流减持方式。
毕竟在很多上市公司眼里,割韭菜才是A股市场最旱涝保收、最没有风险的独门好生意。
因此,回购时常被用于为重要股东的大额减持“保驾护航”。
今年这么干的上市公司也不少,风云君以$晶科科技(601778)(601778.SH)$和$金桥信息(603918)(603918.SH)$为例。
(一)刚解禁不久,原始股东们就快跑光了
晶科科技在2020年5月上市,主营业务是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吾股”评级最新排名为3166名。
其中,碧华创投持股11.78%,MEGCIF Investment 6 Limited(以下简称“MEGCIF”)持股9.95%,靖安县中安晶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中安晶盛”)持股5.36%。
上市刚满一年,上述股东待股权解禁后,毫不犹豫地发布减持计划。
由于新能源,尤其是光伏板块在2021年风光无限,三位原始股东的减持基本没遇到阻力,2021年下半年合计减持了4.6%股权,套现了10.26亿元。
然而,在2022年,晶科科技的股价被大盘带到沟里去了,年内最大跌幅接近腰斩,这无疑给原始股东们的减持带来很大阻碍。
早在2021年8月,晶科科技“未雨绸缪”地发布回购方案,拟回购1-2亿元,价格不超过9.2元股。截止2021年末,公司已回购约5530万元。
在公司回购的“助攻”下:
MEGIF在2021年12月-3月初减持1%股权,套现2.78亿,持股比例下降至4.91%;
碧华创投在2022年2月22日至3月3日再度减持1%股权,套现2.08亿,持股比例下降至8.35%。
而在2022年前两个月,公司再度回购了6498万元,与三位股东的减持时间较为重合,随后3-5月再无回购动作。
(二)控股股东两轮减持套现1.5亿元
金桥信息在2015年5月上市,主营业务比较玄乎,是做智慧场景和智慧建筑的解决方案,“吾股”评级的最新排名为1502名。
该公司的规模较小,2020年的收入刚破10亿元大关,2016年至今扣非净利润累计为3.11亿元。
虽然财务表现每年小幅增长,但即使把全部利润都分掉,也就相当于从蚊子腿里找肉吃,根本配不上我大A上市公司这一“金字招牌”的风采。
于是,自2017年起,董监高陆续开始减持,直至2021年6月,连控股股东金国培也忍不住了,第一次发布减持计划,在3个月内减持了2.35%股权,套现了6244.5万,持股比例下降至21.9%。
原标题:【459家公司出手回购,回购金额创历史新高:市值管理重要手段,但忽悠式回购、掩护股东减持屡见不鲜】 内容摘要:股权回购一般被认为是上市公司向市场传达公司股票被低估的信号,达到稳定股价,给予投资者信心的目的。 而且,股票回购并注销也会被看作是现金股利的替代方式,能提高股票的每股收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9243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