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重视价格策略,有效提升品牌力
相比凤香一家独大,酱香多潜力企业
价格政策错判,高端酒竞争力衰退。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粮食供给逐渐充裕,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我国消费市场逐步转向市场化。为实现市场自我调节和改善国家财政情况,1988年我国国务院发布《放开名烟名酒价格提高部分研究价格的宣传提纲》,放开了茅台、五粮液、郎酒、泸州特曲、古井贡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全兴大曲、剑南春、董酒、汾酒、西凤、特制黄鹤楼,共十三种名酒的价格管控,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按市场供求自行定价。自此各大名酒纷纷提价,引领了一波涨价潮。但清香型白酒却未能抓住这一波机遇,汾酒在涨价潮中位于涨价末段,且在后面的十年里选择了“名酒变民酒”道路,从80年代末39元每瓶降到90年代末的15元,错失高端白酒市场竞争力。
3.1
05
凤香型白酒由于受到无法复制的天然环境和传承数千年的手工艺制约,其产量相对有限,基酒生产能力的瓶颈使得其不得不外购基酒,从而大幅削弱了品牌力。酱香与凤香类似,也具有产能限制的特质,但考虑到自身品牌发展,行业内外购基酒现象并不普遍,公司多选择自建产能、窖池,推出扩产计划,从而实现健康有效的发展。据酒业家报道,未来五年内会有20万吨新增酱酒产能释放,成为推动酱酒转轨进入下半场的标志性事件。以行业龙头茅台为例,公司历史上进行多次产能扩建,目前“十三五”茅台技改扩建项目已经全面完工,竣工后基酒产能将达到5.6万吨规模。
浓香产业矩阵稳定,名酒数量庞大
西凤酒的外购基酒占比高达70%,相较之下西凤酒自身的基酒少之又少,导致酒品质量没有保障。据西凤酒2018年的招股书统计,基于市场销售和成品酒生产需求,西凤酒外购一定比例的凤香型基酒和调味基酒,2015至2017年,公司外购基酒数量分别为21,238.24吨、18,179.56吨和19,439.12吨,占总基酒比例高达68.03%、67.36%、70.31%。
原标题:【平安证券:风口还是泡沫?从香型迁移看酱酒趋势】 内容摘要:清香之鉴:行业领袖是标杆,品牌力与价格政策相辅相成。 在消费需求被抑制的计划经济时代, 山西汾酒 作为“国酒之源,清香之祖”长时间雄踞我国白酒市场,凭借其产量优势有效满足了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458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