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首发申请材料中财务数据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更新,57家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微半导”)便是其中之一。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中微半导近期报送了首轮审核问询回复材料,进一步披露了产品应用细分场景和品牌厂商销售数据,以产品线多领域覆盖为经营策略对标瑞萨电子等国际巨头。
不过,从研发投入来看,中微半导不仅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公司,而且2/3核心技术人员为2017年以后加盟,入职前后与原单位的关系被监管所关注。
对于财务总监无财务管理经历问题,中微半导财务总监兼董秘吴新元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称具备会计学第二学历和相关财务经历。
超三成募资投向车规级芯片
中微半导主营数模混合信号芯片和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致力于成为以MCU为核心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公司产品按应用领域划分为家电控制芯片、消费电子芯片、电机与电池芯片和传感器信号处理芯片。
其中,家电控制芯片是传统优势领域,公司成立至今深耕近20年;消费电子芯片和电机与电池芯片是新兴产品线,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
其中,家电控制芯片主要应用于生活电器、厨卫电器等领域,2020年末8位MCU在该产品线营收占比达86.4%,32位MCU等大资源芯片收入占逐步提升中;消费电子芯片主要应用于电动车仪表、高端消费产品、个人生活护理、无线充电等领域,近三年发展迅速,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14.8%提升至2020年的33.8%。
电机与电池芯片主要应用于无刷电机、电池管理等领域,是中微半导重点布局领域,2020年开始释放业绩,营收占比达5.61%;传感器信号处理芯片则主要应用于水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光学传感器等领域,近三年营收占比维持在2.5%左右水平。
客户方面,中微半导在首发申报稿中宣称已进入美的、小米、ATL、雅迪等国内外品牌客户供应链,但上述终端品牌厂商的合计收入占比仅为5%左右。其中,抖客网,公司向美的、格力等家电企业销售家电控制芯片,小米、一加等企业以销售消费电子芯片为主,ATL、TTI、小牛等则为电机与电池芯片。
“公司在产品线布局和拓展方面积极进取,不仅降低了整体经营风险,而且有望受益下游需求扩增带动业绩超预期。”一名业内投资者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RISC-V凭借开源、指令集少等优点给国产MCU赶超国际大厂的机会,对标德州仪器、瑞萨电子等国际巨头,产品线多领域覆盖是公司做强做大的有效路径。
此次募投项目方案中,中微半导将对产品线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发行股票不超过6300万股,合计募资7.29亿元。其中,1.94亿元用于大家电和工业控制MC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33亿元用于物联网SoC及模拟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83亿元用于车规级芯片研发项目、1.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由于财务总监无财务管理经历问题,公司受到监管和市场的关注。中微半导财务总监兼董秘吴新元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称:“我本科毕业后通过湖南商学院的自考取得会计学第二学历,具备一定财务基础知识。虽然过往长期在军队政法战线工作,但参与过军内外多起大案要案的查办,并在反贪工作中运用过一些财务知识。”
研发投入逊于同行
中微半导虽然与中微公司同属于半导体行业、名称相近,但两者没有关联性。截至发稿日,YANG YONG(杨勇)、周彦、周飞分别持股37.35%、27.21%、4%,为公司前三大股东。其中,杨勇为公司董事长,周彦担任总经理,周彦和周飞系兄弟关系。由于三人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受益产品应用领域扩展和市场需求旺盛,中微半导近三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速46.83%。而在研发投入方面却呈下降趋势,近三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26%、11.84%、8.75%,明显低于行业公司均值。公司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8700万元,形成主营收入的发明专利数量为8项,均略高于科创板发审要求的6000万研发费用数值和5项发明专利最低值。
截至2020年末,中微半导拥有研发人员113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6.45%。但研发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多数为本科学历,中微半导硕士及以上员工19人,仅占员工总人数的6.13%。
董事长杨勇、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苗小雨和副总经理兼产品总监李振华三人被认定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但苗小雨和李振华均为2017年以后加入,两者入职前后与原单位的关系、技术来源合法合规性等问题亦受到监管重点关注。尤其是李振华曾担任瑞萨北京MCU研发部高级专家,较多研发高端工业类汽车级32位MCU产品的团队成员都有在瑞萨公司工作的经历。
中微半导相关负责人婉拒了《科创板日报》记者关于科创属性、研发投入等相关问题的交流与采访。
中微半导在回复材料中解释称,研发费用率偏低,主要系公司基于自身特点,搭建了以成都为研发中心,以中山、重庆、北京、上海、新加坡等技术团队为支撑的“一个中心、多点支撑”的技术布局,部分非一线城市职工薪酬水平相对较低。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公司研发费用构成中近75%费用为职工薪酬,光罩费及IP费、材料及设备费等占比偏小。且在三个募投研发项目中(合计6.09亿元),共计2.11亿元规划用于研发人员工资,占总募集资金比例为28.9%。
然而首轮审核问询回复材料进一步显示,公司近三年研发人员年人均薪酬分别20.08万元、24.74万元、21.75万元,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34.97万元、35.86万元、37.11万元。由于部分高管专职或兼职从事研发工作,公司存在将相关高管薪酬根据其从事研发工作的情况全部或部分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形。
值得关注的是,在外部战略投资者入股前,公司以较低的价格实行了股权激励,为部分核心员工提供了“股票期权”,且部分员工出资来源于实际控制人提供的借款。数据显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顺为芯华和顺为致远2019年9月入股价格为3.33元/注册资本,而2020年6月南海成长、南山红土等机构投资者增资价格为21.8元/注册资本,不足1年股权价值即增长5.33倍。
原标题:【中微半导体首轮问询回复:进一步披露产品应用场景 经营策略对标国际巨头瑞萨】 内容摘要:因首发申请材料中财务数据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更新,57家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微半导”)便是其中之一。 《科创板日报》记者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52979.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