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房地产最难时间仍未过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在外有美联储政策转向,内有发展转型“爬坡过坎”情况下,如何演绎“稳”?市场对明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寄予厚望,但“稳”字可能也应该有更多解读的意义。比如,对政策适度提前的定调是否会让市场抱有过大期望?因此,“稳”住经济面临三重压力挑战仍能平稳运行的信心,“稳”住投资者对市场价值的理性判断,以更行稳致远的眼光,来看中国经济系统性的结构改革,这些就变得更加必要。

  如何在扩大基建投资的同时避免产生泡沫?基建投资怎样做到效率最大化?房地产最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如何联动?扩大内需有哪些着力点?“稳字当头”背景下,资产配置怎样调整?结构性行情如何选择赛道?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第一财经:迅雷总好,非常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首先我们从年底的几次重要会议的表态来看,大家似乎对明年的基建投资抱有很大的希望,基建投资怎样在稳增长的同时避免泡沫风险?

  李迅雷:我觉得几乎每年都对于基建投资报有厚望,但过去三年里面基建投资的增速远远低于市场的一次预期,为什么?我们的好项目越来越少了,所以说基建投资在我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面强调要适度超前,但是适度超前他讲的是适度,没有讲要大幅超前。因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是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三大投资,要做到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80%左右,但基建投资占比大概是20%,房地产和制造业各占30%,所以说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回落,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影响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的话,需要更大规模的基建投资来弥补由于房地产投资回落所带来的这个缺口。所以我觉得这个确实是应该更大力度搞基建投资,但是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差距。这个差距就在于基建投资到底投什么,有多少好项目,我觉得这方面是要考虑的。

  新基建投资规模目前总体有限 审慎出台带有收缩性政策

  第一财经:要适度超前投资,您刚才提到了好项目又少,这方面的话怎么来把效率最大化?

  李迅雷:如果说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话,说明这个问题已经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了。如果有好的项目,比如说像当年的08年提出的两年4万亿的目标,实际结果是远远超过4万亿的。那个时候的话有好多地方可以投,高速公路、高铁、地铁、轨道交通、桥梁等等,可投的地方非常多。我们现在来讲面临的问题,就是政府在倡导投资,民间资本的跟随率在不断的下降,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么我们当然说不是说没有可投的,比如说像大数据、人工智能、5G,所谓的新基建,肯定是可以投的,项目也很多,在未来双碳经济下面,我们需要更多的投一些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问题在于这些跟传统基建之间的比例大概只有20%左右。所以这样来讲的话,投的项目很多,但投的规模有限,对整个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也是有限的。我觉得基建投资可以适度超前,这个话是没有错的。但关键我们大部分人的想象当中,那叫狂干基建了,这个想法是错的。我觉得我们更现实的做法,要审慎出台带有收缩性的政策,就是说正面我拉不动的话,但是我反过来对于对经济可能导致收缩的这些政策要审慎出台。比如说像房地产,能够确保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为正,这样的话我们的基建所担当的使命,所要承受的压力就可以大幅的减轻。

  今年是改革重要窗口期 未来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第一财经:您之前也提到了因为今年我们稳增长的压力没有那么重,所以给改革释放了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窗口。包括像房地产、平台经济、医疗等等,现在已经在年底了,您觉得改革也好,或者说是这种整治的力度也好,达到之前的效果了吗?

  李迅雷:我觉得今天是一个时间窗口期,是改革的窗口期,多重政策出来的窗口期,这个肯定没错的。但是今年刚刚开始起步,接下来的话可能还要进一步细化,然后要把它有些是不是步伐过大了,可以放小一些,有些是否偏慢了一些,可以加大一些。所以说可能在今后几年当中就围绕这些改革不断推进,不断优化。

  房地产最难时间仍未过去 经济摆脱房地产依赖任重道远

  第一财经:您认为从我们今年看房地产最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吗?

  李迅雷:应该没过去。因为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拉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比如说房地产跟银行相关的,银行的贷款里面30%跟房地产相关,包括开发商的贷款,包括居民的房贷加起来要30%。对我们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要占整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比重要超过1/3,所以这个也是比较大。再加上我们居民的大类资产配置里面有60%是配置在房地产的。我们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了三点:第一重困难是需求收缩、第二个供给冲击、第三个预期转弱。那么预期转弱的话,如果说大家对房地产这方面,无论是作为一个投资品,还是作为一个必需品、改善性的居住,如果说需求降低之后的话,那么对于我们银行放贷是有影响的,对于房地产公司的现金流是有很大影响的。让中国经济慢慢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这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促消费是系统性工程 应继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

  第一财经;我们再聊聊内需,我们看到中央政治局会议、包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需谈了很多,但我注意到没有具体的“消费”这个词的出现,怎么理解不提消费只提内需?

  李迅雷:对,为什么呢?那么内需又包含两个,一个就投资,一个是消费。投资的话我们强调基建投资,这肯定是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至于消费来讲的话,可能它牵涉的面广了。消费它既跟居民收入相关,又跟就业相关。如果我们明年通过拉动基建、拉动投资,至少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能确保就业对促进消费是有利的。第二个方面的话,那么居民收入的增长是拉动消费的最关键的因素。所以他虽然没有直接讲来促消费,但实际上所采取一些举措都对我们消费的长期的稳定增长是有利的。

  当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面没有提出具体举措,但是在发改委的有关文件上面,也是提到了明年要促进所谓的家具下乡。过去我们讲家电下乡,现在家电都普及了都过剩了,所以要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把这个家具等等也下乡,这个也可以来拉动消费。在我看来消费还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经济能够保持一个长期的优势,就在于它的消费,而中国消费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全球平均水平是60%,我们的占比只有45%,如果能够把我们的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提升,那么对消费是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的,那么这就要求达到我们刘鹤副总理提到的,要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货币总量充足但结构需优化 货币政策的信号意义大于经济拉动作用

原标题:【李迅雷:房地产最难时间仍未过去
内容摘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在外有 美联 储政策转向,内有发展转型“爬坡过坎”情况下,如何演绎“稳”?市场对明年的宏观调控政策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62944.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腾讯“派息式减持”京东 背后有何深意
下一篇:注意!年终奖有重大变化 计税方式将调整 具体影响一图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