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研究所掌门人激辩2022年美联储加息几次?对全球资产有何影响?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22年,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投票席位将进行常规轮换,堪萨斯城联储主席、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和波士顿联储主席将成为该委员会的票委。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和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将不再拥有投票权。分析认为,美联利率政策制定委员会将获得FOMC投票权的地区联储主席,可能会强烈支持加息以应对高通胀。

  2021年,美联储在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上,以面转“鹰”的姿态宣告年度收官。可以看到,为了缓解通胀压力,年内球多国央行加快收紧步伐,甚至率先开启了加息序章。2022年,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将会踏上怎样的“紧缩”之旅?这将对全球市场尤其是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在记者的邀请下,业内多位期货研究所负责人带来了自己的分析与展望。

  回顾2021:美联储货币政策演变路径与资产价格变化

  回顾2021年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湖期货研究所所长李强认为,2021年是美联储政策从稳经济到控通胀的转变之年,随着经济逐步走向自我修复和良性循环,美联储政策逐渐趋于收紧。从实际行动来看,美联储于11月开启Taper,宣布将以150亿美元/月的速度缩减购债,并在12月的会议中再次提速,加快到300亿美元/月,同时伴随着加息预期的持续升温。

  “从全年来看,由于供给端的约束以及流动性宽松导致通胀问题日益凸显,在经济复苏之际,通胀逐渐成为美国经济中的主要矛盾。”在他看来,美联储对于通胀有一定的误判,“通胀暂时论”的预期引导实际上并未达到效果,这也导致临近年底政策紧缩力度逐步加快,这也使得风险资产在通胀压力和政策紧缩博弈之中更具波动性,但由于2021年还存在疫情带来的供给端压力,因此影响资产价格表现的因素更为复杂。

  “从美联储政策路径演变来看,2021年是美联储从延续量化宽松(QE),到给出QE缩减预期,到最终QE缩减正式落地并加速的一年。”国信期货研究咨询部总监郑智伟表示,上半年美联储维持1200亿美元/月的资产购买规模,更多的是在与市场就货币政策调整进行预期上的沟通。2021年下半年,7月,美联储首次在会议声明中讨论,QE缩减预计将于年内开启。9月,美联储首次在在会议中提及QE缩减计划结束的具体时间可能会在明年中。11月,美联储正式开启QE缩减,每月购买的资产减少150亿美元。12月,美联储对QE缩减再提速,每月减少购买资产量升至300亿美元。另外,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从就业转向通胀,而对疫情的考量逐渐减弱。

  “在市场影响方面,可以看到2021年海外整体流动性仍维持宽裕,10年期美债利率在一度上破1.7%后振荡回落,实际利率低位振荡,通胀预期大幅抬升。而国内货币政策显示出较强独立性,国内股债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商品方面,以海外定价为主且具有较强金融属性的品种,自下半年起上方压力较为显著,但供需矛盾突出的品种仍维持强势。”郑智伟说。

  在华泰期货研究所所长侯峻看来,从1月公开的FOMC会议纪要首次提及“逐渐减少”(Taper),就已经明确了2021年美联储已经处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准备状态。这对于市场来说,进入到了对照2020年12月FOMC会议上美联储对未来货币政策变动给出的条件进行动态分析的过程——其中加息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劳动力市场状况达到与委员会对最大就业的评估相一致的水平”“通胀上升到2%并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温和超过2%的轨道”,而开启Taper需要满足“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条件。

  从货币政策实施的情况来看,美联储直到2021年的11月份才开始实质性的实施Taper操作。但是对于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对新兴市场的外溢性影响从年初预期转变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直接带来了发达经济体股指相对于新兴经济体股指之间的比价创下了2001年以来的新高。“从我们的统计来看,从南美洲的巴西、墨西哥,到欧洲的挪威、捷克等央行都进行了多次加息操作,甚至像发达经济体中的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央行也开始了加息和缩表操作。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土耳其,受到美元流动性收紧和国内通胀的影响,土耳其已经面临货币危机。”侯峻表示。

  平安期货研究所所长王思然告诉记者,2020年疫情以来全球经济遭遇断崖式下跌,美联储和各国央行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2021年美国经济恢复增长,就业市场明显改善,美联储开始对外释放taper的相关信息,最终于11月正式启动。相较2013年Taper陡然出现并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很大冲击不同,这次美联储很早就开始释放相关信息,市场预期的高峰出现在2021年6月下旬,百度搜索指数显示“美联储”搜索指数在6月14日—20日当周创年内新高,对金融市场包括商品期货中黄金、有色、原油等金融属性强的品种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从二季度末开始持续,所以当11月美联储正式启动Taper时反而并未对市场造成很大冲击。

  “随着美国通胀不断走高并创下30年新高,市场的加息预期也在不断升温。无论是美联储货币委员会专家点阵图,还是联邦利率期货所反应的加息预期,都显示市场对明年加息预期在逐步上调,预计明年加息超过3次、75BP的概率已经超过6成。因此当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提前结算Taper并释放更多加息预期的时候,市场反而出现上涨,反应了利空的兑现。”

  在天风期货研究所所长贾瑞斌看来,美联储在2021年四季度打开缩减购债的窗口,并以加速度实现Taper。资产购买方面,11月3日鲍威尔在FOMC会议上宣布缩减购债。从11月起,美联储每月缩减购买100亿美元的国债和50亿美元的MBS,直至2022年中结束。12月15日公布的FOMC纪要对缩减购债的力度更胜一筹。由于通胀水平的不断发酵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增强,美联储对通胀的定义不再是“暂时的”并且调高2022年的通胀预期,从而12月将减少200亿美元的国债以及100亿美元的MBS购买,2022年1月起将缩减购债的规模再度翻倍,并于2022年3月结束Taper。基准利率方面,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在0—0.25%不变,该利率从2020年3月起未曾变动。货币政策跟随通胀水平、劳动力就业指标动态调整,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可以说美联储在预期管理方面依旧可圈可点。

  展望2022:美联储货币政策举措仍取决于通胀与就业表现

  面对高企的通胀,美联储紧缩的步伐在提速,加息的预期大幅提前。当下市场更加关注美联储的加息时点与节奏,2022年美联储加息是会如预期般落地,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市场又会作何反应?为此几位所长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平安期货研究所所长王思然:通胀走势是决定加息幅度与节奏的关键

  2022年,通胀的走势是决定美联储加息幅度和速度是否会超预期的关键。美国通胀跟疫情关系很大,疫情下劳动力缺口扩大、物流和生产的中断,以及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是美国通胀不断超预期的原因。但我们认为美国通胀阶段性高点可能已经出现,原因是在2021年11月美国通胀价格组成中能源价格做出了最大贡献,原油价格已经大幅下挫,有望带动12月CPI的回落。目前来看,美国疫苗接种率超过6成,全球疫苗接种率接近5成并在不断提升,疫情的影响会逐步下降,全球供应链会加快恢复,美国劳动力市场缺口有望缩窄,通胀压力会较今年出现小幅的下降。

原标题:【5家研究所掌门人激辩2022年美联储加息几次?对全球资产有何影响?
内容摘要: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22年,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投票席位将进行常规轮换,堪萨斯城联储主席、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和波士顿联储主席将成为该委员会的票委。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6695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元宇宙内也有时尚:虚拟时装受追捧 大牌投资数字资产
下一篇:事关每个投资者利益!证监会发布第1号通告!剑指资本市场“两难案件”!明确赔偿总额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