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设立周年考:资本市场精准赋能专精特新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梁冀 姜鑫  去年今日之景,唐旭文依然记忆犹新。2021年9月2日,唐旭文几人正外出聚餐,为一名同事庆生;恰逢此时,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传出了一则令他的手机瞬时忙碌起来的消息: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几通电话之后,唐旭文逐渐明白了这则消息的意义,他所带领的荣亿精密有了一条专精特新企业专用的上市通道。2022年6月9日,专注于精密金属零部件的荣亿精密正式登陆北交所;而作为董事长的唐旭文,也因北交所的成立为荣亿精密带来的新发展机会感到欣喜。

梦想照进现实。不只是荣亿精密,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都受益于北交所设立这一历史性机遇。随着中报季落下帷幕,北交所首个中报季应披露的106家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全部完成,近九成实现盈利,近四成净利润同比正增长,明显跑赢A股大盘。

2022年9月2日,北交所迎来宣布设立一周年。秉持着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的使命,北交所这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成绩斐然。8月23日,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近一年来,北交所成功设立开市并平稳运行,各项制度安排有效运转,融资交易功能得到不断强化,初步实现了改革预期目标。

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北交所官宣设立一年来,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市场发展成效明显,市场生态良性循环,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实现了良好开局。一是上市公司初具规模,审核上市加速,领航计划和快车道计划正在推进,年内上市公司数量有望突破150家;二是基础制度齐备,制度改革正在路上,北交所将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加大特色制度供给,稳步推进交易机制创新,强化对市场投融资功能的支撑作用;三是投资者数量大增,入场资金踊跃,机构投资者积极入市,为良好的市场投融资生态持续引入源头活水。随着投资者的增多、入场资金的涌入,北交所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必将大幅提升,也给市场带来丰富的投资机会和赚钱效应。

诸如,从中报季“开门红”,包括企业“获得感”来看,均可佐证这一事实与趋势。

不过,囿于低于市场预期的北交所二级市场之流动性,以及交易系统开通和投资者生态建设有待完善等客观因素,亦昭示北交所设立周年考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报季“开门红”

首个中报季,北交所上市公司“期中考”成绩亮眼。截至2022年8月31日,北交所106家上市公司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其中95家实现盈利,占比近九成;40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近四成。

据中证协数据,截至8月31日,京、沪、深三大交易所共4825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54万亿元,同比增长9.24%;净利润3.25万亿元,同比增长3.19%。北交所上市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增速则分别达到33.04%和19.71%,显著跑赢大盘。

Wind数据显示,北交所共75家上市公司中报营收超过1亿元,其中9家超过10亿元;贝特瑞则成为唯一一家营收超过百亿元的公司,同时亦是北交所净利润最高的公司,两项数据分别录得102亿元和9.18亿元。

此外,颖泰生物、海泰新能、同力股份、长虹能源、德众汽车、球冠电缆、连城数控和吉林碳谷等8家公司营收也超过10亿元。净利润方面,除贝瑞特外,颖泰生物、吉林碳股、同力股份、连城数控与长虹能源等5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

中证协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重为4.58%,明显高于A股平均1.69%的研发强度,但仍低于科创板8.62%和创业板4.82%的平均水平。

2022年上半年,北交所整体盈利增速表现不及科创板与创业板,但35家北交所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业绩则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数据显示,北交所、科创板与创业板期内净利润增速中位数分别为-9.5%、2.15%和-6.85%;而三个市场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同期净利润增速中位数则分别为-5.61%、5.79%和-0.36%。

开源证券诸海滨团队认为,北交所整体盈利增速表现不及科创板与创业板,是北交所企业整体规模尚小,在复杂宏观环境的影响下,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所导致。随着北交所企业自身不断提升运营能力,不断研发创新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未来规模端预期整体上行,抗外部干扰的能力有望加强。

周运南指出,北交所首个半年报季有三个特点:一是时间靠后,首个半年报季整体披露时间均比较靠后,体现出谨慎原则;二是两极分化,这与北交所上市公司规模差距明显一致,经营分化和二级市场分化将是常态;三是波动性大,由于北交所服务的是创新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经营波动性高,相信在下半年很多公司将能实现全年的稳定成长。

北交所上市公司成长性获青睐,机构也纷纷布局重仓。据东吴证券数据,公募基金上半年持续加仓北交所,重仓总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例从去年四季度的0.0112%增长至今年二季度的0.0548%,公募基金对北交所“小而美”、“专而精”的公司认可度持续提升。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募基金重仓股中持有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市值为36.28亿元,环比增长159.84%,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0.0548%,相比一季度增长0.03%。从重仓股明细来看,公募基金持有北交所前五大市值股分别为贝特瑞、吉林碳谷、连城数控、长虹能源和颖泰生物,持股市值分别为19.06亿元、4.93亿元、3.05亿元、2.46亿元和1.27亿元。

今年7月,第二批3只北交所专题基金获批,分别为景顺长城基金、泰康基金、中信建投基金旗下产品。此外,多家券商也在半年报中表示,下半年将积极布局新三板及北交所业务。

长城证券表示,新三板做市投资抓住北交所设立、新三板跨层、转板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跨越机会,下半年新三板做市投资业务将积极筛选并投资具有直接转板预期的创新层项目,同时做好北交所混合做市业务资质申报准备工作,同步启动研究潜在的北交所等市场混合做市业务并储备相关项目。

企业“获得感”

截至8月31日,北交所已有108家公司上市,其中中小企业占比为77%,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占比超八成。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累计融资227亿元,平均每家2.1亿元。北交所的设立为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开辟了一片服务创新型主阵地。“站在企业的发展周期,上市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节点,是新阶段的起始,但未来仍有巨大的未知和挑战等待着企业克服”,唐旭文告诉经济观察报。他介绍称,荣亿精密在北交所上市后,随着募集资金的到位,目前新厂房的建设、新制造设备的采购、新客户的承揽正在稳步进行中,企业在稳健发展中,登陆北交所令上市公司体验到了真实的获得感。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荣亿精密募集到的资金进行前期置换,一部分归还银行融资降低了资产负债率,大部分投入募投项目使用。公司上市后享受到了所在地政府提供的上市专项支持600万元,目前已到位500万元,减轻了企业上市费用高的压力。

不过,另一方面,公司未来仍要面临着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环境变化、全球新冠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和挑战,唐旭文说道,在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公司首先需要有针对性地强化营运管理能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也需要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其次,公司也需平衡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公司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避免走进盲目扩张的误区;再者,公司还需确保信息披露质量,维护公司股价稳定,科学合理的回馈中小股东,发掘公司价值亮点,吸引产业基金投资,都是公司将面临的挑战。

原标题:【北交所设立周年考:资本市场精准赋能专精特新
内容摘要:经济观察报 记者 梁冀 姜鑫 去年今日之景,唐旭文依然记忆犹新。2021年9月2日,唐旭文几人正外出聚餐,为一名同事庆生;恰逢此时,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传出了一则令他的手机瞬时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38959.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应收账款重压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困局待解
下一篇:【金融头条】保险代理人变奏曲:三十年温故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