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深一度丨广发基金上演“抱团式”买进遭投资者质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洪小棠 由于旗下基金持股集中度过高,广发基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近期上市公司中报披露结束,而一些投资者发现广发基金旗下数十只基金持有的包括阳光电源、晶澳科技、锦浪科技等能源板块个股集中度过高,并遭遇投资者质疑

9月6日更有投资者在阳光电源的股吧中戏称“阳光电源”为“广发电源”。

在记者采访的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一家机构的数十位基金经理同时看好一只个股并一举买进大概率属于公司行为。而机构的“抱团”式炒股行为并不利于稳定资本市场,且会造成单只个股的“砸盘”风险,不可持续。

一举买进

被投资者质疑的广发基金集中持股事件首当其冲的投资标的便是阳光电源。

在近期阳光电源公布的半年报中披露了十大流通股名单,其中广发基金旗下包括广发高端制造、广发科技先锋、广发双擎升级等5只基金占据了阳光电源十大流动股的五个席位。

不仅如此,在更加详细的机构投资者名单中可以发现,广发基金旗下44只基金持有阳光电源股票合并数量超8300万股,若以9月6日收盘计算,持仓市值超100亿元。

而紧随其后的华泰柏瑞基金旗下有10只基金持有阳光电源数量合计1349.33万股,也就是说,广发基金对阳光电源的“钟爱”程度是华泰柏瑞基金的6倍,是其后8家基金公司持仓数量之和。

在阳光电源十大流通股名单中,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广发双擎升级、广发科技先锋等基金的掌舵人,正是明星基金经理刘格菘。据记者统计,刘格菘合计持有阳光电源数量达4645.51万股(包含合管),占据了广发基金持有阳光电源的半壁江山。新生代基金经理郑澄然持仓数量紧随其后,持有阳光电源数量为2762.98万股。

此外,记者发现包括广发集裕、广发集悦、广发集瑞等债券型基金亦在阳光电源的机构投资者名单中。

值得一提的是,从未出现在阳光电源公布的投资者调研纪要中的广发基金为何如此看好该投资板块,截至发稿,广发基金相关人士未予回应。

华东一家科技类上市公司董秘表示,“一般来讲,机构投资者看好某个上市公司并确定持有都要经历几次甚至十几次的跟踪、调研才决定买入,从未出现在调研记录里说明关注频次不是很高,不过投资者调研纪要根据上市公司意愿自愿披露,确实也有部分调研纪要上市公司没有公布出来的情况。”

作为光伏龙头公司的阳光电源,今年4月曾因成长性受质疑一度遭遇股价暴跌,随后股价触底反弹,缓慢抬升。

在近期阳光电源披露的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22.81亿元,同比增长49.58%;归母净利润9亿元,同比增长18.95%;毛利率25.54%,同比下降 2.51%。

事实上,广发基金集中“偏爱”可以追溯至2021年,2021年一季度时广发基金还尚未出现在其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投资者名单也仅排在第17位,被旗下指数基金及指数联接基金被动持有,仅仅3个月后的中报,阳光电源便“突然”被广发基金旗下20余位基金经理同时看好并买入。2021年阳光电源披露的中报显示,其十大流动股东中广发基金便占据5席且均为“新进”,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也一跃成为继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后的第二位,合并持股数量超6500万股,排在其后的易方达基金合并持股数量为2368万股,前者是后者持股数量的近3倍。

如出一辙

不仅阳光电源,广发基金类似的操作还出现在了晶澳科技身上,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广发基金旗下6只基金占据了该公司的6个十大流通股东席位。而根据更详细的机构投资者名单显示,广发基金旗下合计48只基金持有该上市公司股票,合计持有数量达1.54亿股,按9月6日当天收盘价估算,合计持有市值达107亿元。上述48只基金持股数量占据该公司超14%的流通股比例。

而这一持有数量将排在其后合计持有7548万股的中欧基金远远甩出超2倍。

其中,位列十大流通股东中的广发高端制造、广发科技先锋、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广发双擎升级、广发小盘成长及广发创新升级6只基金的持股数量分别为2098.38万股、1947.57万股、1827.51万股、1620.23万股、1408.49万股、1363.53万,共计持有10265.71万股,占广发基金全部持有晶澳科技数量的66%。

究其重仓时间,记者发现,广发基金的大幅加仓相比阳光电源早了一个季度,其操作依然是“突然”集中持有。

时间回到2020年6月,晶澳科技董秘武廷栋、副总经理黄新明开启了针对机构投资者调研的视频会议,与会的机构投资者中,广发基金首次出现在调研名单中,与包括华安基金、富国基金等20多家机构投资者展开了线上调研。

11月8日,广发基金再度参与调研,这次晶澳科技派出参与交流的人数明显增多,执行总裁牛新伟、副总经理黄新明、董秘武廷栋及财务负责人李少辉均参加了该次调研,原因在于晶澳科技于当日发布了《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被立案侦查的通告》,会中参与调研的近20家机构亦就公司实控人被侦查对公司影响等问题展开调研。

几个月后,2021年一季度,广发基金旗下广发盛兴、广发瑞安精选、广发聚瑞便出现在晶澳科技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上,合计持股数量为1706.71万股。

同年三季度,广发基金旗下13只基金持有晶澳科技合计数量便达8325.31万股。

此后广发基金持续加大筹码,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晶澳科技被广发基金旗下48只基金,超30位基金经理同时持有超1.53万股,占该公司14.34%的流通股比例。

而在广发基金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该公司股价亦水涨船高,扶摇直上,自去年一季度至今年6月30日,晶澳科技股价期间涨幅近2倍,最高价一度冲破百元。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一家基金公司集中持仓单只个股,对股价确实有推涨作用,但抱团后短期涨幅容易形成泡沫。”

被广发基金“如法炮制”的个股远不止于此,包括锦浪科技、隆基绿能、天合光能等新能源板块个股也被广发基金所青睐。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锦浪科技被广发基金旗下35只基金的20余位基金经理同时持有超2717万股,占该公司流通股比例的9.24%。

天合光能同样被广发基金旗下39只基金的超20位基金经理合计持有9541万股,占该公司流通股比例的7.21%。

对于上述投资标的板块的持股逻辑,记者联系广发基金但截至发稿未予回应。

危险的“抱团”

而对于“抱团”式炒股,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该行为将对资本市场稳定造成不确定影响,不可持续。

“通常基金经理会通过自己调研、内部研究员及卖方推票等方式来选择投资标的,但一家公司有数十位基金经理集体看好一只或几只个股并同时间买入的话,不排除是公司的集体行为。”华南一家公募机构投研人士表示。

沪上一位券商系公募人士亦表示,如果一家公司,尤其权益规模大、手握资金量大的公司集中买入某一只或某几只个股,那么这几家上市公司的定价权就可能掌握在这家公司手中,当然可以从股价上也能表现出来在集中建仓期间股价会出现大幅上涨,不过一旦资金又集中撤离就可能会对上市公司股价出现“砸盘”现象。

原标题:【资管深一度丨广发基金上演“抱团式”买进遭投资者质疑
内容摘要:经济观察网 记者 洪小棠 由于旗下基金持股集中度过高,广发基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近期上市公司中报披露结束,而一些投资者发现广发基金旗下数十只基金持有的包括阳光电源、晶澳科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40705.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远洋资本“20远洋01”展期方案以51%同意比例“惊险”获通过,此前被列入信用观察名单
下一篇:创业板IPO撤单现象呈增长趋势,监管层多管齐下促保荐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