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虹:“降成本+增收益”,绿色金融赋能低碳发展

在9月初服贸会期间,经济观察报联合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共同举办了“‘碳经济’经观论道”活动。

聚焦“双碳”目标,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原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金融行动组高级技术顾问蓝虹在论坛现场指出,发展低碳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规模可达百万亿级人民币,这是财政难以负担的。

蓝虹解释道,当前,无论光电、风电还是其他绿色低碳技术,中国市场都处于市场门槛期。例如,电动汽车成本仍然高于燃油车;绿色建筑还存在一定的增量成本;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内部收益率大概在6-8%,只比普通信贷融资成本6%略高。

“如果没有绿色金融的支持,企业和行业的收益都将被融资成本所覆盖,导致融资瓶颈。所以,我们要思考如何通过绿色金融政策和工具,提供更低的融资成本,增加企业收益。”蓝虹说。

为了助推绿色金融发展,我国在近三年来推出了多项举措。

2020年7月,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发起成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将重点投资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等领域。 首期募资规模为885亿元。 

蓝虹指出,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投向,很大一部分是和“双碳”密切相关的,撬动了更多绿色股权资金投向“双碳”项目,推动绿色股权市场成长。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已累计运行11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2021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以此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建设。

“1.75%利率加上商业银行手续和成本后,流向项目的利率大约是3%,对比6%的普通信贷利率,相当于为项目增加了3%的收益率。绿色金融对整个‘双碳’目标的支持,是‘真金白银’的。” 蓝虹表示。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截至2022年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3万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带动减少碳排放量超8000万吨;引导和推动金融部门加大对绿色低碳转型、能源保供的金融支持。

此外,蓝虹还谈到,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运用一些绿色金融政策,抖客网,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例如将绿色金融指标纳入银行MPA评估(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提供绿色金融债单独审批制度等。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如果两家银行同时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中期借款便利,那么绿色信贷资产占比更高的银行可以获得更多支持。

整体来看,蓝虹认为,无论绿色发展基金还是绿色信贷政策,对“双碳”项目起到的作用都是降低融资成本;而碳交易市场的登台,则是增加“双碳”项目收益。

“在碳交易市场中,每吨碳配额大概是6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煤电企业通过增加新能源占比降低碳排放,就可以把减碳配额在市场上出售,每吨可以获得60元的回报。” 蓝虹表示,对企业而言,绿色转型既是收益,也是生产力。

蓝虹谈到,北京公交集团于2016年被纳入碳市场管理,推进低碳排放的天然汽车替代高碳排放的柴油车。2020年,该公司柴油消耗量下降近60%,碳排放强度下降11%以上,富余3.9万吨碳排放配额,获得了市场收益270余万元。

全球范围来看,对比2005年开始运行的EU-ETS(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中国碳交易市场起步较晚,成熟度较低。

蓝虹表示,2021年,EU-ETS进入交易市场的排放量配额量只有14亿吨,相当于中国45亿吨的1/3;而当年EU-ETS年度交易额就达到了6830亿欧元,约为4.7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仅仅14亿吨配额交易,就已调动了约4.7万亿人民币资金支持碳减排项目。

“碳市场交易量越多,反映出减碳项目获得的收益也越多。然而目前,中国碳市场交易额还不足100亿,与EU-ETS差距明显。” 蓝虹说。

蓝虹对此解释,一方面,欧盟碳市场每吨交易额是90欧元,高于中国60元人民币,说明我国碳交易市场为减碳项目带来的融资收益,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另一方面,欧盟碳市场已经走过了17年, 如果我国碳市场增加到70亿吨并且逐渐成熟,交易额有望突破23万亿元人民币。

除了碳交易市场,自愿碳减排市场也是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新能源汽车碳积分、碳普惠试点、个人碳账户,以及地方自愿碳减排市场交易试点等。“绿色金融不仅要依靠政策,还需要更多相关方支持。碳价格提升之后,绿色产业、减碳产业可以实现更大的推进。”蓝虹表示。

蓝虹举例表示,2020年12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提出CCER抵销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CCER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政策信号已经明确,CCER收益对处于门槛期的绿色减碳项目具有积极意义。

再如新能源汽车碳积分交易,2020年,特斯拉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获得6.9亿美元正向利润。其中,公司通过出售碳排放积分获得15.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2021年,特斯拉净利润达到55.24亿美元,出售碳积分收入为14.65亿美元。

蓝虹指出,如果没有碳积分收入,特斯拉在2020年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无法跨越市场的准入门槛,公司就不会在2021年实现持续成长。

“300年的时间里,全球二氧化碳增速非常明显,缓解气候变化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绿色金融要不断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落实更多的手段,打造更多的工具,从而满足处在门槛期的‘双碳’项目的融资需求。”蓝虹总结道。

原标题:【 蓝虹:“降成本+增收益”,绿色金融赋能低碳发展
内容摘要:在9月初服贸会期间,经济观察报联合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共同举办了碳经济经观论道活动。 聚焦双碳目标,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原联合国环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60001.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盛业求解供应链金融难题:重征信更重履约表现
下一篇:销售漏斗在中国建筑材料领域最成功的改良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