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多位企业家走进标杆工厂,亲身体验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浪潮

在2022年的今天,随着消费互联网的巅峰已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已近山穷水尽,所有的注意力重新回到硬科技,而工厂正是科技、生产与需求的交互试验层。

  

相比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发生在工厂里的设备、组织和制造流程的变革,显得更加的沉静和厚重,也更值得我们屏神凝气地去学习和观摩。

  

今年3月,财经作家、890新商学创始人吴晓波老师发起了《走进标杆工厂》系列项目,已陆续走过顾家家居、万向集团、三一重工、慕思股份、华润江中、格力6个标杆工厂,带领1500多位企业家游学参访,亲身体验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浪潮。

  

1500多位企业家走进标杆工厂,亲身体验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浪潮

    

  

一、最激进的智能制造试验场在中国

  

三天前(11月4日),《大西洋月刊》发表了一篇《谁真正在中国驾驭特斯拉?》,其中写到:

  

“在华盛顿,许多人担心中国正在寻求技术领先,马斯克与中国人明显的亲密关系引起了警觉。中美已经成为赤裸裸的经济竞争对手,尤其是在电动汽车这种高科技行业。

  

……美国大企业持续在中国投资、分享重要技术,实质上是在帮助和支持敌人,牺牲本国利益来赚钱。”

  

洋洋洒洒数千言,不外乎老调重弹,挑动工商界的意识形态对立。从特斯拉在上海建厂至今,这种论调一直存在。

  

真正有趣的是,11月初同时发生了另一件事:

  

据彭博社报道,特斯拉计划将上海工厂的大约200名工程师和生产人员,派往位于美国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厂,以提高美国工厂的产量。第一批人员将于本月出发,任务至少持续三个月。

  

弗里蒙特工厂建成于1962年,原属通用汽车;1984年起,由通用汽车与丰田合资成立的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NUMMI)运营;2010年,被特斯拉收购,成为特斯拉第一家整车工厂。

  

上海工厂于2019年1月开工建设,8月建成,10月投产,12月开始交付——震撼世界,被称为“上海速度”。今年7月,工厂进行升级扩产,9月,特斯拉在中国交付了83135辆车,刷新月度纪录。

  

1500多位企业家走进标杆工厂,亲身体验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浪潮

    

  

目前在中国订购一辆Model Y,等待时间为1—4周。而在美国订购一辆Model Y,可能要到2023年3月才会交货。

  

新能源车媒体Electrek如此评价:特斯拉试图用中国工程师,在美国复制上海工厂的成功,“将部分人才带到美国是一手好棋——即使只是很短一段时间”。

  

问题是,一座成立60年的工厂,为什么需要一座成立3年的工厂传授经验?

  

马斯克曾经多次称赞上海工厂的高效。在很多人看来,这种高效无非源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和无穷无尽的加班。

  

但这样的成见无法解释,为什么特斯拉要派200名上海员工去弗里蒙特——他们又不能在美国传授工资水平和加班经验。

  

实际上,派去的主力是自动化和控制工程师,而此前上海工厂升级扩产时,监督机械维护和改进的正是这群人。

  

让我们来讲讲,美国人尝试复制的,究竟是什么中国经验。

  

曾与马斯克同属“Paypal黑帮”的彼得·蒂尔,写过一本《从0到1》,其中提到:

  

“进步可以呈两种形式。第一,水平进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经验——直接从1跨越到n。第二,垂直进步,意思是要探索新的道路——从0到1的进步。

  

如果你根据一台打字机造出了100台打字机,那就是水平进步。而你有一台打字机,又造出了一台文字处理器,那你就取得了垂直进步。”

  

他认为中国擅长从1到n,将成熟产品大量复制,而硅谷擅长从0到1,发明创造。这一观点影响深远,在中国也有很多信奉者。

  

但在今年上半年的一场《吴聊·夜话》中,科技投资人王煜全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

  

王煜全老师指出,“从0到1”容易让大家产生特别大的误会,以为从1到100万是不要钱的。这是错的,从1到100万非常昂贵,而且对科技创新的成败举足轻重——从0到1很关键,但没有从1到100万,那个从0到1是会死的。

  

他解释说:“虽然美国是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导者,但是他们把科技前沿落地的时候做得比中国人差多了。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美国的企业,最后规模量产,基本都要往中国跑,珠三角长三角。”

  

“从1到100万不只是来料加工、OEM代工那么简单。因为从0到1和从1到100万之间有一个鸿沟,这个东西只有中国人会,叫做量产化改造。不是说做出一个原型就能量产100万个,没那么简单。”

  

我们来讲一个实际案例。

  

谈到液晶(LCD)面板,你能想到哪些重要厂商?中国大陆的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中国台湾的友达、群创;韩国的LG(三星退出液晶面板业务);日本的夏普。

  

1500多位企业家走进标杆工厂,亲身体验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浪潮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单位:千片

  

没有美国厂商。

  

液晶显示器的发明者,是美国无线广播公司(RCA)。而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创造了第一台有源矩阵显示器。

  

在《美国创新简史》一书中,作者——两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忿忿说道: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期,这个行业的规模增长了10倍。目前全球销售额为1140亿美元。

  

没有一家美国公司从这个行业中获利。也没有美国工人在该产业工作。然而,美国研究人员不只一次,而是两次发明该技术,催生了这个行业。”

  

问题是,为什么美国人会放弃这些发明?

  

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把原型机搬出实验室,开发制造工艺,大批量产,实现规模制造并盈利。

  

当时,美国无线广播公司的阴极射线管(CRT)电视,技术成熟且利润丰厚,他们看不到LCD的商业前景。

  

1972年,夏普以300万美元的价格从RCA手中买下专利。日本人并没有直接把液晶显示用在电视上,而是应用于袖珍计算器、手表这些小屏幕。量产,盈利,再用赚到的钱改进技术。

  

从1.2英寸、3英寸,到9英寸、14英寸;从黑白,到单色,再到彩色;水磨工夫,持续数年,一步步打通了商业化的道路。

  

后来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接棒走下去,终于将这个行业发扬光大。

  

但在美国人的视角里,只有他们从0到1,中日韩坐享其成。

  

1500多位企业家走进标杆工厂,亲身体验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浪潮

    

  

威斯康星州富士康液晶面板工厂奠基

  

2017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曾以高达30亿美元的租税减免,招揽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建设10.5代线的液晶面板工厂。这座被他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工厂,至今仍未建成——《华尔街日报》表示已经泡汤。

  

他们看不上从1到n,又做不到从1到n。

  

二、世界上最好的工厂,超三分之一在中国

  

2018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与麦肯锡在全球评选出了114家“灯塔工厂”,称其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生产背景下为数不多的指路明灯般的工厂”。

  

其中42家位于中国,占比超过1/3。

  

最好的工厂在中国。

  

1500多位企业家走进标杆工厂,<a href=抖客网,亲身体验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浪潮" src=https://www.doukela.com/uploads/allimg/221108/03031S030_0.png hspace=10 vspace=10/>

    

  

图片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当美国人尝试复制中国制造的经验时,我们是不是也该开展内部复制?

  

原标题:【1500多位企业家走进标杆工厂,亲身体验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浪潮
内容摘要:在2022年的今天,随着消费互联网的巅峰已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已近山穷水尽,所有的注意力重新回到硬科技,而工厂正是科技、生产与需求的交互试验层。 相比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发生在工厂里的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69971.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抖音电商双11发力“货架电商” 多重满减助力读者选购优价好书
下一篇:京滨城际铁路南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