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金流等指标给蓝思科技“体检”

  蓝思科技近日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76亿元,净利润为7.59亿元。其中,在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3.93亿元,环比增长25.83%;净利润10.64亿元,环比增长897%;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10.32亿元,同比增长36.79%。

  从营收净利来看,蓝思科技算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公司质地究竟如何,是否有潜在风险,不妨从现金流指标来做个“体检”。

      1.经营性现金流

  与净利润相比,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更能反映真实的经营成果。第三季度蓝思科技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1.02亿元,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而像同行业的立讯精密,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仅5.38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54.2亿元,同比下滑逾90%。

  如果看前三季度的数据,消费电子行业平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7.80亿元,蓝思科技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45.2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远超同行业其他公司。  

从现金流等指标给蓝思科技“体检”


  消费电子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年前三季度,蓝思科技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8.73亿、72.51亿、75.80亿、60.39亿、45.20亿元,现金流情况都相当健康,业务经营稳健。  

从现金流等指标给蓝思科技“体检”


  蓝思科技近几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2.应收账款

  而在应收账款方面,抖客网,账龄几乎都在1年内,过往坏账率较小,周转率也比较稳定,整体波动不大,表明蓝思科技经营稳健,所开发客户整体质量较高。

  对比前三季度的应收账款发现,蓝思科技该项数据为90.29亿元,处在同行业公司较低的水平,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公司现金流的健康状况。  

从现金流等指标给蓝思科技“体检”


  消费电子行业应收账款

      3.存货

  而在存货方面,蓝思科技该项数据也一直比较平稳,近几个季度基本上维持在65-75亿元的水平。

  数据对比就可以发现,蓝思科技前三季度的存货为75.13亿元,在同行业公司里处在较低的水平。同行业公司里,立讯精密第三季度存货激增,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存货总额为421.77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132.39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4.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另一关键指标——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是指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利息费用的倍数。目前,蓝思科技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达10.26,可以说,在整个行业里,都是领先的健康水平。  

从现金流等指标给蓝思科技“体检”


  蓝思科技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5.短期偿债能力

  稳健的财务状况离不开较强的偿债能力。截止2022年三季度末,蓝思科技资产负债率为44.06%,相较于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的60.39%、52.29%、46.82%、44.13%,已实现“四连降”。

  从具体债务结构来看,蓝思科技第三季度末短期借款为46.39亿元,相较于2020年末的134.4亿元已大幅下降。同行业公司里,立讯精密第三季度末短期借款为213.9亿元,而在2020年末这一指标仅为75.77亿元。

  从短期偿债能力来看,蓝思科技今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5.20亿元,基本上可以覆盖短期借款。而立讯精密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仅29.61亿元,相较于213.9亿元的短期借款,几乎是杯水车薪。

  可以说,蓝思科技经过近几年持续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长短期负债结构,短期偿债能力明显提升,抗风险冲击的能力更强。而立讯精密却恰恰相反,短期借款迅速攀升,在当下宏观形势较不利的环境下,或出现债务周转问题。

      6.小结

  通过深入剖析财务数据,不管是与历史数据对比,还是与同行业公司对比,作为消费电子零组件的龙头,蓝思科技的财报里确实亮点多多。

  综合来看,稳健的财务基本面使得蓝思科技拥有较强的经营韧性,充裕的现金流反哺公司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巩固公司竞争力,并将进一步主推内生造血能力,蓝思科技的新一轮成长值得期待。

原标题:【从现金流等指标给蓝思科技“体检”
内容摘要:蓝思科技近日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76亿元,净利润为7.59亿元。其中,在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3.93亿元,环比增长25.83%;净利润10.64亿元,环比增长897%;第三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71625.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加速布局新能源赛道
下一篇:经济日报:网络空间治理需全球共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