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资本市场震荡不断,风格快速轮动,市场分化加剧,投资难度上升,很多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合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实际上,震荡或许才是市场的常态,而震荡中可能也蕴藏着投资机遇。大变局之下,资本市场将何去何从?如何探索配置先机?
2022年11月11日,由中融基金主办的2023年度投资策略会以云峰会形式成功举行,首次融入XR混合现实技术和AI主持人,为投资者呈现一场视觉盛宴。本次策略会以“焕然‘1’新,智领先机”为主题,设有宏观经济、权益、固收、FOF 等九大重磅分论坛,特邀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与中融基金资深投研团队一起,纵论国内外经济风云,把脉宏观经济大趋势、展望资本市场投资机会。
中融基金总裁黄震做了开场致辞,他表示,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政治格局演变,全球通货膨胀形势严峻,美联储频繁大幅加息,引发全球“加息潮”。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克服了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恢复发展后劲增强。中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近期新出台的政策为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金融力量服务高质量发展正是践行政策精神的体现,相信基金行业将大有所为,中融基金也必将大有作为。
把脉世界经济大趋势
剖析国内发展新前景
2023年宏观环境将如何演绎?中国宏观政策如何实现稳增长?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如何?投资方向在哪里?对此,中融基金权益研究总监寇文红与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以一对一访谈形式展开深度剖析。
管涛指出,当前,美国就业市场过热、房地产价格回落到房租下降存在1年左右的时滞性、核心PCE和核心CPI增速依然偏高、俄乌冲突导致能源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短期强通胀令美联储持续加息,参考上一轮加息-缩表-降息的节奏,一旦金融条件紧缩到出现危机的苗头,美联储可能会再次率先停止缩表。
对于国内宏观经济展望,管涛预计2023年可能会有一些顶层设计的出台支撑经济发展,我国产业政策会紧跟相关政策和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或会催生相关投资机会。
另外,今年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可能会超过2020年,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有条件尽量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维护币值稳定;财政政策方面,明年可能会加大专项债规模,甚至可能重新发行特别国债,规模甚至超过2020年。
对于人民币的走势,管涛认为,人民币汇率明年是涨是跌,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经济稳、金融稳,经济强、货币强。
谈及对投资者的2022年大类资产配置建议,管涛团队对大类配置做了排序:权益>债券>货币>大宗。认为A股好于美股;美债好于中国国债;美元与人民币跷跷板;原油好于基本金属。
资本市场长期向好
权益投资配置价值或显现
年初以来,资本市场风云变幻,行业发展迎来深刻变革,但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权益投资”迎来大时代,如何把握历史性机遇?
中融基金权益投资总监柯海东深刻探究市场动向,解读权益策略。他认为,市场整体或具有较高的估值性价比,可关注四条主线:能源、国产替代、稳增长、疫后修复。在行业配置和投资思路方面,柯海东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能源主线方面,传统能源中关注具有量增逻辑的煤炭公司或者仍有较大价格弹性的品种,新能源行业中关注具有技术进步、渗透率加速提升及估值具有吸引力的细分方向;国产替代方面,关注该领域下游的景气度、国产化率及具有突破性进展节点的细分方向,如半导体上游、生命科学上游、制造业、军工等;稳增长方面,聚焦地产龙头、基建链条成长股;疫后修复方面,关注国内为放松管控所作的准备及政策时间节点,关注具有成长性的品类(如露营、功能饮料)、周期向上的品类。
市场持续震荡,新能源赛道景气度持续。如何把握“新光军车”行业赛道的投资方向?中融基金成长投资总监甘传琦携手权益研究总监寇文红、基金经理骆尖、投资经理刘野、研究员孙志东、研究员朱晓明展开深度探讨。他们表示,在近期发布的政策中,国家安全观政策权重明显提升,报告新增国家安全篇章,提及“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相关产业或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主要如下:新能源方面,俄乌冲突引发欧洲能源危机,传统能源价格高企,全球能源革命加速,各国纷纷加快出台能源转型计划。光伏、风电和新能源车发展较为成熟,预计未来仍有迭代空间;近年来全球及中国光伏装机量持续快速增长,光伏技术也在不断迭代,或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风电近年来日趋成熟,海上风电或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重要驱动力;消费端汽车自动化趋势不断加速,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高速增长,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军工方面,预计军工行业将向着更加全面、更多维度方向发展。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如何探索新一轮“疫后修复”配置先机?中融基金价值投资总监钱文成携基金经理赵睿、基金经理潘天奇、基金经理熊健、研究员陈方园就疫后修复的投资机遇进行了展望。他们表示,2023年预计在疫情扰动影响边际上趋于减弱,看好消费疫情修复市场,寻找结构性机会。重点关注大众品的投资机会,预计基本面恢复的弹性会更大一些;疫情严重冲击中小企业,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下滑,影响白酒品牌消费升级的进程,预计白酒的恢复相对偏弱一点;房地产产业链在疫情后的主要机会是建材板块,由于建材行业跌幅大,市场预期已经较低,另外目前不少工程受疫情影响处于停工停产状态,疫情后施工恢复可能会看到建材公司业绩的修复;医药行业整体或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关注受益于行业增长和结构占比提升的大方向,看好高端创新器械、医疗服务、创新药品、创新生物制品、医药消费、医药零售等行业,致力于精选赛道的成长性标的。
固收之道,一张一弛
拨开市场迷雾,解读理财良方
固收类投资是中融基金的传统优势业务,包括短债、中短债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等,产品线较为齐全。中融基金希望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投资者拨开市场迷雾、探寻未来机遇。
在固收专场中,中融基金绝对收益部总经理潘巍、固收研究部总经理张祺、基金经理朱柏蓉、基金经理石霄蒙、基金经理韩正宇深度剖析了固定收益市场的投资策略。
他们认为,随着刚性兑付被打破,投资者或许会慢慢接受这种短期的波动性,资金或会选择前往潜在投资回报率更高的领域,比如权益类资产或少量含权益的资产,固收+类产品是符合这类投资需求的一个重要出口。
在选择基金产品之前,他们给出了具体建议,要了解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认真阅读募集说明书、基金合同,抖客网,了解投资范围、投资限制等;对于存量产品,要重点关注业绩的历史表现,除了收益率水平,更需要关注过往运作的净值波动和回撤控制;有能力分析的投资者,可以做一些历史业绩归因。
对于当下的震荡市场,潘巍建议不要受短期情绪的影响,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要做好个人规划,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保持平常心,在尊重常识的基础上冷静应对、决策。
提到风险控制,不得不提中融基金的信评体系,张祺对中融基金的信评体系进行了分享。目前,中融基金已经完成了26个行业评级模型的搭建、对5000家市场发债主体的全覆盖,并建立了约1800家企业的可投库体系;同时对全部发债企业进行了动态评级跟踪,搭建了正态分布的评价曲线。
多专场解读市场动向
多维度共论资产配置
除了宏观策略、权益机会、固收投资解读外,中融基金投研团队还分享了煤炭投资动向、FOF投资理念及策略。
今年,煤炭板块表现超预期,在煤炭专场,中融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经理赵菲、基金经理陈薪羽及人气主播琦琦深度解析煤炭板块,探析过去与新生中的投资机遇。
谈及海外能源危机对煤炭行业的影响,陈薪羽表示,海外能源危机导致煤炭重要性加强,能源安全诉求增强,同时,“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这句话也进一步从能源安全角度强调了煤炭的地位。
展望煤炭板块的未来投资,赵菲认为,从短期来看,寒潮天气加速取暖需求,非电煤的下游进入淡旺季切换;从中长期来看,全球煤炭供给缺乏弹性,供需格局偏紧,政策端明确限价,煤炭长协价格维持稳定,非电煤成为现货定价核心。
而在FOF专场中,中融基金策略投资部总经理周桓与人气主播琦琦洞察市场,解读FOF密码。周桓分享道,FOF致力于让投资者通过一只基金产品实现多资产配置,降低组合波动率,助力优化持有体验。对于如何选择FOF产品,周桓表示,客户选择FOF产品要确定投资目标及场景投资需求,如养老需求。
解密快乐投资的秘诀
平和心态,长期投资
在震荡市场中如何保持平和心态、快乐投资?中融基金副总裁卢强深度剖析了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容易陷入的误区,面对常见的“追涨杀跌、以短看长、期限错配、空仓盼牛”等困扰,建议投资者保持平和心态,坚定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
如何避免投资过程中的误区?卢强分享了三大步骤:明确目标,合理配置;淡化波动、长期投资;淡化择时,坚持定投。他认为,没有完美的资产,但有合适的资产配置。做好资产配置,坚持长期投资,方能助力投资长远发展。同时,他提到,基金定投作为一种稳定的投资策略同样重要,不仅适用于多种投资标的、各种投资金额,当面对长期向上,回撤可控的产品时,也更容易看到“微笑曲线”。
持续提升投研核心能力
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作为普惠金融代表,公募基金已然成为普通投资者分享国家经济成长红利的重要渠道。
成立九年来,中融基金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找准定位,保持定力,稳中求进。截至2022年9月30日,中融基金管理资产规模1518.51亿元,其中公募规模1185.76亿元,专户规模332.75亿元,行业排名前1/3。
中融基金总裁黄震表示,中融基金多年来组建了一支投资风格多样化、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投研团队,业务范围涵盖固定收益投资、权益投资、数量投资、FOF投资等投资方向。业绩方面,传统的优势固收业务保持了业绩稳定,权益业务在业绩、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布局上得到较大发展,核心基金经理的多只权益类产品获得基金评级机构三年期的五星评级。
展望未来,中融基金将继续立足客户需求,持续优化产品布局,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力争为持有人创造持续而稳定的回报,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展现更大作为!
数据来源: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中融产业升级混合、中融竞争优势、中融核心成长、中融新经济混合获银河证券、海通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评级来源:银河证券,2022.10.10发布;海通证券,2022.10.1发布)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定是否参与基金交易及相关业务。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者认购(或申购)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
原标题:【震荡行情或蕴藏投资机遇 ——中融基金2023年度投资策略会重磅解析】 内容摘要:2022年,资本市场震荡不断,风格快速轮动,市场分化加剧,投资难度上升,很多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合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实际上,震荡或许才是市场的常态,而震荡中可能也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73874.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