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植物乳杆菌HT121

益生菌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近些年一直活跃在大众视野,热度居高不下。有趣的是很多研究发现那些耳熟能详的“网红菌”大多来自高山、深海、雪山、高原这些极端且人迹罕至的地方,比如神秘而美丽的雪域高原——青藏高原。

  

神秘美丽的雪域高原,生物学家的梦想之地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常年积雪,高寒缺氧,被称为除南极、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众山之王自然之巅——喜马拉雅山脉横亘于青藏高原南部,从古至今关于这片土地的传说数不胜数,也让喜马拉雅“神圣之巅”的形象深入人心。自然而然我们看待这群高山不约而同加上了一层“仙气”滤镜,虽然仙气不是真实存在,但喜马拉雅山脉却常年被寒气笼罩。极高海拔铸就了一座座天然冰川,遍布在天山、昆仑山等高山之上。作为冰川中环境最为恶劣的极地型冰川,喜马拉雅山脉拥有的自然资源蕴含着无限的原始能量。

  

揭秘!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植物乳杆菌HT121

    

  

(喜马拉雅冰川)

  

一直以来,青藏高原都是生物学家的梦想之地。严峻的极地环境造就了青藏高原这个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实验场”。研究发现,在喜马拉雅山脉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大多保留着生命诞生之初的原始形态。寒冷的极地人迹罕至、没有污染,没有耐药菌株、没有抗生素的干扰、没有基因变异。卓越的生存能力让它们不断适应喜马拉雅的变化,其中蕴含的自然生物力量十分可观。

  

徐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微生物学家、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原所长,一生从事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病原学研究。在传染病领域,徐建国院士用全部的生命和热血,为祖国的医疗事业保驾护航。

  

美丽而神秘的青藏高原,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微生物学家徐建国而言,是研究传染病的天堂。这一发现,源于一次高原防疫。

  

青藏高原的探索:独特的自然生态孕育独特的生命力

  

1999年苏皖大肠杆菌O157:H7暴发,2005年四川人感染猪链球菌暴发,2005年脑膜炎奈瑟菌4821序列群暴发,2006年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暴发……新发、突发、罕见传染病面前,科学家们总是逆行在人群中,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了地震。地震区属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一位国外学者认为,地震可刺激鼠疫菌的宿主动物喜马拉雅旱獭提前出蛰,玉树可能会发生鼠疫。可是,地震摧毁了玉树所有的建筑,包括公共卫生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把任务交给徐建国。当时,作为所长的徐建国带着移动P3实验室上了青藏高原。这是徐建国第一次深入研究鼠疫,并因此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青藏高原,抖客网,高寒缺氧,不仅孕育着地球早期的生命,而且很少受到污染。通过对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研究,徐建国院士团队发现了大量的新的细菌。在研究过程中,有了一个意外发现,喜马拉雅野生旱獭的体型肥大,但体脂较低。最终经过多次研究实验,在喜马拉雅野生旱獭的体内成功分离出植物杆菌,并将其编号为HT121。菌株经“中国微生物菌种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鉴定并宝藏,命名为“植物乳杆菌HT121”。

  

旱獭,曾凭借又丑又萌的土肥圆形象在社交平台意外出道,跨进人类的表情库,成为斗图圈顶级流量。而喜马拉雅旱獭属于青藏高原特有种,栖息于海拔1500至4500米的高山草原和草甸地带,多在向阳的山坡挖洞穴而居,国内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被青藏高原纯净的空气、喜马拉雅天然的高山雪水滋养的柔软多汁的青草和灌木嫩枝鲜叶,是喜马拉雅旱獭最爱的口粮。没有饲料的喂养,有的只是大自然植物的天然孕育,生活在这里的喜马拉雅旱獭自由自在地挖洞、厮打、晒太阳。

  

作为居住在海拔最高的哺乳动物之一,喜马拉雅旱獭长期暴露在低温、缺氧和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中,在恶劣栖息地中进化而来的生存方式促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基因适应能力[1]。

  

揭秘!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植物乳杆菌HT121

    

  

(喜马拉雅旱獭)

  

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带来的超级力量

  

植物乳杆菌HT121属植物乳植杆菌。植物乳植杆菌属于乳酸菌,功效最早被验证的就是乳酸菌。同时作为最常见的益生菌,乳酸菌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肠道和口腔中,能维持消化道的微生态平衡。植物乳植杆菌对人体有非常强悍的保健作用,比如调节免疫力、抑制致病菌及肿瘤细胞的形成、降低血清胆固醇、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加速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等。

  

植物乳杆菌HT121提取自只摄食植物的喜马拉雅野生旱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无污染、无抗生素干扰的特性,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耐酸、耐胆盐能够安全定植肠道实现生物作用。

  

不是每一株菌株都有名有姓有身份。植物乳杆菌HT121经“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鉴定为植物乳杆菌,菌株保藏号CGMCCNO.12422,植物乳杆菌为卫办监督发 [2010]65号公布的可食用菌种,并命名为植物乳杆菌HT121。

  

(科普知识点: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hina General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 CGMCC),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是我国最主要的微生物资源保藏和共享利用机构。自1985年起,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保藏中心,承担用于专利程序的生物材料的保藏管理工作;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批准,于1995年7月,获得布达佩斯条约国际保藏单位的资格;2003年,参加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2010年,成为我国首个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保藏中心;2011年,成为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成员单位;2018年,由国家卫健委指定为国家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

  

除此之外,在无数次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发现植物乳杆菌HT121在降血脂方面有着突出表现,目前已获得国家降脂专利(在制备降脂药物中的应用专利号ZL 2016 1 0757751.7)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HT121降脂的功效。大鼠模型实验显示,在植物乳杆菌HT121的干预下,仅仅45天高脂饮食大鼠的血脂就得到了显著改善。

  

揭秘!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植物乳杆菌HT121

    

  

(大鼠对照实验)

  

与此同时,科研人员也在三甲医院开展了有关植物乳杆菌HT121降脂的人体临床实验。经过12周的医学观测,食用过植物乳杆菌HT121的受试者不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同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也打开了安全降脂的新局面。

  

揭秘!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植物乳杆菌HT121

    

  

(人体临床试验证实,植物乳杆菌HT121可安全降血脂)

  

目前,博德生物携手徐建国院士团队就植物乳杆菌HT121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植物乳杆菌HT121的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经由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及层层严苛检验,成功开发出含有植物乳杆菌HT121的运动营养食品——牛蒡高原植物乳杆菌粉。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激发植物乳杆菌HT121的强大力量,铸就适合国人体质的安全健康产品。

  

原标题:【揭秘!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植物乳杆菌HT121
内容摘要:益生菌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近些年一直活跃在大众视野,热度居高不下。有趣的是很多研究发现那些耳熟能详的“网红菌”大多来自高山、深海、雪山、高原这些极端且人迹罕至的地方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75250.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光华北方户外校友企业参访活动——走进恒天财富顺利举办
下一篇: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EMBA走访移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