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节后A股怎么走?周期股还能涨么?八大知名基金经理最新研判来了

  【导读:国庆长假期间,中国基金报邀请多家大型公募基金投资高管知名公募基金经理和私募投资经理撰文,总结前三季度A股投资,展望四季度股市走向和投资策略,供大家节后投资参考】

  本次共有八篇公募基金经理撰稿发布,分别来自:

  南方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权益) 史博

  嘉实基金价值风格投资总监谭丽

  银华基金董事总经理李晓星

  融通基金副总经理邹曦

  上投摩根副总经理、投资副总监孙芳

  汇丰晋信基金研究部总监陆彬

  光大保德信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总监盛松

  创金合信工业周期基金经理李游

  南方基金史博:A股市场回顾及展望

  2021年三季度市场回顾

  A股市场在三季度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剧烈分化。以消费医药为代表的“茅指数”大幅下跌;以新能源和半导体龙头为代表“宁组合”先涨后跌,整体持平;以煤炭、钢铁、化工、有色、建筑为代表的传统周期板块则大幅上涨。受行业剧烈分化的影响,上证50指数、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数三季度收益分别为-10.1%、8.4%、-7.75%,分化程度历史罕见。

  此外,三季度港股市场也出现剧烈波动。受互联网监管政策打压,恒生资讯科技指数3季度跌幅达25.33%,带动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分别下跌16.08%和19.3%。作为对比,全球股指在三季度普遍小幅收涨,MSCI发达国家市场指数上涨2.86%,美国、欧洲、日本股指均呈现一定幅度的上涨态势。

  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市场在三季度的极端分化行情。首先是影响市场的基本面环境比较复杂:(1)经济增长方面,外需依然强劲,但内需开始回落,各项经济数据持续低于预期;(2)产业方面,地产降温导致部分企业陷入流动性困境,但新能源和低碳经济方兴未艾;(3)政策方面,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与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同步推进,8月份以来的“能耗双控”助长了部分周期品价格的上涨势头。第二个方面是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资金价格保持低位,社会财富积极寻找房地产之外的配置资产,导致股市成交在三季度多数时候处于极端火热状态,市场在万亿成交以上维持的天数已经达到46天,超过2015年上半年的水平。

  2021年四季度市场展望

  市场短期轮动快速且剧烈,反而更加要求我们在投研上保持前瞻和定力。展望四季度,我们整体的看法是: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热度,指数有一定的上行空间。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如下:(1)国内经济降温趋势明显,这一背景下,整体流动性环境有望维持宽裕;(2)尽管局部板块有高估,但整体A股估值处于中位数水平,港股估值处于偏低水平;(3)目前国内对地产的高压政策预计仍将持续,债券收益率已经处于低位,权益资产的配置吸引力相对突出。

  最后,市场有些观点担心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对新兴市场的冲击,我们认为影响不大。一方面美联储退出过程会非常审慎,避免对金融市场形成冲击;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之后,我国在经济和宏观政策上独立性非常明显,外部变量很难对国内市场形成持续的影响。

  在这一判断下,我们会重点挖掘热点板块中成长可见度高的投资标的,以及部分稳定成长板块的估值切换机会。具体而言,我们比较关注以下三个方向的投资机会

  首先是碳中和背景下的资源品价格上涨,制造业升级以及关联产业链。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叠加疫情对供应链的中短期冲击,使得资源的有效利用变得格外重要。可以说,碳中和目标限制了资源供给总量,并使得中游制造业面临一定的成本上升压力,这个过程对于行业格局和周期波动会带来新的影响,具备吸收、转化成本压力的高能效公司将长期胜出。

  其次是互联网、消费、医药这些长周期回报相对稳定可观的板块。这些领域今年的政策变化比较多,相关公司股价调整也非常剧烈。我们趋向于认为市场对即期利空的反应比较充分,一旦相关公司盈利底和政策底得以确认,则是非常好的中长期布局时点。

  最后是科技类板块。对于科技类板块,整体肯定是看好的,关键是选择细分领域。目前我们主要关注三个方向:半导体产业的突破、汽车智能化和物联网。这些方向要么是补足我们技术上的短板,要么是足以带来广阔的增量需求的领域。对于这些板块,我们会更加注重其产业成长的逻辑,对于优质公司可以接受更高的估值容忍度。

  声明:上述内容和意见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本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

  嘉实基金谭丽:价值投资是个慢过程

  只要方向正确,即使慢也可以进步很快

  2021年已经只剩下三个月时间,经历了2019年的激荡起伏和2020年的大幅降温后,与不确定性博弈似乎已经成为了市场投资的主旋律。然而目前全球仍然没有完全走出疫情的阴霾,人类仍然在和顽固的病毒做斗争,这个过程显然比我们预期的更加漫长和艰辛,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此时以安全边际为核心,以守为攻,以时间换空间或许才是获取较大胜率的投资策略。

  撕裂的市场

  个股研究比行业配置更关键

  回顾今年的市场,整体来看全球经济处于疫情后的复苏阶段,但因为区域的不均衡与复苏的不稳定,各国的刺激政策或难以马上退出,疫情这个高度不确定的外生变量让宏观环境以及国际关系都变的异常复杂。但整体来讲,在海外经济复苏的带动下,中国经济上半年仍然表现比较好,出口需求旺盛,同时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表现良好。

  此外,在海外流动性外溢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上半年流动性环境仍然维持宽松,从而导致A股市场在2月份下跌之后重新走牛,且表现为高估值核心资产大幅反弹、主题赛道类投资持续活跃。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结合估值水平,我们没有再去从行业配置角度思考问题,更多的是从每一个个股进行深入研究和定价。这种自下而上的方法看似降低了效率,但市场在行业中观层面的有效性是很强的,纯粹的行业配置大概率难以获得超额收益,因为市场比较容易对β进行定价。即使在流动性非常充裕且没有做空机制的A股市场,通过对行业β做趋势性的追逐,在一定时间内也可以获得一定超额收益,但是,这要以极高的换手为代价,且不确定较高,这并不是一个可重复、可放大的方法。

原标题:【灵魂拷问!节后A股怎么走?周期股还能涨么?八大知名基金经理最新研判来了
内容摘要:【导读:国庆长假期间,中国 基金 报邀请多家大型公募基金投资 高管 、知名公募基金经理和私募投资经理撰文,总结前三季度A股投资,展望四季度股市走向和投资策略,供大家节后投资参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20071.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阿里腾讯银联“再推墙”!支付巨头场景能大融合吗?
下一篇:6.5亿人次出游?泰山紧急停售 迪士尼热门项目排队1小时!这些股票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