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重塑优势加速突围

  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把金融服务的触角伸向县域和农村,加码普惠小微企业贷等业务,以农村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中小银行受到一定程度“挤压”。面对大行业务下沉,农商行如何重塑优势、突破重围?对此,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和专家。

  普惠小微贷增长迅速

  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积极探索普惠金融服务创新,持续完善普惠金融组织架构体系,吹响了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的号角。大型商业银行通过提升便民服务点、自助机具等涉农金融服务,不断推动信贷资源向农村下沉,积极抢占涉农金融“新蓝海”。农商银行面对行业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也在原有业务基础上不断转型探索。

  作为农商银行主要业务构成,普惠小微贷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普惠小微贷款增长迅速,总体呈现“量增、面扩、价降”态势。监管部门发布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19年四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36.9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7万亿元。到2022年四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59.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表示,普惠小微贷款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我国银行体系加大对普惠群体支持力度,对满足普惠群体金融需求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变化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国家出台的支持政策、金融供给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金融科技的发展等。

  普惠金融是稳就业和稳民生的有效保障。近年来,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要素投入,拓展普惠金融广度和深度。从2019年起,《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多年对大行普惠小微贷做出具体增速要求。2022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明确2022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力争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监管部门今年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力争实现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高于本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业内专家提到,在大行落实普惠金融任务的同时,监管部门还出台了多项措施鼓励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例如对银行向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的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实施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货币政策工具等,持续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小微领域信贷投放。

  大行业务下沉县域

  在政策驱动和银行机构积极经营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普惠小微贷款市场发生了明显变化。经济日报记者梳理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主体是农村商业银行)四类机构的监管指标发现,大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份额变化较大,在普惠小微市场的份额甚至已形成互换的生态格局。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571亿元,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中占比约27.9%;农村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3207亿元,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中占比约37%。而到2022年年末,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6027亿元,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中占比约36.5%;而农金机构普惠小微余额70277亿元,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中占比已降至29.8%。

  “出现这种变化反映出大行业务下沉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普惠金融市场的发展格局。大行在普惠金融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凸显。”李广子表示。经过这几年的深耕,六大行普惠金融“头雁”效应进一步显现,普惠贷款加速渗透到县域经济,从银行机构看,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不仅走在银行队伍前头,还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和创新。

  依托服务点下沉,“村链工程”已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县域乡村。“经过多年耕耘,截至2022年年末,建行普惠金融贷款客户253万户、贷款余额超2.35万亿元。”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此前介绍。据悉,建设银行近年来线下打造“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在全国设立44万个线下服务点,覆盖全国大部分乡镇及行政村,同时,线上打造“裕农通”服务平台,依托手机APP、智慧大屏等电子渠道,为农民提供智慧村务、电子商务、便民事务和基础金融服务。

  以信用村为抓手,推动信贷资源下沉。邮储银行积极开展整村授信,目前已建立38万个信用村,普惠贷款在县域和乡村覆盖面持续扩大。“不到5分钟便可授信12万元,邮储银行凤台县支行的贷款真是‘及时雨’,我对今年扩大种植规模更有信心了。”安徽凤台县新集镇左集村的种植户左中利说。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凤台县支行已推进244个行政村的信用村评定工作,信用村覆盖率近96.4%,农户成为信用户后,可以根据资金需求灵活支取。正因为有这样的资源禀赋,邮储银行在“三农”领域加大信贷投放,扶持了一批农户、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有力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大行下沉服务有效加大了资金供给、促进了金融服务产品创新、降低了农户、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从量与价、渠道与产品等多层面提高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

  短短几年间,大行为何能实现快速下沉?“大行凭借强大的科技投入能力和移动互联网快速高效触达等特性,从竞争手段上看,一举将下沉区域原有的‘网点+人员、重资产’竞争生态转变为‘线上+大后台、轻资产’模式,下沉工作更加便捷、灵活、有效。”广东佛山农商银行董事长李川认为,可以预期,未来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引导下,农村产权要素价值更加凸显、农业现代化经营趋势更加明显、乡村经济主体更加活跃,这些前景无不吸引着大行加速下沉。

  坚守支农支小定位

  在近日举行的中农金30人·第二届农商银行百人会深圳会议上,原中国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尚福林表示,当前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主要面临内外部两个方面的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大行下沉加剧了县域金融市场竞争;从内部经营看,中小银行同质化竞争叠加了转型发展压力。

  具体来看,一方面大行发挥利率定价优势,吸引优质资源。“大行下沉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以低利率‘掐尖’优质客户,困境的关键在于,大行给出的利率较低,农商行无法承受同样的低利率。”浙江安吉农商银行副行长刘裙表示,农商行不能把“让利”与“让市场”简单对立起来,盲目跟随大行低利率,这样带来的只是短期规模增长,影响效益的平衡。

  对此,中小银行要重塑优势,避开“内卷”。“不与同业搞恶性价格竞争,要通过利用自身资金充足、点多面广、客户众多的优势,与群众实现资金共享、产业共兴,从而达到培育新的普惠业务增长点。”广西岑溪农商银行行长陈海全表示。

  随着大行金融资源加速向县域、“三农”等领域渗透,农商行在净息差、贷款增速等方面受到一定影响。专家表示,农商行要立足自身特点,选择“错位竞争”,必须主动作为,依托人缘地缘亲缘优势,在战略上要坚守支农支小的核心定位,深耕普惠金融。

原标题:【 农商银行重塑优势加速突围
内容摘要: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把金融服务的触角伸向县域和农村,加码普惠小微企业贷等业务,以农村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中小银行受到一定程度“挤压”。面对大行业务下沉,农商行如何重塑优势、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229637.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 支付牌照数量“缩水” 机构积极求变
下一篇: 实现便捷与安全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