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宏图:小微企业是千业百态 数字化与人文温度要相辅相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很多小微企业的经营业态是独特的,现有的线上通用贷款产品体系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宏图在12月15日举办的该行“小微金融15周年服务升级发布会”上直言。

  许宏图举例,在大连众多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他们想获得贷款支持,但流水不够,缺乏抵押物;河南的中药商户,他们希望获得更大金额的季节性贷款;而安徽黄山的民宿经营者,他们希望翻修改造,需要的是更长期限的贷款。“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事实上,经过十年快速发展,我国普惠金融已硕果累累,但进步却无止境。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研究统计,我国普惠金融服务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部分指标已居于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前列。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9.2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近五年的年均增速约25%,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贷款客户数4260.5万户,较年初增加372.8万户。其中,数字化技术进步,对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效率功不可没。

  许宏图表示,民生银行在年初的“民生进万企”走访调研中发现,在数字小微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了很多新的痛点。例如,数字化金融服务的流程往往是标准化的,而且更多是以已经产生的数据为参考,但小微企业是千业百态,往往更需要“雪中送炭”,即数据不好的时候更需要金融机构的帮扶。在他看来,数字化手段无疑是高效的,但差异化的服务和产品设计,再加上专属人工团队的“面对面服务”,可以更好地回应小微企业的需求痛点,实现数字与温度的相辅相成。

  那么,民生银行如何推动普惠金融再上新台阶?此次小微金融服务升级又有哪些亮点?发布会结束后,21世纪经济报道对许宏图进行了专访

 专访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宏图:小微企业是千业百态 数字化与人文温度要相辅相成

  许宏图

  差异化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21世纪》: 小微企业的数目是海量的,差异化的服务和产品设计在实操层面如何落地?服务质量和效率又如何兼顾?

  许宏图:小微企业不仅数目是海量,经营模式更是千业百态。一方面,部分小微企业的流水信息和税务信息不足,如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减免税政策,纳税信息不能完整反映小微企业经营情况,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结构也不一样,不能用一个标准把大家“框”起来。例如,民宿经营者申请贷款可能是用于固定资产投入,往往需要中长期贷款;再如,贸易型企业往往需要季节性备货,相比期限而言更在意额度的大小。

  那么,如何为海量且千业百态的小微企业提供更精细化的金融服务?一个可行的思路是,为特定经营场景的小微企业,在信贷审批、可用额度、资金使用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打造差异化定制方案,配套场景化的结算服务以及专属权益。

  具体来看,银行可以利用网点和人员优势,深入小微客群所在区域、实地调研,了解行业特点和场景特性,精准设计方案,让定制方案更加“合身”;不拿抵押物去框定客户,不拿产品去选择客户,而是了解客户所需,个性化满足,让定制融资更加“合适”;将便捷的“线上”流程,和专业的“线下”团队充分融合,让定制服务更加“合意”。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此次发布了小微金融四项金融服务升级内容之一——“蜂巢计划”,用量身打造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给小微企业带来一种“家”的感觉。蜜蜂最勤劳,小微企业最勤勉。用“蜂巢计划”命名,以此向小微企业致敬。同时,发挥民生银行小微专属服务团队的专业优势,他们一方面会深入市场、园区和商圈及细分行业去了解小微企业的真实需求和痛点,另一方面会加强与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的沟通工作,从而更好地了解某一行业和某一场景下的小微企业经营特点。

  人工团队的专业性往往是数字化手段不可取代的,数字化则是辅助提高流程效率的手段。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小微金融服务变得更加精细化,也更有人文关怀的温度。迄今,“蜂巢计划”已为近100个特色小微场景、客群定制服务方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1世纪》:小微企业既担心贷款难、贷款贵,又顾虑在关键节点被抽贷、断贷,如何让他们拥有更大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许宏图:在线上贷款的专项调研中,我们发现,有39%的小微企业曾经申请过线上贷款,但接近半数没有获批;成功获批的企业当中,有41%表示贷款额度不够;更有部分企业反映,线上贷款结清后,续贷不稳定,担心续贷审批被拒、续贷额度变小。

  要增加小微企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还是要回到数字化与温度相辅相成的话题。过去很多数字化信贷产品都是标准化的,小微企业的几项核心指标达到条件才会批贷,没达到可能就直接拒绝。其实可以考虑在数字化的标准服务流程上再增加一些人性化的安排,一方面产品和服务设计可以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线下团队的力量,通过上门了解实际情况,增加双方协商的空间。

  例如,小微企业难免会因为疏忽错过还款日,也可能突然遇到回款困难,导致产生一些非主观因素的逾期;对此,数字化信贷产品可以设置还款宽限期,不要一逾期就直接上征信,影响企业后续融资,要避免偶然事件变成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再如,企业遇到短期困难时,例如政策或外部环境突然发生变化,可以联系银行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在还款意愿依然强烈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协商变更还款方式等,帮助企业快速渡过难关。总的来说,银行不应该轻易放弃一家小微企业,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尽可能地拉一把。

  我们此次进行了小微金融的四项服务升级,其中第二项是“民生惠”,这款全线上信用贷款产品主打“主动授信+有温度服务”,就是按照上述思路去设计的。我们依托大数据智能决策技术,将企业主动纳入贷款邀约名单并提前准备好贷款额度,变“企业找贷款”为“贷款找客户”。对于这些小微企业,我们在额度的稳定性、还款方式的灵活性、无还本续贷的便捷性等方面都会给予更多的倾斜。同时,民生银行的老客户也会优先进入贷款邀约名单,享受更高的额度、更长的期限和更优惠的利率;此外,老客户推荐的小微企业也可以进入邀约名单,银企合作“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已有600万家小微企业进入邀约名单,明年计划提升至1000万家以上。

  如何让小微企业“省钱又省心”?

  《21世纪》:小微企业主常常需要同时处理个人和企业的资金,如何从产品设计上更好地适应他们的需求?

  许宏图:小微企业对银行的线上服务的需求往往是独特的。小微企业老板的个人身份和企业身份经常交叉在一起,常常需要同时处理个人和企业的资金;老板时常奔波在外,无法稳坐电脑前处理银行业务;小微企业缺乏专业的财富团队,通常无法办理像保函、银承这类的复杂业务。

  小微企业有自己的交易习惯和交易特点,有很多共性也有差异化的需求,而且小微企业是海量的,因此有必要为小微企业打造一个专属App,既能洞察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上的专属需求,又能洞察小微企业在非金融增值服务和生态上的需求。同时,既可以办理个人业务,也可以办理企业业务,小微企业主无论是处理个人资产相关业务还是企业经营相关事务,都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完成,既无需切换,又一目了然。

原标题:【 专访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宏图:小微企业是千业百态 数字化与人文温度要相辅相成
内容摘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很多小微企业的经营业态是独特的,现有的线上通用贷款产品体系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宏图在12月15日举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26045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 最新权威机构案例研究报告:微众银行以创新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
下一篇: 境内唯一! 兴业银行连续五年获评明晟ESG境内银行业最高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