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张静含,申万宏源研究所生物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10年医药行业从业经验
年内医药板块调整持续,政策影响究竟有多大?集采对医疗器械的影响远远小于药品?国内医药行业的长期趋势有没有改变?对此,申万宏源生物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张静含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张静含表示,今年上半年医药板块调整呈现出各个子板块分化比较明显的特点,包括股价、估值的分化表现,在未来很长一段内都会持续下去。集采对于器械影响不像医药那么大,影响主要是在占行业20%多比例的高质耗材里面一些医保支付品种。她表示,对于整个医药板块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任何质疑,每次调整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都是非常好的介入时间点。
以下为文字精华:
1、申万宏源张静含:上半年医药子板块表现分化
张放:今年以来医疗板块出现行情比较大幅的震荡,但是整个医疗行业业绩增速较高,怎么看待市场表现?
张静含:今年上半年各个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包括CXO板块、医疗服务板块,甚至包括器械板块,业绩情况还是维持了去年的高增长态势。
我们怎么来看待上半年整个指数还是有一个相对比较大幅度的回调,我是从这两点来看,首先医药板块暂时的休整不改变板块长期成长和向好的趋势。上半年板块调整我看了主要是两点因素驱动的,抖客网,第一点是大家情绪面上对政策的过度担忧,第二点也确实是前两年特别是去年在整个疫情期间大家对于板块比较热情,一些龙头公司相对估值水平有大幅提升。
我们知道医药板块在我看来把它定义为长跑选手,让长跑选手做短跑冲刺后,必然有一个修整的过程,但并不改变板块长期成长的逻辑。
今年上半年医药板块调整呈现出各个子板块分化比较明显的特点,包括股价、估值的分化表现,在未来很长一段内都会持续下去。所以对于赛道的选择,尤其是挑出比较好的高景气的赛道就显得尤为关键。
整体上来看,我自己是觉得上半年的尤其是对于政策的悲观预期有一点过度的担忧了。大家现在看到国家三大政策部门,医保局、药监局、卫健委出台的各项政策,其实药监局出台的政策对于行业整体是非常有利的发展态势。
2018年药监局出台了鼓励创新药审批的一系列政策,这两年国内不管是创新药还是器械板块有越来越多的可以对标海外质量的创新药、创新器械陆续走到临床甚至上市。
大家关注点往往集中在医保局带量采购的负面政策上多一些,但是其实我们忽略了在药监局,包括医保局创新药医保谈判有利的政策驱动下,它其实不只是对像仿制药或者高质耗材短期的价值上的打压,更多的我们看长期是对于行业良好的有序成长的一种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尤其是通过仿制药包括高质耗材某些同质化产品价格的挤出,反而倒逼企业去往创新和国际化这条道路上转型。
我们说在特别安逸的环境中,你是培养不出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反而是现在这几年的政策导向的趋势,大方向对于国内整个医药行业是非常良好的往前推动的方向。
所以回到最初的观点,短期调整不改变医药板块的长期向好逻辑,只不过今年暂时休整,可能反而是建仓布局的时间点。此外子板块由于景气度差异而分化,可能在很长时间内还会持续,所以选择正确的板块和正确的赛道尤为关键。
张放:第二个问题就是前面提到的CXO作为永远的神是整个医药里面比较重要的子板块了,确实市场近两年它表现也是非常强势的,在所有医药子板块里面涨幅都是排在前面,很多个股都是创历史新高,但其实7月份以来有一些出现了调整,详细讲一讲CXO的情况。
张静含:我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CXO板块站在这个时间点的看法,包括对7月份有一些调整比如说面对国内临床CXO的企业,在7月份以来受到国家所谓要打压创新药政策的恐慌带来的调整,我们站在这个时间点的看法。我自己觉得CXO板块的景气周期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持续,至少3到5年的景气周期我们是可以做期待的,国内CXO板块包括CRO和CDMO这两个子板块,这两个字板块也就是在最近的三年左右时间内才真正崛起出来一批,药明时间会稍微早一些,其他的公司基本上是最近三年时间内才崛起出一批真正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CXO公司。
CXO整个板块为什么景气度能够往后看3年或者5年的市场,它实际上有3个底层逻辑支撑的,第一个底层逻辑就是全球医药产业链的分工细化,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第二个底层逻辑是整个的CXO产能全球化转移的过程,我自己觉得才刚刚起步可能还没有到中期,只是早期的阶段。第三个底层逻辑就是国内创新药和创新器械的发展会支撑起来CXO相关公司的国内订单的持续高景气。
2、申万宏源张静含:集采对医疗器械影响有限
张放:医疗器械由于前面集采政策的影响,冠脉支架从万元直接跌到700,怎么看待后续集采政策对医疗器械的影响?
张静含:第一,集采对于器械整个板块的影响绝对不可能像对药品板块影响那么大。第二,压缩渠道内不合理的利润对于整个行业和板块的长期健康有序发展,包括倒逼企业向上做转型有好处。当然这两年有一些阵痛,拉长维度去看并不是很悲观的预期。
为什么集采对于器械影响不像医药那么大?国内大部分的药品绝大部分是放在医保目录内支付的,自费药其实占的比例非常的低,但器械并不是这样。
国内医疗器械销售额里,一半以上是来自于设备,包括各种家用设备、医院用的设备。设备的配备例如自家用的小型吸氧机都是自费买,不可能医保支付的。而医院各种设备走的更不是医保的经费,而是医院每年财政预算拨款的钱,所以这两块本来就不归医保局口子管,首先把这50%抛掉,这50%是不会有集采的风险。
耗材里面真正会集采就是高质耗材,而低质耗材什么创可贴、手套、口罩、棉签这种不会集采。所以集采对于整个医疗器械板块的影响,主要就是在占行业20%多比例的高质耗材里面一些医保支付品种,所以影响不会像药品占比那么大。
再加上,器械的集采不像药品集采那么容易做。因为药品是非常规范化、同质化的产品,批文、规格、、剂型药典写的明明白白,器械大家都会做各种各样的微创新,各家产品区别是很大的。
国家现在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竞价集采,而且集采整个入围标准比药品要缓和不少的,有的同一组能入十个企业,药品是入不了这么多企业去的,所以从这两点来说,器械也不会像药品那么快。
药品集采今年第五批如果没有记错是100多个品种对于500多亿的终端市场销售规模,做起来非常快。器械比如采购一个支架,今年采购骨科里面的踝关节和膝关节,后面再采购里面骨科脊柱固定类的产品,明年再采晶体里面某一些品类,整个节奏也不会像药品一样落地这么快,所以大家不需要过度的担心。
原标题:【申万宏源张静含:医疗器械集采影响有限 看好这些行业细分领域】 内容摘要:嘉宾介绍:张静含, 申万宏源 研究所生物医药行业首席 分析师 ,10年医药行业从业经验 年内医药板块调整持续,政策影响究竟有多大?集采对医疗器械的影响远远小于药品?国内医药行业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27864.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