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五大鲜明特征——论“美、实、效、协、共”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原创性的鲜明体现,是植根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方位,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独特规律,深刻洞察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特点、优势和深层矛盾、主要问题;重要性的突出体现,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阔、复杂背景下,为中国经济发展揭示原理、指明方向、提供方法,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深刻变革和实践,推动经济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概括起来,有5个方面的鲜明特征认识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体系、思想逻辑、丰富内涵的钥匙。

  一、从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统筹需求与需要,习近平经济思想聚焦于“美”,构建起为人民谋幸福的经济学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习近平经济思想也由此出发,形成了一个相互衔接、层层深入、系统完善的经济学说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是“需要”而不是“需求”。按照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解释,受预算约束的、购买某个物品或劳务的数量叫作需求,这个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必须用钱作前提,浪漫不得、想象不了;而“需要”则是老百姓在生活和工作中所产生的真实愿望,甚至是美好的想象。“需求”是受财力(预算)约束的,而“需要”则有持续展开的空间,有不断增长的可能。由此,回答“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重大理论命题,不能仅仅囿于狭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范畴来寻求答案。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答案。从政治角度考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决不是仅仅为了满足温饱小康的基本需求,获取一个“及格分”,而是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个永恒目标,“上不封顶”,并将为此不懈奋斗。从经济学理分析,影响经济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的需要”,过去几十年推动我国经济成长阶段迭代的一个基本动力是“人的需要更替”。正视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存在,冲破“需求约束”的思维窠臼,迫切需要创新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习近平经济思想正是在这一重要理论命题上,从经济哲学的高度,把人类现实生活基本需求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要有机统一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新空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个“需要”不是一般需要,而是“美好生活需要”,它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消费心理、居民需求结构的质的变化,抓住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依据和动力。没有钱怎么满足需要?答案是,党要带领人民创造更多财富,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美丽”既指美丽中国,更可扩展到美丽中国与美好生活的“美美与共”,由此构筑起幸福中国的坚实支撑。

  落实到经济工作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为了让供给侧与需求侧更好地匹配,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更多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不仅用起来更方便,而且看上去更美;不仅满足使用需求,而且带来精神愉悦。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等,都是要驱动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让产品、服务、环境“美”起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经济治理的出发点,指向着经济发展的理想境界,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

  二、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统筹经济学与哲学关于价值的双重意蕴,习近平经济思想聚焦于“实”,构建起为民族复兴奠定更强大物质基础的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与基石。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的尺度,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当然,这个劳动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但它也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来的。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中,印证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这一“价值”源头,例如“劳动创造幸福”“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等等。这些重大判断和重要要求都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把经济活动的起点、主体牢牢锚定在生产、制造、创新等劳动性活动上,体现了一个“实”字,就是希望企业实实在在做产品、实实在在提供服务,以真实的、具体的、能够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一切经济活动之本,而不是操纵资本市场、制造泡沫、引发幻想。

  资本主义不讲生产吗?也讲。但马克思早就指出:“资本是没有办法才从事物质生产这种倒霉的事情,它也不愿意去从事物质生产,它总希望有更快、更轻松的赚钱手段。”他们希望不通过生产过程就能赚到钱,对泡沫经济心存侥幸,“每个人都知道暴风雨总有一天会到来,但是每个人都希望暴风雨在自己发了大财并把钱藏好以后,落到邻人的头上。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这种过度的投机心理,充分显示了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巨大贪婪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理解、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向和根本,明确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这就要求将金融服务、资本市场、虚拟经济、数字经济等的“风筝线”都牢牢地拴在实体经济这棵大树上,让它们绕着大树转、贴着大树飞,在围绕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创新发展。

  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把经济学的价值意蕴与哲学的价值意蕴结合起来,从更深层面理解“劳动”的本质意义。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的标尺;作为个人,劳动者还有自身奋斗的价值,他因为劳动而美丽、崇高。所以强调“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指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要求“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虽然在西方古典经济学家那里,“价值”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哲学家,但在学术上和实践中,这两个“价值”的概念还是被分开的。而习近平经济思想将这二者从本质上结合在一起,更加完整地反映了价值内涵,体现了作为杰出政治家的理论视野和深邃洞察。

  三、从经济规律和发展实际出发,统筹政府与市场,习近平经济思想聚焦于“效”,构建起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但也没有一概否定西方经济学,指出“西方经济学关于金融、价格、货币、市场、竞争、贸易、汇率、产业、企业、增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一面,要注意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认为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方式,要求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

原标题:【认识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五大鲜明特征——论“美、实、效、协、共”
内容摘要: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原创性的鲜明体现,是植根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方位,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6294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专访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农业创新与投资大有可为
下一篇:腾讯“派息式减持”京东 背后有何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