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000亿!北向资金加仓A股 破纪录了!

  2021年或将成为外资增配A股的转折之年。

  一方面,我国持续推进对外开放。就在12月24日,沪深港交易所及中国结算宣布就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整体方案达成共识。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在望,两地互联互通机制再迎扩容。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稳健发展持续吸引外资布局。截至12月24日,2021年沪港通、深港通已实现资金净流入4175亿元,大概率创年度新高。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的4175亿元,是在MSCI、富时罗素暂未进一步提升A股的纳入因子的情况下实现的。也即它不是被动资金“无脑买入”的结果,而是主动资金增配A股,改变其全球资产配置格局的产物。

  北向资金风向突变

  经由沪港通、深港通流入A股的资金(北向资金)含相当比例严守投资纪律的长线资金。由于,它们对估值敏感,在特定的市场情况下,北向资金可能引领市场。例如,2018年下半年,北向资金率先加仓,引领2019年A股市场反弹。因此,北向资金的动向备受关注。

  据通联数据Datayes!统计,2021年12月以来北向资金似乎改变风向,消费蓝筹、金融重获青睐,此前的“心头好”新能源相关股票则被抛弃。例如,同期净流入额前十的股票中,三席由金融类股票占据,此外,贵州茅台重获青睐。北向资金的动向引发市场讨论,2022年A股市场是否又将转向,重回2017年价值蓝筹时光。

  2021年12月1日至12月24日,北向资金净流入较多的个股:

  随着外资介入A股程度加深,内外资之间的交流增加,北向资金的操作风格和公募基金也出现了类似处。

  通联数据高级量化专家陈楠比较了截至2021年3季度末北向资金和公募基金的季末持股数据发现了两者操作风格有较多类似之处。

  例如,陈楠介绍,从2021的季末重仓股来看,两者的前十大重仓股均持有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五粮液隆基股份招商银行,重仓股集中在行业的大市值、龙头股上。2018年以来,每一年两者的前五大重仓行业也较为相似。例如,2021年两者均重仓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

  这表明,内资外资在对A股投资价值的认识上存在较多共识。

  不过,数据也显现了两者的差异。陈楠指出,从前十大重仓股的行业分布来看,北向资金行业分布较为均匀,而公募基金重仓个股分布更偏重食品饮料行业,2021年的持仓则集中在白酒行业。重仓行业方面,北向资金近年来一直重仓银行、家用电器等,而公募基金重仓电子、化工。为什么会呈现这些差异?陈楠认为,北向资金或许更偏“价值投资”,对低估值的反弹更为认可。而公募基金,或许存在业绩压力,银行一直得不到行情上的认可,会选择更具上涨空间的行业。近年来,抖客网,北向的行业分布变化,较为缓慢。2018年至今,食品饮料仓位一直很高。而公募基金的持仓变化,则相对更适应随市场行情变化。

  投资范围放宽

  QFII数量井喷

  目前沪港通、深港通股票互联互通机制和QFII是境外投资者布局中国股票的主要路径。2021年11月,QFII新规实施后,QFII数量井喷。

  从2003年首批QFII开始交易,如今QFII已有18年历史。为何在2021年QFII数量突然井喷?

  对此,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解释道,QFII再度被投资者关注背后有几重原因。首先,相较于沪港通、深港通机制,通过QFII机制,外资可投资的范围更广。QFII的标的覆盖所有A股股票,而沪、深港通覆盖的只是一部分A股股票。其次,对于部分投资者来说,使用QFII机制,可以参与期货对冲,例如在交易中使用指数期货等。QFII机制下,外资还可使用商品期货、期权等工具,而在沪深港通机制下,投资者暂时无法使用这些工具。最后,大宗交易,定增和IPO,投资者也只能通过QFII参与。

  瑞信中国金融行业研究主管周成表示,QFII机制和沪港通、深港通机制互为补充。QFII的投资范围及灵活度优于沪深港通。尽管QFII新规放宽了准入门槛,但是沪深港通门槛相对更低。此外,在投资货币上,沪深港通采用人民币,而QFII主要为美元。

  高盛高华证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天也呼应了上述看法。他表示,与QFII相比,沪深港通相对更便捷;但QFII可投股票范围更广。此外,QFII可参与新股申购、定增、融资融券等方面,以及投资期货期权、私募基金等。沪港通、深港通机制下,境外投资者暂时无法参与这些交易。

  对于瑞银、瑞信、高盛等机构来说,帮助其它机构布局中国是其中国业务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得以见证参与中国市场外资机构变化。

  例如,高盛及其境内全资控股的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可帮助客户执行QFII和沪深港通北南双向的所有A股、H股股票和期货交易。高盛介绍,较早具备QFII资质的机构中,主权基金和共同基金相对较多,而新QFII申请机构构成更全面,包括了规模相对较小的金融机构。这表明,QFII新规下,外资机构申请QFII积极性大幅提升。特别是,越来越多将期货,融资融券等作为重要投资策略组成部分的外资机构发起了QFII申请进程。

  外资期待QFII新规更多细节落地

  后续外资机构最关注的开放举措还有哪些?

  房东明表示,中国市场持续推进开放,外资机构对中国资本市场参与越来越深。房东明提到,海外投资者希望有更多更有效的对冲工具。另外,在QFII投资范围不断拓宽的大方向下,希望措施能够尽快的落地。例如,商品期货和相关期权产品等的交易,再如T+0的结算系统,不同产品的综合账户的设立等的落地。

  无独有偶,陆天也表示外资机构期待QFII新规具体细节的落地。例如,投资各交易所的期货期权品种,参与融资融券等具体操作细节安排落地,“尤其是和境外市场惯例有较大差异的细节的落地,比如融资融券担保品和合约,提价交易规则等等”。

  周成则表示,外资机构还期待相关方面进一步提升外资持股限制、完善QFII相关的外汇管理和所得税政策。

原标题:【超4000亿!北向资金加仓A股 破纪录了!
内容摘要:2021年或将成为外资增配A股的转折之年。 一方面,我国持续推进对外开放。就在12月24日,沪深港交易所及中国结算宣布就 ETF 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整体方案达成共识。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在望,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6298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2021年最后一波新股来了!今年8只“大肉签” 你中过吗
下一篇:20倍光伏大牛股又发利空!天量解禁来袭 股价高位腰斩 知名基金提前减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