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好难!146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 量化“收割”A股

  2021年只剩下了最后一周,截至12月24日,上证指数今年以来上涨4.17%,深圳成指上涨1.66%,创业板指上涨11.15%。

  虽然指数波澜不惊,但成交额却表现出众。7月21日开始,沪深两市成交额持续49个交易日维持在万亿元以上,创下A股史上成交破万亿最长纪录。接下来,日均万亿成交额成为常态。截至12月24日,A股今年有146个交易日成交额过万亿。

  “量化交易贡献了A股一半的成交”,伴随A股成交额猛上一个台阶和量化私募出众的业绩,市场对上述问题的讨论一时热出圈。

  量化投资对于A股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

  持续放量背后的推手

  近年来,A股市场中量化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并且依然在高速增长着。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量化私募基金在今年风格切换较快的市场中规模增速较快,理论上增速快于私募证券管理规模。如果按照下限(私募管理规模46.56%)测算,8月份量化私募的规模约为10260亿元,已经超过了万亿,约占A股总市值的1.1%。

  众所周知,北上资金是A股重要的风向标,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陆股通持仓A股的总市值为2.65万亿元,对比之下,已经突破万亿规模的量化资金对A股的影响显然不容小觑。

  多位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的投资人士都一致表示,当下,量化投资对A股市场生态确实有着不小的影响。

  最为引人热议的是,今年A股成交量显著放大。

  这两年来A股市场整体成交额明显有所增加。截至12月24日,今年以来两市成交额站上万亿元的天数一共有146天,而2020年和2019年全年对应的万亿成交的天数分别仅有48天和11天。

图:近三年两市成交额变化情况

  那么,A股市场中量化交易究竟占到了多大的比例?

  百亿私募聚宽投资的总经理王恒鹏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段时间“量化占交易50%比例”这个数据很不专业。

  据王恒鹏估计,国内大部分百亿量化私募的换手率每日单边已经低于10%,根据国内一万亿量化私募规模计算,实际量化每天大约仅贡献1000亿的单边交易量,占万亿成交量的10%左右,而这个口径在美国是超过60%的。

  多位业内人士也一致认为“量化占比50%”的说法过于夸张了,不过在具体的占比上,各方观点也有着不小的分歧。

  一位不愿具名的百亿量化私募人士认为,量化交易在A股中的成交占比可能会达到30%左右。不过,抖客网,他同时表示30%是集中在其中的一些股票,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有30%,比如成交额大、波动大、贝塔更大的票,量化资金就做的多一些。

  不论实际占比数据究竟如何,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规模日渐强大的量化基金俨然已经成了A股市场博弈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超短,好难

  “最近这一年真的是太难了,不管是题材周期还是情绪周期都轮动得比以前快了太多,接力几乎没办法去做”,超短线投资者白毅将这些变化的原因统统归咎于量化资金搅局。

  近年来A股市场的短线环境确实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以1进2胜率为例,数据显示,近三年以来1进2胜率存在周期性的波动,主要是围绕着一个均值(中枢)来波动,整体而言出现了一个明显下降过程。具体来看,2018年-2019年,其均值(中枢)大致为22%,2020年为18%,到了2021年则变成了15%。

  一般来说,1进2胜率的回归周期大致在1到3个月,但2021年下半年以来,其胜率一直在不断降低,从5月份下跌至今,依旧毫无回归迹象,最低胜率仅为8.94%左右。

图:近三年来A股一进二胜率的情况(按10日均线统计)

  这也意味着,A股市场的接力表现非常差,传统打板策略似乎在逐步失效,这与白毅的说法不谋而合。

  界面新闻进一步统计了近三年以来市场大面(指股票大跌)的变化情况,数据显示,近三年里大面数量的阶段性极值是不断创新高的,均值也处于不断拉升状态。其中,2018年-2019年,均值大概在4个左右,2020年-2021年平均值已经到7个左右,2021年9月大面数量更是创出了新高,已经接近16个。

图:近三年市场大面情况统计(按照10日均线统计)

  也就是说,最近三年以来,A股市场的容错率在不断降低,一旦踩错位置,往往就是几十个点的亏损。

  白毅认为,这里面除了市场参与者不断进化以外,程序化交易对市场的影响也占很大因素。由于计算机速度非常快,一旦个股有异动、往下波动不利时,量化交易会疯狂出货,从而导致股票大面的数据剧增。

  都是高频交易惹的祸?

  谈及这一轮量化私募的大爆发,“高频交易”是一个关键词,也是类似“量化交易贡献A股一半成交”“量化基金无底线薅羊毛”等观点横空出世的导火索。

  所谓高频交易,主要是指从那些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计算机化交易。

  由于影响个股走势的变量非常多,量化投资所使用的消息必须是定量的,相对比较少,而且大多是偏量价的数据。所以一般只能在假定其他类型信息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预测,这样的话只有在短期内才能更好地保证正确率,这也是量化投资往往追求高频的原因。

  随着高频交易规模增加,市场整体成交量不可避免地会被放大。一位百亿量化私募的内部人士坦言,量化本质上赚的都是其他市场参与者的钱,特别是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人的钱。

  高频交易究竟能为量化基金贡献多少收益?

  在厚石天成总经理侯延军看来,最近量化大热,其实大家有些过度解读,尤其是高频策略。他认为,A股市场实行的是T+1制度,这使得所谓的高频也只是一天一次,频率越高的交易,市场容量越小,高频一般情况下能给基金带来10-20%的收益,当然,这和基金持仓股票情况有很大关联,不好一概而论。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表示,国内高频目前与欧美不一样,只能用高换手来形容,对整体业绩边际贡献占比提升在20%以内。

  至于高频交易在量化中的占比如何,国内某百亿量化私募内部人士透露,很有可能达到了80%。

  相较于人工而言,计算机往往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能够更加敏锐地识别和利用市场短线交易机会,同时还不会受到主观情绪干扰,在高频交易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白毅指出,高频交易的增加会产生助涨助跌效果,导致个股波动加大,市场轮动节奏加快,从而加大了短线交易难度。

  谭先生更是直接表示:“量化投资,特别是高频交易,就是薅散户的羊毛”

  不过,在王恒鹏看来,量化策略有很多种因子,其中反转类因子会平抑短期的价格波动,动量类因子会加大短期的波动幅度,但他们都会让股价“更快地到达”“合理定价”。

  量化对股市的长期影响是减少无效定价,让股市更有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带来踩踏波动,但模型修复能力也是很强的。美股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此类情况,快速震荡后快速修复。

原标题:【超短,好难!146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 量化“收割”A股
内容摘要:2021年只剩下了最后一周,截至12月24日, 上证指数 今年以来上涨4.17%,深圳成指上涨1.66%, 创业板指 上涨11.15%。 虽然指数波澜不惊,但成交额却表现出众。7月21日开始,沪深两市成交额持续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63300.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年化利率涨破5% 假期“躺赢”机会又来了!只需这几步操作
下一篇: 南粤银行营收净利持续双降不良率1.15% 两大股东破产重整广东国资或将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