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0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宏观上,这份指导文件对我国茶产业发展做了良好预期并首次给予了诸多细致且建设性的指导,但在我国毛茶产量和消费总量较高,部分地区无序发展,茶产业集中度低,精深加工水平不高,缺乏市场影响力等客观背景下,率先理解的企业可能会先于行业一步,但长期科学执行的企业才会走的更远。
在国盛茶兴、“十四五”现代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茶产业升级是必要且迫切的。而产业链级别的代表性企业作为政策的执行者,产业、行业的从业者,茶产品的制造者,消费终端的连接者,将会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份文件,本文将以现代派中国茶企---小罐茶作为线索,抽丝剥茧分析茶产业面临的问题与破局之道。
《意见》目标与现状分析
《意见》倡议强化四大方面建设,即打造茶产业全产业链、提供多方面先进要素支撑、促进茶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引导监管服务。
解读《意见》,不妨先以“目的”为着眼点,文件“总体目标”指出:“到2025年,茶园面积稳定在现有水平,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65%;干毛茶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茶叶出口额达到25亿美元,培育若干个年销售额超20亿元的大型现代茶产业企业集团;茶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茶文化大力弘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在3500亿的巨大产业规模中,20亿元级别的大型现代茶产业企业集团还要培养呢?与2020年白酒产业5800亿的产业规模相比,同为文化属性突出,中国的名片,酒类有千亿茅台,茅五洋人尽皆知,但茶类领袖却是鲜为人知甚至空缺的。
其本质源于七万茶企各自为战,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导。
但中国茶叶不缺高品质与丰富的种类,缺的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品牌,对比咖啡,标准化和规模化才是最好的路径,也就是说小罐茶要用标准化的逻辑去做中国传统的功夫茶。虽然中国茶叶风靡海内外,但仍没有中国茶品牌被外界熟知,纵观海内外,也没有中国茶品牌做做了跨国工业化的程度。
因此,整合产业链,集团化才是现代茶企取得先机的重要手段与前进方向,就像可口可乐前往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能迅速获得消费者认知,对比咖啡和可乐的工业化程度,中国茶叶无论是标准还是规模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而在《意见》倡议强化四大方面建设中,打造茶产业全产业链也被放在了首位。与此前不同的是,小罐茶的产业链布局是自下而上的,其最大的优势便是容易摆脱传统束缚,更容易连接消费者真正的需求。
从成立时间来看,小罐茶从2012年上山寻茶至今不过10年,但它在9年间却为茶产业带来了许多思路与革新,相比20亿元营业额的迅猛,鲜有人注意到小罐茶要深耕茶产业,优化茶行业的决心,但其对茶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已近完成。
在产业链下游,小罐茶以重视生活方式传播的消费品思维锚定了中国茶叶的大方向,如今小罐茶已逐步形成多品牌多产品线格局。
中游,预计2022年正式投产的黄山超级工厂作为茶行业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智能工厂预期将达到100亿的总产能。
在产业链上游,凤庆滇红工厂是小罐茶上游工业化制造的标杆工厂。小罐茶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成仁合作,将其制茶技艺转化为可标准化、规模化的工业化生产方式。
除了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小罐茶大研发+全产业链、多品牌多产品线战略已逐步完善,集团化发展值得期待。
先进要素如何支撑茶产业
《意见》指出要提供多方面先进要素支撑,总结来看可归纳为科学技术、研企联合、健全标准、人才培养四大关键词。
在科学技术、研企联合层面,小罐茶凤庆滇红工厂与黄山超级工厂都是成功案例,凤庆工厂与杭州中茶所合作,通过“产学研用”科技合作与创新,在滇红工夫茶品质在线检测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将近红外茶叶品质检测系统和机器视觉智能感知系统在小罐滇红红茶生产线上进行集成应用和验证,测试表明对茶鲜叶、萎凋叶水分检测绝对误差为±0.5%,对红茶发酵品质适度判别正确率为100%,论证了技术的可靠。
小罐茶诞生之初就有对茶叶工业化、标准化的追求,此外凤庆工厂还取得了包括近红外光感测、仿日光萎凋、数字化揉捻机等行业领先技术,明确了工艺和参数对滇红风味品质形成的影响,形成了整套小罐滇红工夫茶春季生产的标准化工艺流程。
作为以工业4.0标准建立的一体化智能工厂,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先后与IBM、西门子、百度AI等国际顶尖企业合作,在数字化运营能力建设、生产管理顶层设计、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探索茶叶定制化、生产智能化等解决方案和路径。正式投产后小罐茶将在这里实现对中国传统茶的科学研发、检测检验、生产方式、仓储方式的智能化升级。
基于科学做茶思维,小罐茶专门成立了“茶叶工业装备中心”和“茶叶研发中心”,前者聚焦茶叶工业化课题,为茶叶工业化、智能化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致力于开发初、精制一体化的智能加工设备,如采茶机器人、智能除杂设备等,用现代工业化的思维引入高科技,全面推动茶产业工业化的革命。
后者主要是通过创新,研发具有高辨识度的产品,从不同产区、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不同工艺四个维度,对中国茶叶进行大联结、大拼配、大创新,让茶叶这一人类历史上“意外的发现”变成“主动的设计”。目前两大研发中心已聚集100余位茶学专业毕业生,20余位外部专家。
这些对于小罐茶是一种工业化探索,但也是其它致力现代化茶企可供参考的路径之一。
品牌化与融合发展
综上不难发现,小罐茶其实在2012年成立之初就已经预见了此次《意见》的基本步伐,但小罐茶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消费品与工业化思维才是其成为现代派中国茶代表的首要条件,时代发展往往都会给行业赋予可供探寻的规律。
从本质出发,茶叶是农产品,抖客网,也是一片神奇的叶子。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茶叶改变了世界的饮用习惯,也影响了清末中英两大帝国的国运,茶叶贸易改变世界格局向来有理可循,但中国茶叶仍以大宗茶出口的格局应当改变。
《意见》发布前,《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2021-2025)》也指出:“十四五”期间,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加快重塑,我国茶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全面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窗口期。”
如何为茶叶赋能是首要问题,这种赋能可以是标准化、工业化与智能化,但最重要的还是品牌化,以雀巢作为参考,这已是中国原叶茶再度风靡世界的前提条件。
可由于茶产业现实基本盘是农业,小农经济、高山茶园、经营主体分散。产区、销区需求不均都是天然矛盾,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培育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运营主体,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品牌化则是破局之道。
因此在促进茶产业融合发展中,《意见》也重点指出了要促进全链条融合并完善产业链上中下游联结机制,因为这是诞生20亿、50亿级别企业的先行条件。有往期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额达到2661亿元,排名前100的品牌企业合计市场份额却不超过5%,行业内营收亿元以上的公司不超过20家,很多拥有悠久制茶历史的老字号企业,也由于行业的局限性而难以形成规模。
2022年,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即将投产,其大研发+全产业链、多品牌多产品线布局已完成最重要一步,对于小罐茶而言这是企业集团化的重资产,对于行业而言,这是解放生产力的一种实践。
这种全年100亿产能、全球首个茶行业工业4.0基地或许不是中国茶叶的终局之道,但在当今语境下,已是推动茶行业再度繁荣并最为成熟的解决方案之一。
如今小罐茶致力成为国内最具价值的茶类消费品集团,但中国茶叶的工业化之路需要产业行业携手共进。在2025年,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65%;干毛茶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茶叶出口额达到25亿美元的预期中,中国茶产业的发展仍将是内销为主,输出为辅的基本盘, “用一片叶子温暖世界”不应仅是小罐茶自己的企业使命,也应是中国茶叶、中国茶文化适应时代适应世界的共同愿景与使命。
原标题:【三部委发布《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小罐茶因何做到事先布局?】 内容摘要:2021年9月10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宏观上,这份指导文件对我国茶产业发展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68134.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