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绘新景

  广西:建好全国的“菜篮子”“果园子”

  经济日报记者 童 政

  在广西百色市,芒果树被称为致富树。深冬季节,记者驱车来到右江河谷地区,远远望去,满眼尽是高矮不等的芒果树。芒果树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也筑起了右江上游有效的生态屏障。

  “目前,百色市的芒果种植面积达133万亩,产量达到90余万吨,均占广西全区总量的85%左右。而这其中的80%集中在右江河谷,右江河谷已成为全国连片规模最大的芒果产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水果技术指导站副站长王举兵告诉记者。

  为打造百色芒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广西以百色市为重点,集中品牌资源,打造了百色芒果公共品牌,品牌价值评估达173亿元。

  广西桂西芒果产业集群是广西打造农业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西农业农村部门立足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从科学规划发展布局、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入手,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优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2020年,广西罗汉果、三黄鸡产业集群获批开展建设;2021年,广西桂系猪、桂西芒果产业集群获批开展建设。目前,广西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区域已覆盖8个设区市超30个县(市、区)。已培育壮大了12家国家级、36家自治区级、100家市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民合作社超900家。

  罗汉果产业是广西的“甜蜜产业”。“2021年我家种了10多亩罗汉果,家庭收入5万多元。罗汉果是我家的致富果。”永福县龙江乡驿马村脱贫户李桂松说。

  记者从广西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桂林市具有发展罗汉果产业的优势,年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2020年,桂林罗汉果全产业链总产值超100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罗汉果生产、加工、集散和出口基地。

  罗汉果集群龙头企业通过推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与农户实行订单生产、利润返还、入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带动了永福县、龙胜县、临桂区等罗汉果主产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广西注重把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去,积极推广适应性广、实用性强的绿色技术模式,引导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及生产基地采取环保、节能和降碳的生产方式。

  “在资金投入方面,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统筹自治区农业专项资金,对创建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的项目,每年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的支持,连续支持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孙庆磊说。

  为了集群产业优中选优,近3年来广西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开展了“10+3”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等三年行动,培育了一批全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如今,广西茉莉花茶产量占全球六成以上;优质水果面积和产量都排全国第一位;桑园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蚕茧产量占全国50%以上;秋冬菜、柑橘、芒果、百香果、火龙果、罗汉果、水牛奶、黄羽鸡等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菜篮子”“糖罐子”“果园子”。

  “广西已打造形成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畜等千百亿元级产业集群,成功培育了一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孙庆磊说。

  2022年,广西将立足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优势,升级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创建一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着力构建“10+3+N”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全区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政和县:科技特派员助茶产业提质升级

  经济日报记者 薛志伟

  眼下,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的11万亩茶园尽是绿意。虽然茶树已经进入休眠期,但是来自武夷学院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张见明还是忙个不停。

  “我们在推广‘一花一草一木’茶园水土流失防治与景观新模式,主要在示范茶企基地推广梯壁种植麦冬。”张见明告诉记者,近两年来,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在政和建设生态茶园,帮助茶企开发新产品。

  位于福建省北部山区的政和县素有“中国白茶之乡”的美誉。全县茶园面积达11万亩,涉茶企业700多家,种茶农户占农户总数的75%以上,农民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茶叶,茶产业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

  如何实现政和茶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科技特派员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之前,科技特派员都是分散在各个企业的,根据省市规定,每个企业最多只能派驻2名科技特派员,这就容易出现单个小企业难以对接产业发展、单一专业的科技特派员难以满足企业对全产业链的科技需求、政府难以统筹协调和管理等问题。”政和县副县长裴俊巍说。

  为此,政和县建立了“一企两院三金”的政和白茶科特派模式,以国企为统一的公共平台,实现科特派和高校科研团队的集中派驻。在此基础上,政和还成立科特派茶学院和科特派白茶研究院,以金融科技特派员的模式强化科技赋能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同时设立500万元风险投资基金以及100万元科研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目前,在政和县像张见明这样的科技特派员共有74人,他们对内服务茶企需求、对外整合科技资源,有效解决了科特派工作中存在的服务面不广、科技资源整合不够等问题,更好地服务地方茶企、基地、茶农创新发展。

  “如今,政和县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实现了茶企和茶产业链的全覆盖。”裴俊巍介绍,政和县科技特派员在茶产业方面取得的成效已经涵盖了白茶优质高效的绿色加工技术、白茶循环节能控温控湿萎凋技术、多茶类开发与利用等。

  扎根大山深处的福建省政和云根茶业有限公司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受益者。该公司总经理叶雄英表示:“近年来,云根茶业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加强了品牌建设,提升了茶叶品质,研发出了更多新品种的茶,仅2020年公司的销售额就有五六千万元。”

  叶雄英告诉记者,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郭玉琼及她的团队以科技助力云根白茶。在特派员的帮助下,公司所生产的白茶品质每年都在提升,且稳定性好。目前,福建农林大学在云根茶业建立了乡村振兴茶产业服务团队工作站和科教产教融合基地。

  “云根茶业致力于传承政和白茶文化,以推动政和茶产业快速发展为目标。”叶雄英说,在科技的赋能下,近年来,云根茶业品牌得到了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政和东部高山区3000多名茶农茶工致富增收,在一二三产的融合推动下,又辐射带动了当地住宿、餐饮、土特产等相关从业人员从中受益。仅云根茶业的生产基地澄源乡就吸纳了56名稳定的生产工人。

  2015年从澄源乡牛途村来到云根工作的吕马康告诉记者,他这几年在云根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2019年在澄源乡盖了新房,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产业加快发展、企业迅速成长、茶农增收致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武夷学院省级科技特派员林燕萍说。

  “下一步,我们要把专家团队服务好、送下去,送到茶企、茶园去。”裴俊巍说,政和县将依托中国白茶城科技特派员现场教学示范点,以服务乡村产业兴旺、产业转型升级为落脚点,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生力军”作用,整合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要素,推动科技特派员围绕“2+3+4”重点产业集群,聚焦涉农产业转型升级,在特色产业链的前端、中端、后端统筹布局一批高水平的科技特派员全产业链服务团队,提升科技特派员全产业链服务新格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海南:“共享农庄”迎来发展春天

  经济日报记者 王 伟

  海口市民林祖强是海南澄迈才存共享农庄的常客。他告诉记者,这里有十几套设施齐全的民宿、农家书屋、农家乐等,昔日的老旧村庄已经变成环境优美、远近闻名的度假休闲打卡点。

  所谓共享农庄,强调“不求拥有,抖客网,但求所用”,是指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前提下,引入投资者,对农村土地、闲置住房等资源的租赁权和使用权开发利用,实现农民和投资者资源共享、利益共享。这种模式对于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我国最早探索实施“共享农庄”的省份,截至2021年12月,海南省已创建共享农庄试点200家,目前海南共享农庄农业基地总规模达223万亩,涉及包括芒果、荔枝、菠萝、火龙果、咖啡等特色农产品,接待游客221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达8.5亿元,利润合计1.6亿元。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农业农村经济新模式——共享农庄,已经成为海南省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共享农庄以“互联网+”、私人定制等新思维发展特色农业,既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也获得了收益。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为消费者提供“一次下单,一年配送,一程旅游的”组合型服务。三亚市吉阳区大茅奇幻世界共享农庄办起了乡村音乐会,受到年轻消费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紧邻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留客村共享农庄瞄准了“候鸟老人”市场,提出了“共享农庄+康养行业”的新发展方向。

  目前,才存共享农庄带动当地凤梨、荔枝以及蘑菇等产品种植销售,加之农庄农产品加工厂、民宿良好的收益,已吸引一些投资人洽谈合作。

  才存共享农庄背靠一片碧波荡漾的池塘。午后,村里的老人围坐在凉亭里,品着农庄提供的免费茶品,与游客共享美丽乡村新风貌。服务员徐小翠说:“每次听到游客们夸我们村干净、漂亮,真的很开心。”

  共享农庄改造了农房、提升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村民们得以享受到更高品质的乡村生活。共享农庄也有助于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其实,海南共享农庄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纠偏、大浪淘沙的过程。在政府督查整治过程中,发现部分违法用地等问题,以共享农庄名义建设私人会所、商品住宅等项目的企业被淘汰出局。2021年10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共享农庄发展的十一条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农地农用”的红线,也为市场主体校准了方向。

  在冯塘绿园经理熊浪看来,对于一些真正以带动乡村发展、促进村民增收为目标的企业来说,“十一条措施”是政府为共享农庄行业释放出的“春天的信号”。“完善供地模式、简化用地审批手续、健全财政支持政策等举措,精准捕捉到了我们用地难、贷款难、审批周期长等问题。”熊浪说,“希望有关部门能以更多元的方式扶持共享农庄,比如,可以把旅游节开闭幕式、论坛等设在共享农庄,进一步展示共享农庄的内涵与文化。”

  当然,共享农庄也存在创新人才缺乏、村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海南共享农庄将通过差别化的定位和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基础上,切实将自然优势转化成金山银山。海南省有关部门表示,下一步将落实好“十一条措施”,解决共享农庄发展中存在的“堵点、难点”,促进共享农庄健康有序发展。

原标题:【乡村振兴绘新景
内容摘要:广西:建好全国的“菜篮子”“果园子” 经济日报记者 童 政 在广西百色市,芒果树被称为致富树。深冬季节,记者驱车来到右江河谷地区,远远望去,满眼尽是高矮不等的芒果树。芒果树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6847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冬季电力供应紧张 法国考虑放开煤电站限制
下一篇:澳门1月9日至23日将禁止民用飞机从外国搭载乘客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