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固收+”基金井喷式发展,主因是在固收投资确定性降低、收益率下降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希望有一定的“风险暴露”浮出,以获取更好的投资收益
2022新年伊始,A股“开门不红”,新能源、生物医药、公用事业等赛道遭当头棒喝,这样的开局似乎预示2022年资本市场的投资可能会比2021年“难很多”。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在收敛收益预期,将稳健的资产作为主要配置。在此背景下,以固收类资产打底、同时配置股票等权益类资产以获取“弹性收益”的“固收+”基金产品,愈加受到投资者青睐。
数据统计显示,“固收+”产品在2021年已出现大爆发。2021年新成立的“固收+”基金共计349只,合计募资突破5000亿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更超越过去三年的发行规模总和。
2022年以来,“固收+”产品热度不减,1月里至少有15只新品上架,其中就有在“固收+”基金领域具有优势的中银基金展开的最新布局。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银基金依靠强大的投研实力,固收投资和权益投资齐头并进,交出了一份不错的年度成绩单。在此背景下,该公司为何新年伊始会继续积极布局“固收+”基金产品?这背后的投资逻辑是什么?在众多“固收+”基金新品中,中银基金又会释放出哪些独具的魅力?
股债双优中生代崛起
2021年可谓是一个资本市场行情极端分化的年份,不同行业不仅分化明显,市场切换亦十分频繁。景气度较高的新能源全年表现突出,过去两年涨幅较大、估值较高的消费、医药等核心资产调整时间和幅度则较大,小市值整体表现明显优于大盘蓝筹股。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在这样不易把握的结构性行情之下,中银基金依靠强大的投研实力,交出了一份不错的年度成绩单。
权益类基金领域,银河证券数据显示,2021年,中银智能制造A全年净值增长率为42.17%,同类排名高达13/259;中银行业优选A净值增长率为31.91%,同类排名14/132。此外,中银主题策略净值增长率达到32.15%,跻身同类前10%阵营。(中银智能制造A同类排名为1.1.1 股票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A类);中银行业优选A同类排名为2.1.5 混合基金-偏股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股票上限80%)(A类);中银主题策略同类排名为2.1.1 混合基金-偏股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类);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止日期2021年12月31日)
拉长时间区间看,中银基金旗下更不乏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长跑健将”。银河证券公布的《公募基金产品长期业绩排名榜单》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标准股票型基金(A类)分类中,过去三年,中银智能制造A净值增长率达到356.89%,在183只同类型基金中排名高居第6;过去五年,中银战略新兴产业A、中银智能制造A的同类排名分别为13/128、14/128,期间净值增长率分别达到217.62%、217.04%,收益均超两倍。(两只基金的同类排名均为1.1.1 股票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A类);数据来源:银河证券中国公募基金长期业绩榜单,截止日期2021年12月31日)
混合偏股型基金分类中,中银行业优选A在过去三年、五年、七年、十年四个时间维度的同类型排名,分别为5/115、4/100、8/97、5/81,均跻身同类排名前十;过去十年的净值增长率达到572.06%,为投资者贡献了超过5倍的收益。(同类排名为2.1.5 混合基金-偏股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股票上限80%)(A类);数据来源:银河证券中国公募基金长期业绩榜单,截止日期2021年12月31日)
与权益类基金同样闪耀的,还有中银基金旗下的固收类基金。
根据海通证券最新公布的“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超额收益排行榜”,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银基金固收类产品最近一年的超额收益率在16家固定收益类大型公司中排名第7;时间拉长到最近五年,中银基金依然位居前列,在固定收益类大型公司中排名4/15。(数据来源:海通证券,截止日期2021年12月31日)
《投资时报》记者获悉,中银基金之所以能在股债两大领域取得稳健表现,并享有更优异的长期业绩,与其背后的投研实力息息相关。多年以来,中银基金一直不断完善投研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大类资产配置和信用分析能力为重心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了一支汇聚各类型投研人才的“高研值”团队。
从基金经理团队来看,目前中银基金旗下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百花齐放、各有所长,不仅有李建、奚鹏洲等从业年限多年的投资老将,还有王伟、陈玮等陆续崛起的中生代基金经理。
固收实力派稳健制胜
作为老牌银行系基金公司,固收类投资是中银基金的传统强项。《投资时报》记者梳理已披露的基金定期报告后发现,由中银基金旗下中生代基金经理中的佼佼者——陈玮管理的“固收+”基金中银稳健添利A,在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着“绩优稳健”的本色。
基金定期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过去5年,中银稳健添利A的净值增长率为27.6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62%,超额收益率26.05%。(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中银稳健添利A的长期业绩表现同样优异、稳定。自2014年12月底陈玮管理以来,2015年至2021年,中银稳健添利A年年正收益,同时获得海通证券5年期、3年期两个五星级评价。(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海通证券(截止日期2021年12月31日))
优异的业绩表现与陈玮坚守的投资理念密不可分。公开资料显示,虽然陈玮是一位年轻有为的“85后”基金经理,但是他证券从业经验超过13年,管理过纯债、二级债、灵活配置型基金,是一位全能型多面手。
多年的投资经历让陈玮在固收投资方面有深入思考。陈玮风格稳健,将“追求中长期收益,不追逐短期风口和业绩排名,严格把握资产的风险收益比”作为自己一贯秉持的投资理念。
如今管理更加灵活的“固收+”产品,陈玮坦言,自己在权益投资方面,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固收框架的影响——强调“风险约束”这一重要准则。
他表示,自己不只会关注权益投资向上的一面,同时也会思考,如果市场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的话,那么向下的安全边际在哪里?在选股时,陈玮也会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在他看来,这样的框架可能是控制波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避免组合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有过大的风险敞口。
通过严格的风控和仓位管理,陈玮管理的“固收+”基金业绩做到了能涨抗跌、细水长流。
新“固收+”基金稳健十足
近两年“固收+”基金“井喷式”发展。对于这一现象,陈玮认为,这背后是有其必然性的。首先,这顺应了整个资管行业发展的趋势,随着一些传统理财型产品逐步退出,能够在控制风险、控制波动的前提下提供适当收益的产品是稀缺的。其次,从大的方向上来说,只有让投资人分享到整个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的红利,才能够形成比较良性的循环。
《投资时报》记者从近期各家基金公司新发基金的披露情况注意到,在A股行情震荡、资管新规过渡期收官的背景下,继2021年“固收+”产品大爆发之后,2022年以来“固收+”基金热度不减,中银基金亦顺势在开年即积极布局“固收+”领域,推出中银恒悦180天基金。
资料显示,中银恒悦180天享有双基金经理阵容,一位是“拒绝漂移、稳健制胜”的固收中生代基金经理代表陈玮,另一位范锐也是一名在固收投资领域有着丰富经验、擅长大类资产配置的实力派。
谈及中银恒悦180天这只新基金的操作,两位拟任基金经理表示,将采取更加稳健的管理思路,初期会把波动率控制得小一些、力求更稳健一些。底层策略方面,他们会以高等级信用债券打底,不做信用下沉,以获取票息确定收益为主;权益部分则会更加重视风控。
前瞻来看,陈玮预计经济在2022年上半年可能仍有下行压力。一方面房地产行业下行的滞后影响还是较大,此外疫情防控对经济、特别是对人员流动和服务性消费带来较大制约。对于后续市场,陈玮认为,总体来看债券收益率或仍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对债券市场谨慎乐观,权益市场则是结构性行情的可能性较大。
业绩回顾:中银智能制造A成立于2015年6月19日,最近5个完整年度的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2016年度-28.16%/-16.79%,2017年度 13.71%/0.49%,2018年度 -38.98%/-24.03%,2019年度 53.69%/23.28%,2020年度 109.09%/54.01%,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回报/业绩基准回报为20.62%/6.06%,2021年7月1日至9月30日回报/业绩基准回报为11.48%/6.80%。(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中银行业优选A成立于2009年4月3日,王伟自2015年5月28日管理该基金,最近5个完整年度的基金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2016年度-21.51%/-6.15%,抖客网,2017年度28.84%/13.06%,2018年度-21.24%/-15.03%,2019年度55.40%/24.79%,2020年度71.80%/18.74%;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12.15%/1.15%;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15.25%/-3.65%。(数据来源:产品定期报告)
中银战略新兴产业A成立于2015年11月26日,王伟自2021年12月8日管理该基金,最近5个完整年度的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2016年度4.40%/-10.65%、2017年度27.49%/11.28%、2018年度-24.34%/-21.57%、2019年度57.60%/26.90%、2020年度66.16%/20.66%,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回报/业绩基准回报为20.55%/1.65%,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回报/业绩基准回报为4.25%/-3.28%。(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中银主题策略成立于2012年7月25日,黄珺自2019年3月13日管理该基金,最近5个完整年度的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2016年度-31.12%/-8.16%,2017年度15.68%/17.32%,2018年度 -39.10%/-19.66%,2019年度 59.07%/29.43%,2020年度64.33%/22.61%,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回报/业绩基准回报为12.12%/0.69%,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回报/业绩基准回报为8.60%/-5.17%。(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中银稳健添利A成立于2013年2月4日,陈玮自2014年12月31日管理该基金,最近5个完整年度的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2016年度4.17%/-1.63%、2017年度4.57%/-3.38%、2018年度5.77%/4.79%、2019年度7.59%/1.31%、2020年度4.36%/-0.06%,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2.03%/0.65%,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1.40%/0.83%。(数据来源:产品定期报告)
数据说明:《海通证券: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超额收益排行榜》中,基金管理公司超额收益是指基金公司管理的主动型基金超额收益(基金净值增长率减去业绩比较标准后的收益)按照期间管理资产规模加权计算的平均超额收益。期间管理资产规模按照可获得的期间规模进行简单平均。大、中、小型公司的划分:按照海通证券规模排行榜近一年主动权益(主动固收)的平均规模进行划分,按照基金公司规模自大到小进行排序,其中累计平均主动权益(主动固收)规模占比达到全市场主动权益(主动固收)规模50%的基金公司划分为大型公司,在50%-70%之间的划分为中型公司,其余为小型公司,小型公司还包括旗下存续时间最长的产品成立不满1年的公司。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在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基金投资有可能出现亏损,在少数极端情况下可能损失全部本金。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详细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具体产品情况,并根据自身情况判断基金是否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文中观点不构成中银基金的投资建议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原标题:【2022“固收+”基金如何布局?中银中生代基金经理详解投资密钥 | 2022基金配置报告】 内容摘要:近两年“固收+”基金井喷式发展,主因是在固收投资确定性降低、收益率下降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希望有一定的“风险暴露”浮出,以获取更好的投资收益 2022新年伊始,A股“开门不红”,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72249.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