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募FOF因业绩波动被众多市场人士关注,自产自销、投资股票、配置新兵基金等问题引发激烈争议,抖客网,一时甚嚣尘上。
公募FOF虽然发展年限不长,仍是资本市场的新鲜事物,但其近年来呈指数级爆发的资产规模,以及去年突出的业绩表现,已然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随着资管新规全面落地,FOF作为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绝佳替代,一度被寄予厚望。
而公募FOF今年的业绩表现似乎低于预期,市场对这类新产品的追捧也有些降温。面对接踵而至的争议,部分业内人士选择了正面回应争议。他们表示,在公募行业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投资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风格,最终形成了公募行业百花齐放的业态。FOF作为新生事物,目前仍在发展初期,适度的探索是必要的。行业的不正之风需要匡正,但合理范围内的尝试则不应完全否定。
对于部分FOF偏爱自产自销,大量持有自家基金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内部FOF在管理费用、基金调研和交易成本方面均有明显优势,与全市场FOF相比,可能风险分散做得稍差一些,这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取舍,在发达市场是一种普遍的配置策略。此外,FOF的市场认可度和传统公募基金不可同日而语,对基金公司的规模拓展加成有限,内部FOF的“引流”效应可能被夸大了。
对于部分FOF直投股票的质疑,业内人士认为,配置FOF类似于配置球队,需要不同资产各自发挥功能。实操中,一些特定功能无法通过基金来实现,此时股票可以作为一种投资工具的补充。只要其他资产的投资在基金经理的能力圈之内,没有喧宾夺主,最终目的仍是为实现组合的目标而服务,就是合理的配置策略。
对于部分FOF投资新兵基金的争议,业内人士强调,需要对相关基金经理的履历做细致的调研。事实上,不少被FOF重配的公募界“新人”都在专户、险资、私募等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是管理公开业绩产品的年限较短。也有FOF基金经理坦言,部分资历深、知名度低的“新兵”犹如宝藏,他们的基金往往是被低估的。
被誉为“专业买手”的FOF,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业内人士强调,首先,需要明确分辨一款FOF产品的底层资产。一般而言,FOF这一产品结构,起到的是平滑业绩波动的功能,而非绝对的保本保值。
此外,针对“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现象,FOF力争收窄基金净值曲线和基民实际收益曲线之间的巨大沟壑,帮助基民尽可能多地吃到基金上涨的红利。
最后,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进,养老FOF作为发达市场养老基金的普遍采纳形式,将发挥其在结构方面的优势,成为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补充。
FOF钟爱自产自销?
日前,有部分亏损的FOF因大量持有自家基金,被质疑利用FOF为自家基金引流,自产自销,失去了FOF投研的独立性。
对此,某大型公募的一位FOF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FOF持有自家基金并非全无益处,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其一是管理费方面的优惠,可以避免双重收费的问题;其二是FOF基金经理对自家的基金经理更了解,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与市场环境相适合的基金经理;其三是FOF基金经理与底层基金经理有类似的投资理念和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底层基金经理风格漂移而导致的无效换手,节省交易成本。
一位从业十余载的资深基金经理告诉记者,重仓自家基金的FOF被称为内部FOF,这是FOF的一种常规配置策略。普通公募基金在国内成立之初,其市场定位、投资方法等也曾一度引发分歧。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一些分歧因为大家的认识加深而逐渐弥合,另一些分歧则逐渐演变为各家机构和基金经理独特的风格。
他向记者举例,有些基金经理偏好集中持股,另一些则持股高度分散化;有些基金经理倾向于高换手,另一些则喜欢持股不动;有些基金经理倾向于行业中性,另一些则善于行业轮动等等。“事实证明,无论哪一种风格,都会诞生优秀的基金经理,为持有人创造超额收益。同样的,每一种风格也都有一些基金经理,他们的业绩可能并不理想。”
在他看来,不能因为内部FOF一时不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或者因为有几位基金经理业绩落后,就全面否定这种投资方法。“随着大盘风格的轮动,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会经历业绩的波动,不能把业绩波动等同于策略本身不合理。”
华夏基金的FOF基金经理许利明告诉记者,虽然他本人并没有过多持有自家公司的基金,但那是投资方法论的差异导致的,他并不认为同行持有较多自家公司基金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今年市场回调过程中,有个别持有自家基金的基金经理业绩回调较多,我认为应该从投资策略、投资方法论方面找原因,不应从持有自家基金这个表象上看问题。”他表示。
“事实上,发达市场相当多的FOF产品是以持有自家基金为主的,没有研究证据证明,持有自家基金的FOF在业绩上与持有外部基金的FOF有什么系统性区别。即便有,与投资方法论的其他维度,如资产配置能力比起来,也是微乎其微的。”许利明告诉记者。
猫头鹰基金研究院的研究总监伍彦妮认为,对FOF基金而言,资产配置贡献了绝大部分收益,选基反倒是其次。她坦言,考虑到FOF这一新品类的销售难度和内部销售资源的争取,FOF在培育期主要投向自家产品,逐步积累业绩和规模的方式无可厚非,不应过度苛责。同时,对于大厂而言,自家产品和全市场产品的业绩差别一般不会特别大。“大厂的产品线其实已经非常完整了。”
伍彦妮表示,从理论上讲,投向全市场的FOF风险会更加分散,但分散风险只是一个维度,费用问题、投研问题等也都需要纳入考量。在她看来,以FOF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先把规模做起来,业绩做出来是更重要的。
某头部公募一位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当前,除极个别公司的FOF产品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以外,大部分基金公司的FOF产品还都处在生存线上,需要依托基金公司的品牌去开疆拓土。“国内市场的FOF基金,无论是从存量还是增量的角度,都远远无法与传统的公募基金相提并论。说它给‘老大哥’当资金引流的工具,有些高抬了FOF的江湖地位。”他认为。
FOF为何直投股票?
有观点认为,FOF是主投基金的基金,但部分FOF却拿出了超过10%的仓位直接投资股票。FOF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普遍不如偏股基金的基金经理那样出色,直投股票的操作令人无法信赖。
对此,上述大型公募的FOF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很多人都认为FOF基金是一堆优秀基金的组合,每只基金都要为组合直接产生收益,事实上并非如此。他表示,FOF组合里的每一个配置都是为了完成一些具体的功能,但这个功能未必是直接赚钱,而要综合考虑收益性、防御性、流动性等要素。“就像一支足球队,每个球员有不同的站位,发挥不同的功能,形成一个配合,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赢得比赛。”
在他看来,直投股票是对当前公募持仓结构的一种平衡和补充,“实操中,我们可能没有足够多的底层基金把组合搭配成我们期望的样子。如果完全用基金来配置,某些边角的功能就无法实现,这种情况下需要自持部分股票,使整个组合的结构更合理。”
原标题:【自产自销还投资股票?公募FOF深陷舆情漩涡,"专业买手"是否值得信赖】 内容摘要:【摘要】被誉为“专业买手”的FOF,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 近期,公募FOF因业绩波动被众多市场人士关注,自产自销、投资股票、配置新兵基金等问题引发激烈争议,一时甚嚣尘上。 公募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90479.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