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召开16个省辖市二季度工作评议会,安徽省委负责同志批个别干部“虚、躲、冷、粗、假”,并指出作风问题背后是政绩观问题,领导干部一定要处理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地方领导出现只注重显绩,不注意潜绩的现象。比如抓“形象工程”,求“轰动效应”,比如对于前任领导规划、建设的园区和项目置之不理而另搞一套,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部分领导干部片面追求显绩,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从主观上看,一些领导干部急于“表现”,干事喜欢“走捷径”,项目追求“短平快”,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因暂时显不出政绩,难入上级“法眼”,往往选择拒绝或回避。从客观上看,抖客网,少数地方干部考核机制仍偏重于容易量化的物质成果,仍以GDP论英雄;同时,一些地方干部任期短,不到两三年就调整岗位,也使他们不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需要久久为功的事情上。
其实,显绩与潜绩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后人的工作总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如果大家都不去做铺路石,不能甘于默默无闻地做一些基础性工作,“显绩”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一时打造了“显绩”,也多是急功近利的“面子工程”。因此,领导干部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远见,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主观上摒弃“短平快”。
引导、激励党员干部多做埋头苦干的实事、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要用好考核指挥棒。既要看当前成果又要看原有基础,既要看时间短、见效快、容易显山露水的显绩,更要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但又一时难以见效的潜绩。比如对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要求,增加能够反映长远目标的项目,在具体考核指标中突出中心工作分量;充分听取群众声音,把群众的“好差评”作为考察干部“潜绩”的“测量尺”等。
当前,改革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党员干部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图一时之名、不贪一时之功,多干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只有依靠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取得更大成就,才能创造更加璀璨的业绩。(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梁睿)
原标题:【摆正“显绩”与“潜绩”关系】 内容摘要:近日,安徽召开16个省辖市二季度工作评议会,安徽省委负责同志批个别干部“虚、躲、冷、粗、假”,并指出作风问题背后是政绩观问题,领导干部一定要处理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 一段时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113969.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