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允许科研人员在“捡贝壳”的时候,捡到“石头”

  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科研?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要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他们的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颠覆性成果。

  此举无疑是十分明智的。科学研究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次的成功,背后可能是无数次的失败。在不断扩展认知边界的自然科学领域,在面对完全不了解的事物时,会出错、会失败是常态。成功,抖客网,或许只是偶然间在海边捡到的美丽贝壳。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科研的态度却表现得不足够宽容。高校对于青年人才的“非升即走”政策、职称评定、课题结项等,如果一旦失败,带来的后果难以承受。这就导致青年人才很大程度上会选择“安全”的领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论文能顺利发表,职称能顺利评上,就算万事大吉。长此以往,创新性必然会受到巨大的限制。

  有了“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认识,接下来就需要相关部门拿出政策,切实出台科研容错机制。

  首先,我们应当对一些探索性的、前沿性的科研项目,作出可能失败的预期。我们可以尝试在实质推进前,就对一些探索性的、高失败风险的项目进行预评估,只要这些项目在推进的过程中,符合科学决策程序、符合科研规律、符合法律法规、没有以权谋私、履行了勤勉义务等,倘若不幸失败,应当启动容错机制,对相关项目人员不予追究失败责任。

  其次,对于已经科研失败的青年人才,我们也应当予以一定的保护。科研失败对于每一个在攀登科学高峰过程中的青年人才都是重大打击。如果正处在“非升即走”的关键时刻,这样的失败带来的很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对于科研失败的青年人才,可以尝试出台帮扶机制,让更有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帮扶,帮助青年人才重新树立信心,完善自己的科研路径,找到存在的问题,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

  当然,在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同时,也需要防范这一政策出现可以“钻空子”的漏洞。如果存在这样的漏洞,不仅是对科学的愚弄,也是对那些真正努力科研,却不幸失败的研究人员的嘲讽。我们要严格防范弄虚作假、捏造数据等不符合科学规律甚至是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防范以“允许失败”为借口“躺平”。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有严格的过程评价和监督机制,严防“允许失败”走样、变味。

  我们应当允许科研人员在“捡贝壳”的路上,捡到了“石头”,但话又说回来,就算捡到了“石头”,或许这块“石头”里面,包裹的是一块金子呢?

原标题:【应当允许科研人员在“捡贝壳”的时候,捡到“石头”
内容摘要: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科研?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要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他们的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开始长周期、高强度、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269020.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城市更新的落脚点是烟火人家
下一篇:经济日报社论:团结一心开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热烈祝贺全国两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