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学走红,背后是对乡村“土味”固有想象的突破

  40个视频涨粉900多万,这样令人惊叹的粉丝转化率,在一个形象质朴的东北农村大龄单身青年身上实现了。

  近日,人民网公开表扬了一位名为“同学”的自媒体视频创作者,赞扬其用专业的手段记录真实的乡村生活将乡村魅力展现在大众面前,并呼吁越来越多的“同学”出现。“张同学”频频占据抖音热搜榜,一时间不少专业博主开始在各大平台上分析“张同学”成功走红的原因——当下并不罕见的乡村题材短视频,为何“张同学”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出圈,并在大众的界定里摆脱所谓的“土气”?

  如果看过“张同学”的视频,相信不少人都会联想到“李子柒”。同样是以乡村为主要创作背景和固定的视频风格,同样获得“官方点名”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凤凰网评论其二者都共同凸显出了一种乡村生活背后“被土味误读的田园浪漫”。有博主将李子柒的视频形容为“在理想世界中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那张同学对应的便是“在废土世界中带着怀旧色彩的生活”。但如果说李子柒的形象和视频制作还带有一丝精致,那张同学的视频则完全是用一台手机完成的“一个人的好莱坞”。

  互联网“土味文化”在近些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基于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传播的相关热点逐渐成为现代网络传播分析中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而这样一种文化的创造主体便来自乡村。在媒介多元发展的背景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乡“数字鸿沟”的存在恰恰促进了农村短视频用户的增长,且相较于图文内容传播,农村群体迅速聚集在信息传播较为直接的短视频平台上,简单操作便可分享任意内容。但当短视频自媒体逐渐发展成一个资金聚集的盈利场所,不少乡村题材创作者将其纯粹视为获利工具,尊崇“流量为王利益至上”,内容中的农村样貌与生活逐渐消失,转为抓住意外获得的话题不断迎合大众的审丑心态,在网络空间中扮演“小丑”。

  而观察与审视这样一个群体的人,并不带有固定的地区属性,但往往底层逻辑都来自于从中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所以乡村“土味”一时间变成大家生活中的谈资和娱乐模仿的对象,“二创”进一步推动了部分获得关注的土味文化的发展,但消解了意义的传播终究是流量假象,这样的土味热潮留下的痕迹无非就是大众对“土味”甚至乡村的固定想象。提起乡村题材、乡村博主,自然而然联想到在直播间声嘶力竭叫喊、自导自演一出出闹剧、夸张地进行吃播秀的形象。而“张同学”的出现,将“土味”又引回“接地气与真实”的初心,再加上许多博主分析的两百个分镜、主客观镜头公式结合的“随意的专业”的加持,抖客网,张同学的形象既像恪守了乡村的本质,又像颠覆了乡村的刻板印象。

  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抛去所谓的剪辑技术和专业性,其实张同学并不是乡村青年中的少数,导致我们带着新奇心态去关注张同学的是我们早已被短视频固化的对于乡村的认知。乡村青年想通过短视频寻求自处与存在感,却最终在利益中迷失,而那些并未通过短视频进行自我表达的乡村青年呢?多数也正与张同学一样守着家乡的一块土地过着属于自己的普通的生活,只是将生活的能量更多地留给自身。甚至对于一直在都市生活的人来说,也许也能短暂逃离,从这样质朴的记录中找到生活最原始的样子。

  张同学在近五期的视频文案中都带上了“新农人计划2021”的标签,这是抖音针对三农视频创作者发起的扶持计划。“新农人”指在传统乡村中焕发新生机的新生产主力军,他们像是农人生活的都市版但又不受污染和喧嚣的影响,他们的贡献不止在于农业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提升,他们代表着新农村的未来。点开这个标签,可以看到很多优质的乡村题材博主坚持进行高质量的内容创作。而我们对于传统乡村的认知也不该被低俗土味的侵蚀而误导,特别是在这个时代下,乡村和乡村青年就像“张同学”这个名字一样,充满朝气又有对未来的无限想象,并不华丽但绝对精彩。

原标题:【张同学走红,背后是对乡村“土味”固有想象的突破
内容摘要:40个视频涨粉900多万,这样令人惊叹的粉丝转化率,在一个形象质朴的东北农村大龄单身青年身上实现了。 近日,人民网公开表扬了一位名为“张同学”的自媒体视频创作者,赞扬其用专业的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56361.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张朝阳:每周直播物理课出于个人兴趣 也是打造知识直播平台
下一篇:从战略上确保能源矿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