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化厨电是怎么一步一步获得国人青睐的?

  厨房作为功能性极强的区域,一向是我们装修时的重头戏。而且随着厨电领域的细分化,人们对于厨电产品的功能性要求也更高。对于追求新生活新方式的年轻人来说,在装修时除了烟机、灶具等厨房必备电器,烤箱、蒸箱、消毒柜、榨汁机和空气炸锅等生活家电,也在选购计划当中。有一句话说的好:”可以不常用,但是不能没有”。但厨房空间只有那么大,如何在保证舒适下厨的同时,提高厨房的功能性呢?厨电品牌察觉到了消费者的急切需求,从新形态、新产品入手,通过集成与嵌入类形式,开辟出一条厨房新道路。

1

  其中集成灶作为备受追崇的热点,以智能、美观、健康、空间节省、集成等优点强势登顶,表现十分出色。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集成灶零售量137万台,同比2020年上半年增长56.3%,同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52.4%;零售额113亿,同比2020年上半年增长73.0%,同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64.6%,集成灶的未来趋势一片大好。

  油腻肆意挥洒 清洁不在话下

  区别于普通油烟机+燃气灶的黄金组合,集成灶结合了二者的优点,同时扬长避短,凭借大胆的外观构造与超前的人性化设计,改变了厨房的格局。不仅能够直接下排烟,同时防止了爆炒时的重油溅落。

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过,平时炒完菜后墙面上总是无法避免油渍的溅射,如果是大火爆炒,那么墙上的风景就太过“好看”了,无论是壁纸还是瓷砖也好,在经过长期的污染,很容易发展成难以清洁的画面。而集成灶则完全避免这类担忧。

  一体化的外观设计,在爆炒时上部将油烟直吸,即便是向前翻炒也没关系,如果是钢化玻璃的面板材质,只要抹布轻轻一擦即可。不锈钢材质的面板,也更加适合当作防溅墙,不仅耐水性强,同样耐热耐腐蚀,更好清洁。不像壁纸或瓷砖,擦拭过后也会留下痕迹与油腻触感。

  苛求细节 以技术取胜

  除了外观上的突破,在技术层面,集成灶也向着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其中,一个仅有11年发展史,上市仅半年多的品牌——火星人最具有代表性。其凭借着专属核心技术“低空净吸,智能全净吸系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3

  风量与风压是决定吸烟效果的关键点,国家标准风量要求达到15m³/min以上,风量最低要达到80pa。而市场主流的集成灶基本都能够达到15m³/min,风压达到300pa以上。火星人凭借集成灶优势形态与低空近吸技术,优化吸烟口与烟源的距离,仅为15-25cm,进风量高达17 m³/min,减少油烟对人体的伤害。油烟问题解决后,就要考虑油烟机本身的内部清洁。火星人拥有四层油烟分离系统,抖客网,让叶轮通过离心力分离油烟,分离后的油能够直通油杯,避免烟道的油污累计与二次污染。

  除此之外,上煎炒下蒸烤的集成方式,不仅节约了空间,也让我们的烹饪选择越来越多,省下双倍的钱。其他烟灶联动设计、超静音设计等锦上添花的功能,或许也是火星人成功登顶销售冠军的原因。

  除了这些新兴企业,老板、方太等头部品牌不甘于后,也纷纷进驻集成领域,方太集成烹饪中心得以面世。它相比集成灶得到推广的原因稍显不同,根据市场侦查结果显示,很多大户型的厨房会选择集成烹饪中心。大部分的集成产品还停留在组装的初级阶段,而且市场上的主流厨电大多只针对功能性,并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舒适度。对于下厨时所产生的“高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4

  因此方太以实现厨房舒适烹饪为目的,不局限于产品集成,在前段时间发布了二代集成烹饪中心,在实现吸烟与烹饪的基础上,增添了“制冷科技”,开启了清凉下厨时代,这绝对是集成化的典范。

  它在1平米的空间内,将油烟机、燃气灶、蒸烤箱、空气炸锅与空调的制冷设备等功能集于一体,提升了厨房的舒适度。实现16°-30°的宽域调温,内置强劲的制冷压缩机能够极速制冷,速排水微通道蒸发器提高制冷效率的同时利用冷凝器高效散热。在吸、排风的同时兼顾制冷,精准应对烹饪难题。

  面对着消费者对厨房使用舒适化、便捷化的高要求,集成产品成功解决了中国厨房面积较小、功能不够丰富的弊病,多功能集成化的产品正在成为带动整体市场发展的先锋,想必未来集成化厨电会拥有更丰富的功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原标题:【集成化厨电是怎么一步一步获得国人青睐的?
内容摘要:厨房作为功能性极强的区域,一向是我们装修时的重头戏。而且随着厨电领域的细分化,人们对于厨电产品的功能性要求也更高。对于追求新生活新方式的年轻人来说,在装修时除了烟机、灶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7017.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摄氏零度】谁来弄潮小家电?(上):当网红小家电“退烧”后
下一篇:蓬勃发展的“家电美学”,难道外观真的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