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带给全球粮食市场的冲击波还在持续,很多国家承受着粮价和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压力。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最近一些外媒又盯上中国的储备粮,认为中国“提前预知”冲突的发生,扩充粮食储备,导致全球粮价上涨,呼吁中国开仓投放20%储备粮拯救欧洲市场。这一说法很荒唐,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全球粮价上涨非中国之过,恰恰相反,中国自食其力,解决了14亿多人吃饱饭的问题,消除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粮食问题的担忧,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储备粮是保百姓饭碗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中国大幅度减少粮食库存,会严重影响粮食稳定供应,引发市场剧烈震荡,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乃至社会稳定。
储备粮是世界各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美国、欧盟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均有粮食储备。粮食库存与消费比是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规定,世界粮食库存与消费比达到17%是安全的,低于17%是不安全的,低于14%则属于粮食安全紧急状态。一个国家的储备规模相对固定,有时会随着粮食丰歉而有所起伏。粮食丰收,库存量会增加;粮食歉收,库存量会减少。近几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以及地区冲突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受损,粮食供需矛盾加剧,一些国家为了更好保障国内粮食供应,纷纷增加储备规模,鼓励粮食进口。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粮食储备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互为补充的粮食储备体系,在稳市、救灾、恤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粮食宏观调控的“蓄水池”、稳定粮食市场的“定海神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南美干旱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叠加影响,国内粮价承压上涨。我国在不断释放粮食稳产增产信号、稳定市场预期的同时,持续投放政策性稻谷、小麦和大豆,有效满足企业用粮需求,保持了国内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的稳定。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抖客网,今年3月我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5%,与全球食品价格大幅上涨30%以上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储备充足,供应有充分保障,但粮食供需紧平衡的状况并未改变,大豆、油料等个别农产品严重短缺,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潜在隐患。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背景下,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未雨绸缪,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以国内供给的稳定性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更加重视国家储备安全,实行政府储备规模动态调整,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并根据需要适时适度增储。除了政府储备外,我国粮食库存还包括政策性粮食和企业周转粮。近年来我国深化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收购比重超过90%,作为市场缓冲力量的贸易粮、周转粮明显增加,粮食库存结构更加优化,市场调控和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保障粮食安全的层次更加丰富。
管好储备粮,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强化政府储备粮管理,一方面大力推进高标准粮库建设,推广使用智能通风、保温隔热、电子测温等绿色储粮新技术和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安全储粮、绿色储粮、智慧储粮;另一方面,依法对储备粮实行强监管,加大反腐力度,严惩“靠粮吃粮”的腐败分子,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更好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慧)
原标题:【中经评论:“储备粮致全球粮价上涨”的说法荒唐】 内容摘要:俄乌冲突带给全球粮食市场的冲击波还在持续,很多国家承受着粮价和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压力。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最近一些外媒又盯上中国的储备粮,认为中国“提前预知”冲突的发生,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76596.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