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个关于“专家”的话题齐齐冲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分别是“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建议专家不要建议”。颇有几分尴尬的场景,折射出舆论场对海量“专家建议”的复杂情绪。
不得不说,这届专家很忙。国际国内、政经社会,无论买房、生育、结婚等人生大事,还是吃饭、喝水、睡觉等生活日常,样样都有专家发声。专家建议无所不包,被批评“不着调”的也大有人在,彼此相左更是常态,诸如房子当买还是当租,专家建议听多了恐怕更得一头乱麻。此外,还有不少专家不接地气,爱说“正确的废话”,搬弄这理论那研究力证“年轻人别在通勤上花过多时间”之类,很是给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之感……不少网友吐槽:“说得很好,下次别说了”。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呼声背后,是对专家专业性的质疑,更是对专家“好好说话”的期待。有道是,“隔行如隔山”,专家不是“万金油”,自此领域跨界到彼领域,见识未必比普通人更高几分,所谈所论也容易从“专”到“砖”。另一方面,网络传播更青睐“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严谨客观、理性发声的专家并不少,但舆论场中最夺人眼球、最能出圈的,却往往是那些“离谱声音”。一些正常建议经过断章取义、加料扩音后面目全非,一些本就含金量不高、噱头值爆表的言论广为流布,自然就拉低了社会对专家建议的整体观感,连带着专业精神也遭到质疑。
学者托马斯·索维尔曾提出过一个有意思的观察视角:工程师的建筑倒塌了,医生的手术出事故了,可能都要付出相应代价;而知识分子说出供人参考的公共意见,即便出错了也不会被追责。专家学者、知识分子、意见领袖等,当然拥有言说的自由,但既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便同时意味着一份郑重的社会责任。既然头顶“专家”光环,抖客网,就要好好说话,说专业的、有见地的、能够对大家有帮助的话,这是对专家身份的应有敬畏,也是提升公共讨论质量的应然选择。
于“听众”而言,自然不能偏听偏信,但也不能真的闭目塞听。今天的中国,有太多公共议题需要专业声音来厘清。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共建共享良好的公共表达环境,每个人都能受益。
原标题:【出了专业领域,专家也应慎言】 内容摘要:最近,三个关于“专家”的话题齐齐冲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分别是“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建议专家不要建议”。颇有几分尴尬的场景,折射出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89595.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