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清错误认识 进一步稳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今后一段时间,金融机构应继续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与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推动一揽子政策尽快落地,发挥好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市场主体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扎实稳住经济,金融政策不可缺少。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4月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10.5%和10.2%,均保持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1-4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39%,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保持在有统计记录以来的低位。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力市场主体恢复生机。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国新设市场主体在较大基数的基础上仍然实现了正增长,共新设898.7万户,同比增长0.7%。其中,日均新设企业达2.26万户,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截至4月底,我国实有市场主体1.58亿户,仍保持10.5%的较高增速,为稳住宏观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尽管金融让利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成功的,但笔者注意到,社会上仍然有两种错误认识

  第一种错误认识是,认为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并不吻合。其实,这是对市场运行机制的错误理解。金融机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者,实体经济是金融服务的需求者,二者互动的前提是金融服务需求存在。在疫情冲击下,部分实体经济很可能因资金困境而生存艰难。如果金融不让利、不帮扶,金融服务需求很可能会严重萎缩,这对金融机构而言显然是个坏消息;相反,如果金融主动支持市场主体,让实体经济保持活力,金融服务需求会保持并不断增加,金融服务供给就依然有市场,这对金融和实体经济二者而言是双赢和互利的。因此,金融让利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恰恰是市场理性的表现,也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体现。

  第二种错误认识是,认为金融让利实体经济会因缺少有效甄别机制而让个别资金并不紧张的市场主体获利。乍一听,这是一个关系到金融服务公平性的问题。而仔细分析便会发现,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现实中,由于市场主体获得金融资源的能力不同,即使没有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相关政策,也会有个别市场主体获取更多的金融资源。相反,在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约束下,金融机构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金融资源,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会更加细致地甄别,针对性也会更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金融服务的不公平性。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今后一段时间,金融机构应继续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抖客网,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与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推动一揽子政策尽快落地,发挥好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市场主体的多样化金融需求。(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创新金融工具 加大有效投资金融支持力度

     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助企纾困

原标题:【廓清错误认识 进一步稳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内容摘要: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今后一段时间,金融机构应继续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与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推动一揽子政策尽快落地,发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9499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消除价格欺诈必须明码标价
下一篇:又一老人因“码”下车,破解扫码难题须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