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北京迎来了一轮断崖式降温,中国家电网记者身边的一些朋友甚至将之前收纳到衣柜的羽绒服找出,重新穿在身上。尽管5月下旬经历了一轮升温,但本周北京再次回归到30℃以下,凉意再起,不禁让人怀疑今年是否会延续去年凉夏的状态。
另一方面,自今年年初开始,新冠新型变种“奥密克戎”席卷北京、上海、天津、四川、吉林等全国多个地区,当下不少地区的疫情仍处于防控阶段,这对于家电的生产制造、销售及运输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不过,伴随着全国各地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对于空调销售的不利影响似乎正在不断减弱,但低温的影响犹在。考虑到国内疫情防控逐渐步入常态化,疫情对于空调销售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此前被视为看天吃饭的空调行业,又能否摆脱气温波动带来的影响?
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一季度空调销售整体遇冷
受到疫情的影响,空调消费整体遇冷似乎在预料之中。根据GfK零售监测数据,2022年1-3月,家用空调零售市场销量同比下滑24%,销售额同比下滑17%,产品均价保持上移。而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1-4月空调线上销额同比增长0.3%,线下销额同比下滑16.7%。可以看到,在消费疲软和疫情等多重冲击下,整个空调零售市场规模萎缩、增长乏力。
疫情反复导致物流出现阶段性不畅,上游供应链、终端销售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消费者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下降,整体家用空调市场萎缩、需求不振。GfK中国家电事业部空调品类资深分析师孙薇向中国家电网记者表示,分区域来看,销售规模最大的华东、华南市场受天气和疫情影响更大,雨水较多加之疫情管控下周边供应链中断,整体市场销售遇冷;分城市级别来看,一、二线市场受疫情冲击影响更大,低级别市场需求分散,物流安装方面灵活性更强,相对受疫情影响略小。
除了收入下滑、物流受阻给空调销售带来的不利影响外,奥维云网(AVC)大家电事业部产品总监杨超也向中国家电网记者提到,区域性疫情带来整个供应链的断档,部分高端产品无法组织有效生产,同样也影响到了企业的销售节奏。
“疫情的应对对于整个世界来讲,甚至是以战争来形容都不为过,整个颠覆了人类对空气安全的一种感觉。”海信空调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杨岁兵告诉中国家电网记者,对于企业来讲,原材料的短缺、市场大盘下行、消费者需求多变甚至是疫情期间物流的运输问题不只是给海信,而是给很多行业都带来了许多挑战。“就像今年疫情又一波反扑,许多居民面对长时间的隔离,在室内生活工作的时间大幅度上升,虽然入夏一直低温,但是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我们现如今对空调产业升级的技术方向是与呼吸以及净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单纯制冷制热转变为全屋的空气管理,以技术领先占据消费市场。”
“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影响,2022年对于整个空调行业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奥克斯空调相关负责人也向中国家电网记者表示了类似的看法。对方表示,为更好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今年奥克斯空调在产品层面将秉持“用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的工作思路,通过聚焦产品,一如既往地坚持创新,打造高品质空调,持续提升产品力,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从产能的角度来看,今年一季度空调整体上保持着一定的出货量增长。产业在线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家用空调Q1出货总量3967万台,同比增长2.5%,其中内销出货1771万台,同比下滑0.9%,出货额459.9亿元,同比增长4.8%,外销出货2196万台,同比增长5.4%,出货额280.2亿元,同比增长8.1%,同时随着制造成本的不断上涨,企业出货端价格上调明显。
产业在线家电事业部分析师李雪告诉中国家电网记者,4月份为传统的生产备货旺季,上游压缩机供货端的生产呈现求稳态势,而从整机空调端来看,受疫情和消费影响,4月的实际生产略低于期初排产,但总体还算稳定,行业对解封后的市场需求反弹抱有良好预期,包括5月都在为618提前准备。
当然,在今年一季度空调销售整体乏力的背景下,也有一些企业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在产能上也没有受到较大影响。比如美博在国内的空调销售同比增长66%,出货量同比去年第一季度增长88%,同时近期的出口订单量暴增,订单已排产至今年第三季度。据了解,截止到2022年4月底,美博空调出口就已完成2021年全年发货数量。
美博空调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家电网记者,外部环境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对方表示,美博的业务版块按照国内、海外齐发展的双路径,在产品细分领域分为家用空调、商用空调、空气能热泵及特种制冷设备,从产品的市场定位方面分为高端机、中端机、低端机三个层次,分别满足不同市场、不同使用场景、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美博空调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公司在空调产业领域不仅仅止于家用空调产品,还包含商用空调产品,同时在内销和海外市场两线拓展。“在眼下的产业环境中,美博这种联动型制造体系,更有利于产能的稳定释放。”
疫情与温度影响渐弱,空调销售后市将如何发展?
今年空调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由于原材料上涨导致的成本上涨和企业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价格提升,推动空调价格持续提高;二是疫情造成线下流量锐减,企业在资源投入上也更倾向于线上渠道;三是产品端向健康舒适方向靠近,新风、舒适风成为企业的主推点;四是新兴渠道受到热捧,传统电商以及线下门店虽为触达消费者的主要流量入口,但是抖音、拼多多等新兴渠道也持续受到企业关注。
在整体市场处于存量裂变阶段,用户需求便集中在产品的更新换代方面,而现在用户对空调产品的使用认知、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对自我健康关怀的意识、对空气环境的要求相较于以往都发生了变化,空调产品原有制冷制热仅作为一种基本使用价值存在,在此基础上的附加价值将驱动空调产品功能的进一步细分化,除菌空调、新风空调也在这样的趋势下逐渐崛起。
可以看出,如今单纯制冷热已经没有足够的市场吸引力,空调需要向着多元化的空气问题解决来进行转变。“全国气温低、疫情反复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一个机会。消费者对于单纯制冷热的需求减少,差异化需求增加,这更体现了技术的重要性。”杨岁兵表示,今年公司会继续扩大新风产品阵容,同时增强在净化、杀菌方面的广泛应用,在外观上也会对产品进行有突破性的改变和延续。“我们希望空调不仅是一台空调,也是除湿机、加湿器、空气净化器和新风机。因此我们也一直在想办法让消费者增加体验,从而提升他们买空调的需求。”
目前来看,疫情在全国各地逐渐得到有效控制,无疑为今年空调的下半年销售消除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在今年5月中旬,中国家电网记者也针对疫情和气温可能对空调销售的影响,询问了市场调研机构分析人士和企业相关人士。李雪认为,如果天气不给力,疫情不稳定,为刺激消费需求,政府、销售平台、企业等三方联合,推动家电回收、家电下乡、家电补贴政策等自下而上促进销售,渠道结构仍旧是企业调节的重要手段,渠道下沉,催动农村需求仍将是企业主要策略。
原标题:【疫情防控转好,但凉夏仍在,今年空调销售会变好吗?】 内容摘要:5月初,北京迎来了一轮断崖式降温,中国家电网记者身边的一些朋友甚至将之前收纳到衣柜的羽绒服找出,重新穿在身上。尽管5月下旬经历了一轮升温,但本周北京再次回归到30℃以下,凉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95125.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