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新职业打开新赛道 更需用“心”守护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职业打开了就业的新风口,蕴藏着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给这些新职业命名并纳入国家职业体系,有利于增强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感,吸引更多年轻人“心动”。

  如今,年轻一代的就业选择更多、更新。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等18个新职业。经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这些新职业将被纳入新版职业分类大典。

  新经济孕育新职业。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观念更新以及消费升级,新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213月,人社部已经分4批公布了56个新职业。每一个新职业的出现,都见证着社会更精细的分工和更多元的发展活力。像民宿管家,短短几年,其从业者规模已达“百万”级别,背后则是民宿行业的蓬勃发展。

  新职业打开了就业的新风口,蕴藏着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给这些新职业命名并纳入国家职业体系,有利于增强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感,吸引更多年轻人“心动”。新职业被“官方认证”后,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抖客网,将倒逼从业者不断学习、丰富自我。而规范发展新职业人才,也有利于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不过,新职业的“新”,也意味着其发展没有前例,不可避免地将面临一些“成长中的烦恼”。比如近年来,随着新职业不断涌现,相关培训也日渐火热。一些机构在没有培训资质的情况下,随意开设相关课程,不仅损害了学员的权益,也影响了新职业的社会认可度。

  还有新技术的运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催生了大量的灵活就业形式,像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直播销售员等等。但是与传统职业相比,这些新职业的劳动关系不确定,如何保障好从业者的合法权益,也是一道必须解决的难题。

  新职业体现着时代的脉动。让新职业更快成长,需要用“心”守护,为其提供更优质的“土壤”。一方面,要增加政策供给,做好相关的配套服务工作,尽快落实落细社会保障、劳动报酬、技能培训等措施,保障好新职业从业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新就业形态释放更大潜力。之前,山东、吉林等省份已开展新职业职称评审,这打破了制约新职业人才发展的条条框框。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新职业发展趋势的预见、预判和评估,不断补齐发展短板,完善监管措施,让新职业在规范中走向成熟,在成熟中走向市场。今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了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就是要进一步规范职业培训市场秩序。

  从需求规模来看,新职业具有广阔的前景。2020年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显示,未来5年,新职业人才需求规模庞大,人才缺口近千万。面对社会对新职业人才的求贤若渴,还需要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提供相应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完善专业学科设置与调整机制,增加人才供给。

  新时代活力奔涌,代表着新技术、新趋势、新需求的新职业将不断涌现。而一个新职业能否长期存在下去,关键还要看能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只有多方努力,才能让新职业打开的赛道变成康庄大道。(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18个新职业,顺应了新趋势新需要

     敏锐把握新职业的风向标意义

原标题:【中经评论:新职业打开新赛道 更需用“心”守护
内容摘要: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 新职业打开了就业的新风口,蕴藏着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给这些新职业命名并纳入国家职业体系,有利于增强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感,吸引更多年轻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9887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范本“国家队”上线 合同“避坑指南”也要与时俱进
下一篇:中经评论:在科学防疫中畅通经济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