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紧!泄露疫情防控信息,多名领导被立案侦查!

9月18日,成都市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清廉蓉城”发布《中共成都市纪委、成都市监委关于3起违反工作纪律典型案例的公告》。

要紧!泄露疫情防控信息,多名领导被立案调查!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但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8.25”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抗疫人员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作风整肃、纪律严明,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但也发生了一些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尤其是违反工作纪律失泄密问题,造成了不良影响。为进一步发挥警示教育和激励作用,凝聚力量,打赢抗疫最后攻坚战,现对有关典型问题和违规违纪人员公告如下。

1. 都江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跃泄露疫情防控工作信息问题。李跃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过程中,擅自用手机拍照,并将照片通过微信发送给私人微信,以致信息外泄,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成都市纪委对李跃立案审查。

2. 青羊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咏梅泄露疫情防控工作信息问题。刘咏梅在参加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过程中,擅自用手机拍照,并将照片发送到私人微信群中,以致信息外泄,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青羊区纪委对刘咏梅立案审查。

3. 双流区东升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伟、怡心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德文等2人泄露疫情防控工作信息问题。刘伟、李德文在参加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过程中,擅自用手机拍照,并将照片发送到私人微信群中,以致信息外泄,造成不良影响。双流区纪委对刘伟、李德文立案审查。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非常之时须用非常之力,非常之时须守非常之纪。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抗疫人员要以上述案例为鉴,深刻汲取教训。要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一口气不松,一点力不减;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管业务的同时管住干部的思想、作风和纪律;要严守工作纪律,保守工作秘密,做到“言有所律、言有所止、言有所戒”;要牢记宗旨,坚决摒弃特权思想,克服官僚主义,维护好党的形象。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要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压紧压实责任,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等。当前,尤其要对重点部位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力度,善于发现问题和现象背后的责任、作风、机制等问题。对在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等方面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严查重处,并追究领导责任,绝不姑息。

防范微信泄密 一定要警惕这几种心理

近年来,微信泄密问题多发频发,需要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引起警惕,并且注意加以防范。

心理是行动的先导,从保密管理实践和大量泄密案例分析来看,微信泄密行为往往源于一些错误的心理认知,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捷径心理

有的同志只求工作效率,不顾保密纪律,在传达上级精神和领导指示时,觉得使用微信一键发送、静待回复的做法省时省力。这种心理,究其根本是把保密纪律当成了工作开展的“绊脚石”,而非保护国家安全利益和个人前途命运的“安全绳”,表面上便捷了工作,实则方便了敌特窃密。

典型案例:2020年,某单位干部李某通过微信群传达1份秘密级通知,案件发生后被处行政记过处分。李某在接受侦查时坦言,其单位在外人员有十多个,手头上事情一多就想走“捷径”,忽视了保密纪律,现在想来悔不当初。

炫耀心理

有的同志不以保密为责任、却把知密当“本事”,工作中知晓了外界关注的涉密信息,迫不及待地想在微信群“爆料”、在朋友圈发帖,抖客网,明目张胆地把涉密信息“炫耀”出去。这种心理,本质上是虚荣心作祟。为了成为朋友眼中的“消息灵通人士”“圈里人”,不惜把关乎国家安全利益的秘密信息当成提升个人影响力的资本。

典型案例:2017年,某领域改革方案初步确定,某单位干部强某看到后觉得涉及圈内好友的切身利益,就私自拍摄方案草稿,通过微信向好友通风报信,被好友发至其单位微信群,引起疯狂转发和热烈讨论,给改革大局造成严重干扰。

自恕心理

有的同志在遇到传达紧急事项或者上级催要材料时,觉得当务之急是想方设法抓紧完成任务,选择便捷的微信联系没什么问题,只要自己的出发点是为了工作,即使违反了保密纪律也无伤大雅、情有可原。这种心理,本质上是没有认清一旦发生泄密问题意味着工作归零的道理,以致本末倒置、是非颠倒。

典型案例:2019年,某单位干部廖某使用微信传达1份机密级的紧急通知,在接受侦查时非但没有悔意,反而觉得自己很冤枉,称“时间那么紧,不用微信根本传达不过来”,直到面对侦查人员“为什么不发动骨干分头传达”“是泄密危害大还是传达延误危害大”的质问,才幡然醒悟、后悔不迭。

从众心理

有的同志看到别人使用微信传发涉密信息,觉得即使违规了,追究起来也是法不责众,如果在这样的“小事”上也规规矩矩,会被别人看成胆小怕事。最终,自己也成为“破窗效应”的俘虏,盲目跟风违反保密纪律。这种心理,本质上是在常见的违规现象面前丧失了独立思考,动摇了本就不够牢固的保密意识,被裹挟着“集体闯红灯”。

典型案例:2021年,某单位干部游某值班期间收到1份秘密级通知,想起单位平时用于交流的微信群里常有人发送内部信息,便盲目效仿,拍照上传。案件发生后游某对侦查组说:“以前也学习过微信泄密的公告,但总觉得身边人这样发了都没事,就没把公告当回事。”

无知心理

有的同志“身在密中不知密”,认为有些秘密信息没什么敏感性,发到微信上也无妨;有的同志认为,微信本身采用了先进的安全保密技术,只要点对点传发信息,就不会泄密;还有的同志认为,自己只是把信息发给同事,不会扩散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事实上,互联网向来是情报搜集的重要来源,开放的互联网社交平台更是各国情报机构监测的重点,信息一经发布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传十、十传百,传播范围完全不可控。

典型案例:2021年,某单位工作人员冯某看到1份新出台的涉密政策文件后,通过微信拍照发给同事时某,并再三交代“别往外传”。而时某并未遵守诺言,转而将文件照片发给其他人,最终传播链不断延长、全面失控,冯某、时某均被严肃处理。

旁观心理

有的同志遵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生哲学,看到微信群、微信朋友圈传发涉密信息,觉得若要好心提醒会被当作多管闲事,向组织报告会被当作“背后捅刀子”,只要自己默默“潜水”“围观”,追责就找不到自己头上,至于泄不泄密与己无关。这种心理,本质上是不愿得罪人的“老好人”思想,实际上既没有履行公民保密义务,又助长了乱发乱传的不良风气。

典型案例:2020年,某单位干部吕某在单位微信群中传发涉密信息后,先后被3个微信群转发,而这3个群中近百名同事,竟没有一人出面提醒制止,默视涉密信息全面扩散。最终,3个微信群管理员都被追究相应责任。

欲治顽疾,先除心魔。遏制微信泄密问题多发频发势头,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从自身做起,心存戒惧,严守底线,共同维护国家秘密安全。

原标题:【要紧!泄露疫情防控信息,多名领导被立案侦查!
内容摘要:9月18日,成都市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清廉蓉城”发布《中共成都市纪委、成都市监委关于3起违反工作纪律典型案例的公告》。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但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toutiao/14613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内蒙古一原董事长被侦查!
下一篇:泄露疫情防控工作信息,成都多名干部被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