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相对稳定,全球经济逐步恢复,能源需求稳步上升。但由于天然气和煤炭短缺,石油需求提振,国际油价不断走高,WTI原油价格和布伦特原油价格本周二创下七年新高。不过,受美国库存增量影响,油价在随后两日呈下行走势。但能源机构Rystad Energy高级石油市场分析师 Louise Dickson告诉每经记者,油价看涨的基本面并未被扭转,随着天然气价格继续上涨,石油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将持续存在,油价后市仍有上升空间。
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全球货物贸易也出现强劲增长。近期,美国加州港口集装箱“堆积如山”的现象成为关注热点。为缓解港口压力,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宣布将于11月起开始就滞留集装箱按天向海运公司收取“过长停留费”。但货物积压的背后除了码头堆场空间不足,还有人力和设备短缺等深层次原因,所以这一新政是否有效还不得而知。高临咨询(Third Bridge)分析师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认为,在 2023 年前很难看到这些瓶颈得到实质性缓解。
其他方面,默克尔在执政16年后正式卸任德国总理;G20峰会在罗马召开,聚焦气候变化等议题;加拿大央行宣布结束QE,或拉开全球“加息潮”;微软超越苹果,重回全球市值第一;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全力加码元宇宙。
更多内容,尽在《一周国际财经》。
机构:后市仍有上升空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际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天然气和煤炭价格飙升,欧洲国家在石油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更多寻求燃油发电,严重的供需失衡使得国际油价进一步走高。当地时间10月26日,美国WTI原油收高1.1%,报收84.6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收高0.5%,报收86.40美元/桶,两市均创7年新高。
不过,随着美国能源信息署(EIA)27日公布原油库存增量,同时伊朗表示正在重启与西方大国的核协议谈判,国际原油价格在周三周四下跌,盘中一度触及两周来的新低。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当周,包括商业库存和战略石油储备在内的美国全国原油库存总量增加了318万桶。其中,战略石油储备减少了110万桶,商业原油库存增加了426.8万桶,增幅远高于分析师预估的增加190万桶。
但是,10月28日,OPEC+公布的数据依然显示出四季度全球原油市场趋紧的前景。据彭博社援引相关人士称,四季度世界石油库存将平均每天减少 110 万桶,而OPEC+专家组上个月开会时预测的每天减少 67 万桶。
7月,OPEC+同意将日产量每月提高40万桶,至少到2022年4月,以逐步撤出日产量削减580万桶的计划。11月4日,OPEC+将开会讨论产量政策,评估是否批准小幅增产40万桶/日。据彭博社报道,美、日、印正通过外交渠道私下联合向OPEC+施压。这是日本自2008年以来首次发出此类呼吁。相关行动已经持续了3周,随着油价突破85美元/桶,相关施压力度正在变大。
市场分析表示,在美国强劲需求的推动下,油价将维持涨势。且随着北半球冬季到来,气温下降,全世界的能源价格将仍然高企。
能源研究机构Rystad Energy高级石油市场分析师 Louise Dickson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油价整体的看涨势头并未被扭转。尽管EIA公布的原油库存变动对油价造成了影响,但由于美国对成品油的整体需求依然强劲,因此不会给原本看涨的基本面带来严重的负面压力。随着天然气价格继续上涨,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石油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将持续存在,油价仍将走高。基于此,他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有望在年底前突破100美元大关。
但高盛警告称,如果OPEC+ 继续保持每月增加40万桶/日产能的路径,价格需要升至110美元/桶才能足以抑制需求。
注:以上采访内容仅代表采访对象观点,不代表《每日经济新闻》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加州港口拥堵升级
美国供应链危机何时休?
10月22日拍摄的洛杉矶港等待集装箱的卡车 图片来源:新华社发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货船拥堵状态日益严重。根据监测港口船舶交通的南加州海洋交易所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10月29日,有 153 艘船舶或停泊或“徘徊”在码头附近,其中超过 100 艘是集装箱船。
为提高港口作业效率,改善拥堵情况,洛杉矶港和长滩港10月25日宣布从11月1日开始将实行一项新政策,就滞留的集装箱按天向海运公司收取“过长停留费”,标准为100美元/箱,超时每天每个集装箱递增100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多方采访发现,港口货物积压背后是美国商品需求回暖,码头堆场空间不足,和人力和设备严重短缺等多重因素所导致。“从本质上讲,目前没有足够的卡车运输能力将集装箱从港口运到附近的配送中心。”高临咨询(Third Bridge)高级分析师唐纳利告诉每经记者。根据美国卡车运输协会的数据,抖客网,美国当前的卡车司机缺口达到8万人,如果不采取行动,预计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16万。
此外,洛杉矶港口相关负责人桑菲尔德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托运人使用集装箱(以及底盘)作为存储设备,阻碍了设备的循环,给空箱归还的协调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在大流行之前,从集装箱取货、卸货再到设备返回港口的过程大约需要4天,但现在需要两倍多的时间。
在唐纳利看来,港口拥堵以及其带来的影响在未来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些似乎都将是持续存在的问题,持续多长时间还很难预测,但我认为在 2023 年前很难看到这些瓶颈得到实质性缓解。与此同时,我们可能会在运输价格方面寻找新常态。”
高盛认为,美国港口根本的供需失衡问题短期内无法立即解决,至少在明年,运费可能仍将显著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注:以上采访内容仅代表采访对象观点,不代表《每日经济新闻》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标题:【 G20峰会举行;国际油价创7年新高;微软重回全球市值第一;Facebook更名;默克尔卸任德国总理|一周国际财经 】 内容摘要:随着疫情的相对稳定,全球经济逐步恢复,能源需求稳步上升。但由于天然气和煤炭短缺,石油需求提振,国际油价不断走高,WTI原油价格和布伦特原油价格本周二创下七年新高。不过,受美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toutiao/3698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