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地产大佬的反转人生 630亿世纪交易

李思廉转过头,望着坐在自己左侧的王健林笑了。后者却神情严肃,看着台上发言的孙宏斌,似乎并未注意到身旁的人。

这是一张在网上流传很广的照片所记录的影像,出自2017年万达、融创、富力那场被地产圈称为“世纪交易”的签约仪式上。在这张照片里,富力地产集团董事长李思廉因何而笑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外界相信,在那一刻他是得意的。

在那场总额超过630亿元的资产并购里,李思廉在交易谈判的最后一刻“杀”进去,以199亿元拿下了万达掌门人王健林手里的77座万达酒店,狠狠打了一个六折的价格。不过最终,交易的酒店数量减至73家,价格也降至189.55亿元。

而给万达和富力“牵线”的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较原定价多花了143亿元,以438.44亿元收购了万达13个文旅项目91%股权,被视为替李思廉的“砍价”买了单。

外界看着台上的三位大佬举起香槟庆祝,但他们没想到的是,碰杯的瞬间不是交易的结束,一场新的轮回故事已经开始。而这场已经足足讲了五年的故事,还是要从2017年7月19日签约那天说起。

故事的开篇已被媒体报道过无数次。那天,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原定的签约仪式推迟了一个半小时。宴会厅的背景板上,“富力地产”的名字从战略合作方中消失、又出现。反复更换的背景板,不禁让大家猜测是否合作出现变故。

据当时有关报道称,富力主动找万达做这笔买卖,价格也在之前谈好,临近签约时李思廉却坐地砍价,贵宾室内传出摔杯子的声音。

后来,王健林辟谣称没有摔杯。但无论事实如何,三位大佬最终还是和谐地出现在媒体面前,异口同声称这场交易是“三赢”局面。只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份体面的背后,有人得意、有人失意;有人风光,也有人“打落牙齿和血吞”。

如今,五年过去了,这场“世纪交易”的故事进入戏剧性的反转高潮。近日,市场传出消息,久困债务危机的富力决定甩卖万达酒店,最近两个月已开始找接盘方谈判,正在接洽的酒店项目有10个左右。

尽管富力内部人士回应称“不清楚”,但《财经天下》周刊获悉,今年4月,位于福州富力威斯汀酒店已经易主福建省三明天元集团。企查查显示,其余收购的72家万达酒店目前仍在富力旗下。除此之外,市场也传出融创中国计划出售文旅城项目的消息。

世事变幻。去年以来,疫情叠加行业下行等原因,多家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而酒店和文旅产业因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回报见效慢,开始被地产大佬们抛弃。

这场围绕万达酒店和文旅项目等80多个资产的故事,将会迎来怎样的结局?至少从现在来看,无论是以为捡了便宜的李思廉,还是擅当“白衣骑士”的孙宏斌,都在品尝王健林尝过的苦涩。而快刀斩乱麻的老王,已经先行一步,重新坐回“牌桌”前。

富力:祸起世纪交易?

买万达酒店,富力只用了三四天时间,并且只接受六折价格。但现在卖酒店,富力的腰杆没法继续硬下去了。

在2021年3月的业绩会上,李思廉曾对投资者透露,已在积极出售酒店资产,预计6个月内完成。但是这个计划一直没有太多进展和相关信息,直到去年底,才有媒体在报道提及富力华东区出售酒店,其中就包括当初从万达收购来的17家酒店。

从目前富力的财务情况看,它真的等不起了。一位富力前员工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现在已经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再不卖酒店就没钱“续命”了。

在酒店之前,富力已经卖了不少资产。其中包括去年将物业卖给碧桂园服务,并将广州空港物流园股权卖给黑石集团,收回了约153亿元。而且李思廉和张力两位联合创始人还自掏腰包,为公司提供了80亿港元的股东资金。

今年,富力处置资产更加紧迫,不惜亏损也要出清物业。上半年,该公司两次打折出让伦敦物业,合计亏损达到21亿元。另外,半个月前,富力还将四年前从海航地产收购而来的海南首府项目,以10.01亿元的价格出售给力量(秦皇岛)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力量能源”)。

据了解,力量能源的控股股东为King Lok Holdings Limited,实控人是富力地产联席董事长张力之子张量。截至2021年期末,该公司账上有现金25.43亿元。这意味着,这次购买富力的两幢商办零售物业,力量能源掏出了近40%的资金救急。

6月16日,力量发展发布通告称,因个人事务及业务,张力已辞任力量发展执行董事,不再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成员。早前的5月24日,张量也宣布辞去公司执行董事。

不过,在外界看来,张力父子依旧在力量能源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此类操作仍是“左手倒右手”的资产腾挪,能否帮助富力渡过危机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

近日有消息称,花旗国际向富力地产美元债持有人发出的一份通知显示,富力未能在提取付息资金后的30天内及时为受托账户充值,因此触发了违约事件。富力内部人士回应《财经天下》周刊称“不知情”。在这之前,富力已经成功获得了几笔债券展期。

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李思廉对数字敏感异常。在他的经营理念里,“利润是最直接的数字,只有数字上算赢了,才能步步为‘赢’。”

收购万达酒店,或许算得上是李思廉最得意的一次“计算”。作为这场庞大且复杂的交易中最没有压力的一方,富力有很强的议价优势,李思廉很好地把王健林拿捏住了。老王自己也说,“放眼全球,这样低价的收购机会百年难遇。”彼时,他还补充了一句,“富力通过一定财技,也可提供酒店收益率至理想水平。”

李思廉也相信这些资产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下金蛋的“母鸡”。在当年年中业绩会上,李思廉用他最擅长的计算告诉媒体,“万达77间酒店分配给业主的利润有8.73亿元,分摊下来每家酒店都会有一两千万元的利润。”

但再精准的计算也敌不过现实。从2017年至2020年,其酒店业务亏损额分别为1.46亿元、4.59亿元、10.08亿元、10亿元。

因此,在外界看来,富力今日深陷债务泥潭,大概率也与五年前那场世纪交易有关。

作为“华南五虎”之一,富力在风光之时,还跟万科的王石“叫板”过。然而,在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里,富力先过度扩张商业地产,再错失一线城市红利,屡屡踏错节奏,逐渐掉队。2012年至2016年,富力经营活动现金流已经连续五年为负,现金来源基本靠融资。也就是说,2017年,富力是在自身财务已经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举债吃下了万达的77家酒店。

当然,这本也无可厚非。2017年的富力,跟大多同行一样,还没听过针对房企融资设置的“三道红线”政策,抖客网,也不知道即将来临的疫情。那时候,大家都蒙头往前冲,行业负债率处于高位。但谁也不会料到,当年一笔一笔借来的钱,没等来投资回报,先绊倒了自己。

直到2020年底,富力已经开始卖资产,面对媒体采访,李思廉仍然说“绝不会后悔买万达酒店”。形势比人强,半年后,富力管理层坦言:“富力地产当年接下了万达酒店,但疫情对酒店业务产生了很大影响,且酒店属于重资产,导致富力债务很高。”

原标题:【三位地产大佬的反转人生 630亿世纪交易
内容摘要:李思廉转过头,望着坐在自己左侧的王健林笑了。后者却神情严肃,看着台上发言的孙宏斌,似乎并未注意到身旁的人。 这是一张在网上流传很广的照片所记录的影像,出自2017年万达、融创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toutiao/9986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人大代表:健康码应归国家管理
下一篇:每5个韩国年轻人就有1个在炒币 比特币暴跌最痛苦的也许是韩国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