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讯 11月25日,福建省市监局发布2022年第39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检出不合格食品46批次。
2批次餐饮食品、糕点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
2批次餐饮食品、糕点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分别为德化县张红霞小吃店的红糖馒头(加工日期为2022年9月19日),糖精钠(以糖精计)不合格;标称漳州市旺丰香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9月3日生产的香松小卷蛋糕,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合格、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合格,销售单位为福州市晋安区兴福兴超市有限公司。
糖精钠是一种常用的甜味剂,食用较多的糖精钠,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糖精钠在发酵面制品中不得使用。发酵面制品中检出糖精钠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度而超范围使用甜味剂。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是一种广谱食品防腐剂,其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并能抑制人体内多种氧化酶,长期过量摄入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会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糕点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最大使用量值为0.5g/kg。糕点中脱氢乙酸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延长产品保质期,超量使用该食品添加剂,也可能是使用时不计量或计量不准确。
防腐剂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防腐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糕点中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厂商对国家标准不了解或了解得不够透彻,随意添加多种防腐剂所致。
6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6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包括方便食品不合格1批次,水产制品不合格2批次,肉制品不合格1批次,饮料不合格2批次,分别为标称维他麦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7月27日生产的核桃黑芝麻糊,霉菌不合格;标称福鼎市村哥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7月26日生产的海蜇头,菌落总数不合格,销售单位为永泰县山水购物广场有限公司;标称福鼎市村哥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8月14日生产的海蜇霸(麻辣味),菌落总数不合格,销售单位为龙岩市博凯贸易有限公司永定分店;标称福建餐库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9月5日生产的酱香风味卤凤爪(辣),大肠菌群不合格,销售单位为福州市鼓楼区吉鲜卤制品店;标称晋江市百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2022年8月30日生产的思必特果味型碳酸饮料(橙汁味),菌落总数不合格,销售单位为安溪县凤城联财副食品店;标称泉州益浪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9月8日生产的水之态饮用纯净水,亚硝酸盐(以NO2ˉ计)不合格、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销售单位为石狮市博源桶装水经营部。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熟肉制品》(GB 2726-2016)中规定,熟肉制品大肠菌群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2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10CFU/g。熟肉制品中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所用原料、包装受到污染;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
霉菌属于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败变质,失去食用价值。《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冲调谷物制品》(GB 19640-2016)中规定,冲调谷物制品中霉菌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2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50CFU/g。霉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还可能与产品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GB 10136-2015)中规定,即食生制动物性水产制品中菌落总数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5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5×104CFU/g。《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GB 7101-2015)中规定,碳酸饮料中菌落总数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000CFU/mL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100CFU/mL。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中规定,铜绿假单胞菌在包装饮用水中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可能是源水防护不当,水体受到污染;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如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者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3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
3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包括速冻食品不合格1批次,调味品不合格1批次,保健食品不合格1批次,分别为标称龙岩市小南牛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9月3日生产的潮汕牛肉丸,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合格,销售单位为厦门润泽夏福贸易有限公司;标称福建省福清市虹捷食品厂2022年3月22日生产的京泰味金标老抽王(酿造酱油),全氮(以氮计)不合格、氨基酸态氮(以氮计)不合格,销售单位为莆田市涵江区众家源商行;标称昇兴(中山)包装有限公司2021年7月10日生产的红牛安奈吉饮料,泛酸不合格,销售单位为福建永辉超市有限公司福州晋安区东二环泰禾店。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变质,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速冻面米与调制食品》(19295-2021)中规定,速冻调制食品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0.25g/100g。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油脂酸败;也可能是原料储存不当,导致脂肪过度氧化,使得终产品过氧化值超标。
全氮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是影响酱油风味的指标。《酿造酱油》(GB/T 18186-2000)中规定,三级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中全氮(以氮计)的含量应不低于0.70g/100mL。全氮含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着酱油的风味和营养成分。酱油全氮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发酵工艺控制不到位,或者是稀释过程中加入了过量的水。
氨基酸态氮是酿造酱油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之一,其含量的高低影响酿造酱油的整体风味。《酿造酱油》(GB/T 18186-2000)中规定,三级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中氨基酸态氮(以氮计)的含量应不低于0.40g/100mL。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生产工艺不符合标准要求,或者是产品配方缺陷的问题。
泛酸又名“遍多酸”,曾称维生素B5。纯的泛酸是一种水溶性黄色黏稠油状物,其水溶液在中性溶液中较稳定,而在酸性、碱性及长时间(2-6天)的干热情况下易被破坏。泛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构成辅酶A和酰基载体蛋白,并通过它们在代谢中发挥作用,参与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泛酸毒性很低,人体对其有很好的耐受性,偶尔可产生轻度腹泻。广州曜能量饮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红牛®安奈吉饮料》(Q/YNL 0001S-2019)中规定,红牛®安奈吉饮料中标志性成分泛酸的含量为1.5~2.7mg/100mL。泛酸含量未达到产品标准要求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搅拌不均匀,也可能是企业未按标准要求进行添加等。
19批次食用农产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问题
原标题:【红糖馒头、海蜇头、潮汕牛肉丸……福建这4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看看你买过吗?】 内容摘要:食品伙伴网讯 11月25日,福建省市监局发布2022年第39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检出不合格食品46批次。 2批次餐饮食品、糕点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 2批次餐饮食品、糕点检出食品添加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xuetang/181356.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