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尚连教授研究团队在日间蒸腾作用发生机制及其对水分运输的影响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竹笋期竹箨和笋体的日间蒸腾特性及其对水分运输的影响》为题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类期刊《植物生态学报》上,我院生物技术2017级本科生李唐吉为成果第一完成人,曹颖和胡尚连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校为唯一成果单位。
竹子的高速生长主要发生在无枝无叶的笋期,并对水分需求巨大。水分不仅参与植物体内各种代谢,而且水分转运可促进光合产物、矿质元素、生长激素等物质流动。竹子夜间主要由根压驱动水分转运,但在日间尤其是下午根压基本为负值,明确竹笋日间蒸腾作用发生机制及其对水分运输的影响对竹林培育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不同伸长阶段的慈竹(Bambusa emeiensis)笋为材料,研究了茎秆和竹箨的气孔特征、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等生理特征及在离体条件下竹笋的水分转运速率。结果表明:1)不同发育状态的竹笋茎秆及箨鞘表面均分布有大量气孔,气孔小且凹陷,光合速率及叶绿素a、b含量极低,但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高于成熟叶片,表明笋体和箨鞘是竹笋主要的呼吸和蒸腾部位。2)离体条件下竹笋的番红示踪表明,抖客网,高生长阶段的竹笋茎秆中番红上升速率较快,有着较强的蒸腾。竹箨分离后,番红仍然能够扩散和运输,表明笋体茎秆也存在一定的蒸腾,但与竹箨包裹的竹笋相比,番红在分离竹箨后的笋体中上升速度显著下降,表明竹箨对笋体内水分运输影响较大。3)箨环处的组织解剖发现,节间的纵向维管束在竹节处特化形成一个类板状结构,弯曲伸入竹箨,是竹箨影响笋体内水分运输的重要结构基础。上述结果表明,日间竹笋水分通过茎秆和竹箨表面的气孔大量蒸散,产生蒸腾拉力驱动笋体内水分转运。该研究也发现,随着茎秆成熟、竹箨松动并开始脱落时,茎秆表面的气孔宽度增加,加大了气孔的开口大小,增大了节间气孔与大气水气交换的有效面积,一定程度上弥补竹箨脱落时减少的蒸腾拉力。
该研究得到四川省“十四五”重点攻关项目(20zs2172);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9YFN0005);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19xcy056);等项目资助。
原标题:【西南科技大学胡尚连教授团队在竹笋日间蒸腾作用发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内容摘要:近日,胡尚连教授研究团队在日间蒸腾作用发生机制及其对水分运输的影响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竹笋期竹箨和笋体的日间蒸腾特性及其对水分运输的影响》为题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卓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xuetang/91040.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