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0.4%。在内外部复杂因素交织的背景下实现正增长,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从短期来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以及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持续发力的基建和逐步反弹的消费有望形成有力拉动。6月份数据显示,单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处于高位,6月份新增发行13724亿元专项债(约占上半年发行总量的40%),有望转化为实物工作量,推动下一阶段基建持续发力;从消费角度来看,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亮眼,同比增长3.1%,在疫情冲击高峰过去后超预期转正,复苏信号明显。在产业链供应链快速修复的背景下,供需双暖格局有望形成。
从中长期来看,产业链供应链承压背景下出口仍然保持超强韧性,制造业也实现了稳步升级,这彰显了我国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完备、出口容量大等优势。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且在主要工业品中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在疫情冲击等多重压力之下,中国制造业不仅显示出强劲的韧性,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排名持续稳定上升,2021年在132个经济体中位列第12位,为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2020年全国企业创新侦查结果也显示,45.2%的中国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超过8%的企业实现了全面创新,其中,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突出,在制造业中具有引领作用。
不过,尽管出现向好趋势,但当前经济恢复基础不稳固,疫情等不确定性扰动仍然存在,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压力也不容忽视。下半年如何推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实现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夯实稳物价基础,巩固经济基本盘等政策目标,仍需多方绸缪。
一方面,下半年世界经济局势更为复杂和严峻,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高通胀威胁仍将持续,美联储持续加息预期强烈。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不确定性仍强,将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较大干扰,外需的疲软也会影响到我国出口增速。对此,我们既要坚持“以我为主”的主基调,稳中求进,也要加强研判,关注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环境变化,以及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调整,进行前瞻性的政策安排。
另一方面,要兼顾多重政策目标,既要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污染,找到平衡点。特别是随着二季度以来稳增长政策的积极发力,需要关注政策的落地实施情况。因此,要做到宏观与微观共振,以扩大政府支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托底经济基本盘,通过财政金融政策稳住经济大盘。同时,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让微观主体有活力,经济发展更有动力。
总之,抖客网,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源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长期积累、宏观政策调控的靠前发力和微观经济主体活力的不断释放,这也是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的底气和韧性。下半年,各项政策将继续精准发力、互相配合,充分应对外部冲击与内生风险,推动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原标题:【多重积极因素助稳经济基本盘】 内容摘要: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0.4%。在内外部复杂因素交织的背景下实现正增长,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11450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