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猪周期曙光渐现之际,“养猪大户”正邦科技何时能够翻身,成为萦绕在投资者们心头的疑问。
8月上旬,正邦科技披露了2022年7月生猪销售情况。通告显示,该公司7月销售生猪数量与销售收入均同比大幅下降,其中销售生猪88.25万头,同比下降49.60%;销售收入7.42亿元,同比下降77.51%。
值得一提的是,7月中旬,正邦科技曾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亿元至46亿元,同比下降165.72%-221.66%。
在此之前,正邦科技已出现巨亏,去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27.62%至-188.19亿元,在头部上市猪企中亏损额居于首位,蚕食了其自2007年上市以来的盈利总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两个月前,一纸超5亿元商票逾期未兑付的通告,将正邦科技正身陷资金链危机暴露在公众的视野。而自此之后,正邦科技动作频频,试图通过控股股东减持、出售闲置资产及跨界新能源等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不过,此番自救效果究竟如何,或还需时间来验证。
曾陷“断料”风波
目前,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多家上市猪企披露7月份生猪销售简报。
受商品猪价格整体回暖影响,7月,牧原股份销售收入104.91亿元,较去年同期52.07亿元增长101.48%;唐人神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亦实现翻倍,生猪销售收入合计3.41亿元,较去年同期1.65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上升106.75%;温氏股份生猪销售收入亦同比增长50.97%。
相比之下,相同报告期内,正邦科技的生猪销售却稍显落寞。2022年7月,抖客网,正邦科技销售生猪88.25万头,环比增长17.54%,同比下降49.60%;销售收入7.42亿元,环比增长12.18%,同比下降77.51%。此外,通告还显示,2022年1-7月,该公司累计销售生猪572.76万头,同比下降34.52%;累计销售收入56.54亿元,同比下降73.13%。
正邦科技在通告中解释,报告期内,公司生猪销售数量及销售收入同比降幅较大,主要是由于国内生猪价格下降及公司调减产能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7月份,因被曝出对代养户进行断料,导致生猪出现饿死,甚至出现猪吃猪的现象,正邦科技深陷风波之中。7月下旬,财联社曾报道称,根据多地侦查发现,最近一个月,广西南宁、江西赣州、四川江油、湖南湘潭等地的正邦科技代养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断料问题,并且还面临结款难、退押金难等多重问题。
随着“断料”风波的持续发酵,7月25日,正邦科技通告解释称,截至7月初,因物流配送与饲料厂的协调问题,少部分区域出现了偶发性断料现象,目前已通过资源协调解决。该公司同时表示,本次断料主要受6月份猪价低迷及疫情因素影响,公司资金相对紧张。
实际上,早在6月上旬,正邦科技资金吃紧的困境就已暴露于众。6月8日晚间,正邦科技发布关于部分商业承兑汇票逾期未兑付的通告称,受猪周期影响,公司及子公司江西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等近期因流动资金紧张出现部分商票逾期未兑付的情形,截至通告披露日,逾期未兑付余额合计5.42亿元,其中逾期金额最多的为5.17亿元,正是正邦科技本身,而逾期金额最少则为54.37万元。
这并非是今年正邦科技首次逾期。根据公开信息,今年4月,正邦科技首次出现在商票持续逾期名单之上,逾期金额为1.02亿元。5月末正邦科技商票逾期金额进一步扩大至4.79亿元。
共2页 [1] [2] 下一页
原标题:【正邦科技之困】 内容摘要:在新一轮猪周期曙光渐现之际,养猪大户 正邦科技 何时能够翻身,成为萦绕在投资者们心头的疑问。 8月上旬,正邦科技披露了2022年7月生猪销售情况。通告显示,该公司7月销售生猪数量与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131325.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