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主题基金或成中小公募突围方向,顶流明星缺席,业绩比较基准引发争议

  在双碳节能成为当前发展大方向下,上市公司的ESG评级也开始快速发展,特别是2023年起央企ESG报告将全面披露成为发展催化剂。但是在公募基金领域,ESG主题基金还是非主流式存在,且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红周刊》利用统计发现,即便将被动基金和量化基金也纳入进来,同时将AC两类份额分开来计算的话,ESG主题基金的产品数量也不到50只。特别从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来看,截至8月30日还能维持年内正收益的却寥寥无几,仅仅包括了大成ESG责任投资等5只。从主动权益类的产品来看,在包括其中的基金公司中,除去华夏、易方达、南方、大成、东方红等少数几家头部公募外,其余基本是腰部的基金公司,同时这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中的权益部分多是MSCI中的指数。

  当然不能因此抹杀产品几年一路前行所取得的成绩,毕竟这类舶来品从无到有已经值得首肯,而且2019年第一批落地的两只就来自于易方达和南方两家顶流公募。同时,浦银安盛拿出了公司的旗帜性人物杨岳斌来保驾护航ESG产品,这也让整体星光平平的这类产品舵手阵营增色不少,随着未来数量的增多,或许ESG主题基金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国投瑞银基金ESG研究小组负责人唐沐霖对《红周刊》指出,ESG基金的兴起是建立在投资人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对可持续投资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基础之上。而随着2015年178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世界能源结构从以石油为主的高污染且不可再生资源,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且可再生能源转型。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清洁能源单位成本不断下降,“碳中和”的大方向是不可逆的,ESG基金也广泛受到投资人的青睐。国内双碳政策的推进,进一步增强了ESG投资的驱动力。从自上而下的角度,ESG投资的空间是巨大的,但目前国内ESG投研的积累偏薄弱,机构需要尽快建立和储备健全的ESG投研体系,履行尽责管理义务。

  而嘉实基金ESG研究部负责人韩晓燕表示,目前主被动ESG主题公募基金品种越来越多,ESG相关投资策略类型中更趋多样化,如主动型基金中除传统的绿色低碳主题型和负面筛选型,也越来越多正面筛选型、ESG整合型策略,有些也在尝试与国际市场通行的ESG策略分类标准和评估标准接轨。从资产类别来看,虽然ESG权益类基金仍占绝大多数,但也有ESG债券、绿色债券公募基金的破冰发行。

  ESG主题基金在结构性行情跌倒

  明星经理缺失 新锐实力派可期

  ESG的浪潮如雨后春笋般在内地的上市公司中蔓延,但是并非任何领域都迅速开门迎接这一新生事物,例如当前内地的140来家公募基金公司。《红周刊》统计,在基金分类的纯ESG主题基金一项中,目前存续的产品只数并不多,从这些产品来自的基金公司看,抖客网,粗略估算只占目前基金公司家数三分之一不到。

  具体说来,剔除掉指数和量化型基金之外,内地现有的纯ESG主题基金从成立时间大致分为几个时间段:2019年时两家头部公募易方达和南方分别发行了易方达ESG责任投资和南方ESG主题,两者也成为了内地这类产品的先行者。2020年,大摩华鑫、方正富邦、创金合信也相继发行了这类产品快速跟上。2021年,这类产品发行的数量快速上行,领衔的是顶流公募基金公司汇添富。而今年迄今前8个月更是再上台阶,包括了华夏、东方红、大成等明星基金公司相继发行这类产品。

  不过,或许是这两年结构性行情中扮演领军者的板块与ESG框架并不合拍,《红周刊》发现这类基金的业绩乏善可陈。以2022年的情况来看,前8个月不算阵营中的指数基金的话,仅仅只有中航瑞华ESG一年定开和大成ESG责任投资两只产品,勉强实现了1个点多一点的正收益。需要指出的是,这两只基金还都是今年才成立的次新基金。

  再从排行榜目前垫底一端来看,前8个月大摩ESG量化先行和汇添富ESG可持续成长的回撤均超过了20%。以后者为例,基金二季报的十大重仓股中还是宁德时代(300750)、迈为股份(300751)、北方华创(002371)、韦尔股份(603501)、江海股份(002484)等科技成长类股票占优,能够清晰体现ESG治理理念的标的似乎不多。即便满足评测要求,但是如果公司在二级市场表现不好,对基金经理来说可能也是两难的选择。

  “今年以来由于受到疫情反复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市场出现了大幅回调,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ESG基金的整体投资表现。观察当前市场上的纯ESG主动基金,多应用ESG整合和剔除策略,但相比宽基市场指数,这些ESG主动型基金大多有明显行业偏离,普遍较大配置在电力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这些行业今年以来整体表现比较低迷,所以也拖累了基金的整体业绩表现。”韩晓燕如是表示。

  而在业绩不尽如人意的表象背后,基金公司为这类产品所配备的基金经理成色不足似乎也值得质疑。根据《红周刊》编辑部的统计,在这类产品当前的现任基金经理中,没有一位投资者耳熟能详的顶流基金经理在列,其中任职年限最长的当属浦银安盛的杨岳斌,不过这位任职超过10年的基金经理目前仅在管两只产品,合计的规模不到20亿元。

  《红周刊》还是在现任的基金舵手名单中发现了颇具实力的几位权益新锐,比如东证资管的李竞和大成基金的侯春燕。前者虽然至今担任基金经理仅约两年半的时间,但是已经被公司委以重任,目前是公司公募集合权益投资部的总经理助理,特别是他所管理的5只基金在半年末的合计规模达到了216.15亿元。而后者此前管理的首只基金大成创新成长出手不俗,从2020年以来的分年排名均排在前二分之一。假以时日,该阵营的舵手或许也有可能晋升顶流。

  ESG主题基金产品设计多含混不清

  业绩比较基准对标指数引发关注

  作为内地一类新的主动权益小众产品,ESG基金显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完善,《红周刊》注意到,首当其冲的一点,多数这类基金在投资目标、投资范围上体现的ESG元素少之又少,特别是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不对标直接的ESG相关指数引发争议。

  具体聚焦业绩比较基准,《红周刊》发现,还是有少部分产品能够对标和ESG相关的指数的,比如上文提到的大成ESG责任投资,从产品介绍来看,其对标70%的沪深300ESG基准指数收益率,同时在产品的投资范围中也标明“本基金非现金资产中不低于80%的资产将投资于通过ESG责任投资方法选择的证券”;再看最早一批中的南方ESG主题,该基金所对标的业绩比较基准是75%的中证中财沪深100ESG领先指数收益率,同时在产品的投资范围中也标明“其中投资于ESG主题证券资产占非现金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但是这样的产品相对还是少数,《红周刊》统计更多的还是挂钩MSCI的相关指数。比如今年成立的华夏ESG可持续投资一年持有,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设定为“MSCI中国A股指数收益率×6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20%+中债总指数收益率×20%”。无独有偶,上文所提到的汇添富ESG可持续成长,业绩比较基准设定的是对标60%的MSCI中国A股指数收益率。此外,在最早首批中成立的易方达ESG责任投资,其比较基准在权益部分对标的还是MSCI中国A股指数收益率。

原标题:【ESG主题基金或成中小公募突围方向,顶流明星缺席,业绩比较基准引发争议
内容摘要:在双碳节能成为当前发展大方向下,上市公司的ESG评级也开始快速发展,特别是2023年起央企ESG报告将全面披露成为发展催化剂。但是在公募基金领域,ESG主题基金还是非主流式存在,且存在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140525.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光伏ETF基金大涨5.27%
下一篇:微雅国际美妆商行销售无中文标签的化妆品被罚款1万元